個人資料
正文

大江大河2的觀感 -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2021-01-23 14:16:58) 下一個

最近太忙,看劇都是有一搭沒一搭,大江大河2老早播完了,卻拖了很久才看完,故事情節都有點模糊了,但凡事有始有終,這個遲到的劇評也算是給這部劇畫上個句號。

覺得大江大河這第二部,開頭中間都比較緊湊,結尾就有點亂哄哄分不出重點,期待第三部能夠有更精彩的故事。

先說說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外資代表梁思申。梁思申算是宋運輝的學生,年紀輕輕就赴美求學,在華爾街工作過,之後加入投資公司洛達並率隊對中國企業進行投資考察。飾演梁思申的楊采鈺,英文口音不錯,但這個角色實在不討喜,無論和誰說話,有理無理,都是逮誰懟誰,對堂哥對外公如此,對蕭然對楊巡如此,對宋運輝也是如此,真是年輕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關於梁思申的人設也有些經不起推敲,雖然有中國背景,但她離開中國時日已久,回國探親也是短期的,對近年改革開放政策和國企企業文化的了解有限,再者她太過年輕氣盛,說話做事咄咄逼人,讓人感覺非常不舒服,難以想象洛達會同意讓她帶領整個考察團隊並主持談判。合資是各取所需努力做到雙贏,一方太過盛氣淩人是很難達成共識的。至於帶著整個團隊看合同賬本,這個有點扯了,中美語言和財務製度都不一樣,哪能10天半個月就把一個企業的底細給摸清楚了呢?找個會計師事務所做財務稽核還差不多。楊采鈺和神仙姐姐比起來,眉眼氣質還是差了。

再說說宋運輝吧。這個管技術的東海化工廠副廠長也太厲害了,以一己之力抗衡東海廠的廠長廠副,抗衡整個化工司。因為政府對東海二期工程提供的資金有限,沒法完全進口國外設備,而宋運輝對設備的要求又極高,所以雖然經過各種嚐試包括和日方進行合資談判,但談回來的設備都不符合宋的預期,導致東海二期工程的設備采購一拖再拖,都超過一年多了,這段看起來不大現實,感覺國有大型企業項目都是有規劃的,不會因為一個副廠長的否定就那麽輕易地擱置,難道化工司的那些領導們都是吃素的?

在事業上一路乘風破浪的宋運輝,之前在和馬廠高廠韓廠的多次較量中都沒輸過,最後卻是因為老丈人那莫須有的一鬧,加上政敵的匿名信,在生活上工作上雙雙遭遇滑鐵盧,婚姻破裂,自己被發配到農藥廠,讓人唏噓。宋運輝和程開顏不是一路人,年輕的時候可以因為愛情在一起,到了一定年齡,三觀相差太大以至於難以交流,加上程家人時不時來攪和,宋程的分道揚鑣可以預見,其實這對彼此也是一個解脫。至於事業上,宋運輝也有需要反省的地方,對的東西固然要堅持,但做事也要有大局觀,不是一味的堅持才是正確的做法,另外宋的行事作風在不知不覺中給自己樹敵太多了,感覺宋的這個結局,算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說到小雷家的村支書雷東寶,劇中一多半的時間都是在吃牢飯,可以發揮的地方不多,不過就算在獄中,東寶的每次亮相還是有亮點有存在感的。身為村支書的東寶,實在是太了解小雷家的人了,紅偉去牢裏那麽一露臉,東寶三兩句話就套出了他的來意。東寶算是對形勢有思考有判斷也能接受新事物的人,就算待牢裏,心裏也一直想著小雷家下一步該怎麽走,如果沒有他點頭搞承包,依著士根那前怕虎後怕狼的性格,還沒等東寶出來,小雷家恐怕連飯都吃不上了。看著東寶每次會客結束後走回牢房那落寞的身影,總覺得有點虎落平陽英雄落幕的悲涼。出獄後,東寶沒有直接回村裏,而是找到了鄉長向他講述了對小雷家的規劃,並尋求鄉長的支持,這個學習能力這個心胸還真不是初中沒畢業的水平。那個大學生鄉長長得有點像陳赫,但人陳赫一臉的喜感,這鄉長卻看著討厭,說話官僚做事簡單粗暴,對剛出獄的東寶是一臉的嫌棄,還使心眼從士根四眼手中套走了小雷家的錢,這個水平,比起陳平原陳書記那是差遠了。

至於楊巡,覺得他有他的不容易,但就是太鑽錢眼裏了,心裏一味想著擴大規模,手頭有錢了也不想著先還高利貸,一點不心疼為自己借高利貸備受壓力的老媽。可能像楊巡這樣白手起家的草根,不鑽錢眼裏沒有強大的野心就難成大事。楊巡對錢著迷,對美女也著迷,為了追求美女梁思申,楊巡真是各種解數都用上了,他對老媽要是有這十分之一的上心,老媽也不會積勞成疾重病纏身了。隻是梁思申這朵帶刺的玫瑰,楊巡哪能摘得到啊,他倆的差距就象中美之間隔著的太平洋一樣,寬廣而深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4)
評論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紅米2019' 的評論 : 完全同意!
紅米2019 回複 悄悄話 我覺得這部小說首先看大時代的變遷,和小人物在其中的命運,現在5,60歲的人多少能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其次看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官場,商場,農村鄉裏,以及出身經曆地位完全不同的朋友之間,我覺得都有可思考,可借鑒的。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迪兒' 的評論 : 我也覺得這部劇可以一看。劇中關於80-90年代的人和事,我是有過經曆所以有所感觸。
迪兒 回複 悄悄話 我也追完了。你提到的那些,都是這部劇的敗筆。不過瑕不掩瑜,還算是一部值得看的電視劇。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哈哈,這段對白應該讓編劇們都看看。估計現在的編劇都很年輕,對沒經曆過的事情沒有感觸,怎麽提高收視怎麽寫,也不管合理不合理,神劇就是這麽誕生的。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兩問號' 的評論 :
大媽們看劇是為了看演員,看顏值,看演技,娛樂。爺們看劇是看內容,看劇情,回顧過去看曆史發展的脈絡。

一群小年輕看抗日神劇,看到土八路手撕鬼子,大叫過癮。參加過抗日的老八路老戰士看到了,說這也太扯了,日本鬼子很難打。遊擊隊土八路身體素質差,吃的差,有上頓沒下頓,武器裝備更差,幾個土八路也難以對付一個鬼子,所以打鬼子打得很艱苦,犧牲很大。

小年輕一聽:老爺爺,你不行,沒那個本事,別說別人不行,這不,抗日都勝利了?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這回複是今早才寫的:),倒是貼了兩遍,第一遍段落之間的間距太密,第二遍段落之間多加了一行,看起來更舒服些。

大媽們可能還年輕,不了解企業裏各個部門的職能分工和員工的晉升流程:)其實看劇也就是個娛樂,大家各抒己見,沒必要進行人身攻擊。

覺得阿耐的歡樂頌還不如大江大河,安迪的世界實在是超出我的認知。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兩問號' 的評論 :
謝謝博主認真回複。昨天看到你的回複,還是可以的,你把它刪了,回複一個更認真的。讚同你的觀點。

大媽們對我的攻擊是:你自己不行就羨慕嫉妒恨宋運輝,宋運輝有那個本事一進廠就超過那些保守的不知進取的老工程師。其實,當年我的起點可比宋運輝的高多了,我的博客裏有多篇回憶那些往事。

作者阿耐是網絡作家當中比較成功的,她是因為這部電視劇出名,還有第三卷。她有過機械專業背景,但是主要是搞財經,所以對於大工業石油化工了解不夠,對部裏更不了解了。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田間地壟' 的評論 : 第二部裏,覺得宋運輝越來越剛愎自用了,確實不應該把他放在那麽高的位置,他還不如東寶實在。
兩問號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生常談12' 的評論 : 這位大哥不要太介懷了,王凱是有魅力,大媽們迷他可以理解。一般人看劇,一看劇情能否引起觀眾共鳴,邏輯能否說得通,這個要看原著作者和編輯的功力,二看演員的魅力,包括演技,顏值和觀眾緣。王凱做好了演員的那部分,這部劇的硬傷其實來自作者和編劇。

作為現代劇的作者和編劇,如果沒有在相關行業裏有過體驗,寫出來的東西外行人可能看不出破綻,但內行人一眼就看出問題,這是影視劇需要注意和改進的地方。感覺國內更喜歡拍天馬行空的玄幻劇曆史劇,反正不需要嚴謹的邏輯也沒法查是非曲直。

回過頭來說大江大河2,你上麵說的都對,80-90年代,一般的工作單位,就算再怎麽聰明能幹,混到高工,至少也要10年時間,更別提擁有上萬員工的國企裏的總工了,很多知識需要經驗積累,不是看書就能學到的。在很多企業裏,論資排輩的現象一直存在,像宋這樣的性格,可能還沒遇到水書記,就被其他人給滅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這部劇雖然好些地方不嚴謹不真實,但從大方向來說,這部劇描述了改革開放的曆史變遷,列舉了不同類型的人在改革開放中經曆的事情,遇到的問題,其中某些情節真實也有普遍性,比如說像雷東寶和楊巡的一些經曆,也算為觀眾了解過去提供一些參考,從這點上來說,這種題材值得鼓勵,總比千篇一律胡編亂造的腦殘劇更有看點。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田間地壟' 的評論 : +1

認同。
田間地壟 回複 悄悄話 讚,確實如此。拔高的太厲害,個人英雄主義!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我看第一係列的時候寫了15篇評論,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曆評論的,在影壇擊點20多萬點。我被王凱迷大媽們圍攻毆打2個多星期。她們粉王凱,王凱演的人物宋運輝那故事情節一定是真實的。

碰巧我對化工部從部機關到大設計院大研究院,再到特大石油化工公司及乙烯大工程等等是比較了解的,所以我指出了其中很多過分誇張的地方。比如在一個萬人大化工廠裏有上千老技術人員,結果畢業幾天宋運輝成了技術負責人。化工廠技術含量相當大和複雜,這和一台機器是不同的。畢業4-5年差一點成了司局級大廠的總工程師(副司局級),隻是閔廠長耍了個花招,宋運輝才沒當成。

要知道此時習近平,劉源和薄熙來還都是縣處級幹部。

第二係列剛看一集多點就看不下去了。宋運輝說給他三天時間,他改設計,把年產20萬噸乙烯工程改成年產60萬噸乙烯工程,這更是鬧下天大的笑話。設計60萬噸乙烯工程需要化工部九大設計院中至少幾個協作設計。分為可行性研究,初步設計,詳細設計,施工圖設計,校核審圖批準等等。分專業設計則有工藝,設備,自控,通風采暖,給水排水,環保,基建等等專業協同設計。再說最重要的是必須化工部計劃司,科技司,基建總局,財務司,化工一局,煉化司等批準。

一個項目籌備組副主任(副司局級)的青年敢和計劃司司長頂嘴,簡直是昏了頭。即使一個副省長也不敢和計劃司司長頂嘴。化工部有300多萬職工,行業管理的地方化工企業還有幾百萬人, 各地司局級單位至少有幾百個,這個級別的幹部也由有上千人,誰敢頂撞計劃司司長?國務院業務部委當中計委老大,經委老二,財政部老三。

這麽大的項目竟然通過科技部批準了。
老生常談12 回複 悄悄話 老兄寫得挺認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