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世界
貓頭鷹(Owl glare)/作者:雷吉斯-卡維格納克斯(法國)
漸漸地,我向這些長耳貓頭鷹靠近了,它們正在野玫瑰叢中打盹,時而抬頭看看,但是並不理會我,後來一隻貓頭鷹開始盯著我看。和所有貓頭鷹一樣,長耳貓頭鷹視覺和聽覺非常好,頭部有一嘬羽毛,受到驚嚇會立起來,它們喜夜間活動。
巨人(Goliath)/作者:道格拉斯-大衛-塞弗爾特(美國)
石斑魚主要以象龍蝦之類的甲殼類為食。這種體型龐大的石斑魚是大西洋中最大的珊瑚魚類,可達2.5米長、363公斤重。但它的體型並沒有阻止它被大肆捕殺,如今,石斑魚在大西洋中已差不多絕跡。現在,雖然有了佛羅裏達州法令的保護,但有這條那麽大的石斑魚依然少見。
大魚,小魚(Big fish, little fish)/作者:倫-迪利(英國)
引水魚經常成群地遊在鯊魚前麵,這樣不僅能“狐假虎威”,還能有“殘羹剩飯”吃。一條小引水魚甚至可能會遊進鯊魚的嘴裏小口吃它牙齒之間的食物。它們也會在小船前麵遊,所以叫它“引水魚”。鯊魚很少吃這種引水魚。
紅嘴(Red-lips)/作者:帕特裏克-韋爾(英國)
和其它種類的粘魚一樣,這種紅嘴粘魚的頭頂上有標誌性的凸眼。它表現出很強的地盤性,整天穿梭於珊瑚礁的裂縫中。象梳子一樣的牙齒是吃海藻的好工具,而且雄紅嘴粘魚還是出色的父親。
一頭豹形海豹的愛(Love of a leopard seal)/作者:保羅-尼克倫(加拿大)
除僧海豹之外,真正的海豹(不是毛皮海豹或海獅)住在離熱帶很遠的地方,主要在極地。這可能解釋了為什麽它們沒有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不過,土著居民為了得到毛皮殺死了部分海豹,而且一些商業狩獵活動仍在繼續。獵殺海豹是否道德備受爭議。
盛宴(Giant feast)/作者:費利佩-巴裏奧(西班牙)
鯨鯊是地球上最大的魚類。10月至次年1月,紅海中離吉布提不遠的塔基奧拉灣(Gulf of Tadjourah) 是鯨鯊聚集的地方。雖然體型巨大,但它們是濾食高手,吞進水然後濾出浮遊生物、海藻、磷蝦、小烏賊或魚。
牙齒暴露(Teeth exposure)/作者:保羅-尼克倫(加拿大)
豹形海豹是南極洲最大的海豹之一,以生性好鬥而著稱。它們是唯一一種經常吃象鳥和其它海豹之類的熱血獵物的海豹。它們能刺穿充氣艇,甚至跟隨人到冰上。
神秘的獨角鯨(The mysterious narwhal)/作者:保羅-尼克倫(加拿大)
獨角鯨長著長長的螺旋狀牙齒。當一條雄獨角鯨長到1歲左右的時候,它左邊的門牙開始呈螺旋狀往外長,一直長到3米長。長牙可以用來打架―雌獨角鯨則很少―或探測水裏的變化。因為它們主要生活在北極水域,人類不能經常見到它們進行研究,所以實際上沒人知道。
魚群聚集(Fish roundup)/作者:亞曆克-康納(英國)
這種黑鰭礁鯊相對較小,不到兩米長。它所有的鰭都有黑色或深棕色頂端。它生活在印度洋-太平洋中的淺水地區。它是一種飛快的食肉動物,主要以珊瑚魚為食,還有黃貂魚和象螃蟹之類的甲殼類。它的鰭是做魚翅湯的上選材料,但也正是這個市場使得全球鯊魚數量銳減。
大白鯊(Great white torpedo)/作者:阿莫斯-納可姆(美國)
為了拍攝一張完美的大白鯊的照片,美國攝影師阿莫斯-納可姆在大白鯊出沒的南非Seal島的“Ring of Death”海域等待2年,終於捕捉到地球上最凶猛動物的猙獰表情。鯊魚是大海中最凶險的食肉動物,但是,死於蜜蜂、大象和鱷魚名下的人比鯊魚多。
海洋滑翔者(Ocean glider)/作者:瑪格裏特-菲克斯(英國)
一個下午,很多飛魚現身我們船頭,藍色光輝映襯著天鵝絨般的海麵,飛魚靠拍打尾鰭飛行,依靠身體兩側胸鰭滑行,看到敵人便回到水麵逃走,天敵有金槍魚和旗魚,所有海域中約有50種飛魚,它們以浮遊生物、小魚和蝦為食。
青蛙避難所(Frog refuge)/作者:艾恩斯-拉布尼基-羅伯茨(英國)
一個冬天的早晨,我在加州內華達山脈溫泉池附近一個空排水管裏發現了這些蜷縮著的美國小牛蛙,排水管和池中的熱氣救了這6隻蛙,美國牛蛙產於北美洲,呈綠色和棕色,靠皮膚呼吸,但有肺,有時,它們還是桌上的美味佳肴。
鯖魚魚群(Mackerel in synchrony)/作者:貝拉-納斯菲(匈牙利)
在紅海一個小海域看到這個龐大魚群,張著上百隻嘴,遊動整齊有序,這場宏偉的群魚盛宴上演了三天。一旦發現不妙,它們會閉上嘴巴,改變方向,飛馳而去,鯖魚種類眾多,如國王鯖魚和印度鯖魚,常出現在公海裏,肉質鮮美肥厚。
一頓美餐(A meal of a worm)作者:/大衛-瑪特蘭德(英國)
在孩子學校的池塘我拍了一年,我注意到了青蛙吃蚯蚓的一幕,我認為這一鏡頭捕捉了青蛙的特性。歐洲青蛙常是棕色,但也有綠色甚至橙色,分布在潮濕地區和沼澤地帶,用長舌頭吞下昆蟲,蝌蚪以海藻、水草和池塘低的死動物為食。
蝴蝶花束(Bouquet of butterflies)/作者:菲利普-圖聖特(比利時)
傍晚的蝴蝶極為迷人,在法國洛林白堊土草地上的一根棲木上看到了這一幕,支起三角架,借著夜晚柔和的光線,我拍到了自己稱之為“蝴蝶花束”的美景,“白堊山藍”蝴蝶雌雄各不相同:雄蝴蝶呈天藍色,雌蝴蝶為巧克力棕。
正在捕獵的豺/作者:約翰・布特哈(南非)
在非洲、中東、歐洲東南和亞洲南部分布著3種豺。它們屬於食肉動物,喜歡群體捕獵。它們是一群身手敏捷的“獵人”,能捉到小鳥和剛出生的羚羊等哺乳動物。
飛行的食魚蝙蝠/作者:克裏斯蒂安・齊格爾(德國)
蝙蝠是世界上唯一一種能真正飛行的哺乳動物,它們特別擅長在黑暗中飛行。食魚蝙蝠利用回聲定位能力發現水中的魚,然後把腳伸到水中刺穿獵物,並能在飛行中吃東西。這種蝙蝠可將捕獲物儲存在具有伸縮性的頰囊中,以便繼續捕獵。
疾駛的斑馬/作者:阿努比・沙赫(英國)
斑馬與馬和驢一樣,同屬於馬科動物。非洲東部的草原上有很多群斑馬點綴其間。這些斑馬群通常是由一隻雄性和幾隻雌性組成。雌斑馬負責找水源。如果其中一個成員發現危險,它們會群起而攻之。
海島貓鼬精彩瞬間/作者:山姆・庫姆敦(南非)
海島貓鼬屬於貓鼬屬,是一種非常警覺的動物,它們總是時刻留意周圍環境的變化。這種動物喜歡群居,會教授後代捕捉獵物的本領。它們主要以昆蟲為生,但是也吃卵、蜥蜴和齧齒動物。
王者之光/作者:克裏斯多貝爾・瑟拉諾・貝勒茲(西班牙)
獅子大多在夜間捕食,它們白天也會潛伏在水源處,伺機捕捉前來飲水的動物。獅子主要以有蹄動物為食,偶爾也會吃點別的。作者拍攝這個作品時,水塘對岸的獅子盯著他,黑暗中幾道駭人的光極具威懾力。
山狗怒吼/作者:凱西・艾格(美國)
山狗居住在北美洲和中美洲。它們從不挑食,從水果到綿羊和小鳥,它們能找到什麽就吃什麽,甚至連
家庭垃圾也不放過。
玩耍的南非狐幼仔/作者:赫爾穆特・尼布爾(南非)
狐狸分布在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南非狐生活在非洲南部的空曠地帶。狐狸的獵捕方法機智靈活,因此這個種群發展的很好。狐狸屬食肉目犬科,每年繁殖一次。它們經常在洞穴或岩石縫隙中生育後代。
雪鴞(Snowy owl stoop)/作者:路易斯・瑪麗・布魯(法國)
冬季,雪鴞的食物旅鼠的數量大減,雪�隻好離開加拿大北部荒涼的北極凍原,飛到南方的魁北克省去覓食。雪�是世界上生活在最北部的貓頭鷹。它們雖然在樹上棲息,卻把巢建在地麵上的凹陷處。
勇敢的環嘴鷗(Frozen frenzy)/作者:柯裏斯汀・米克雷(加拿大)
環嘴鷗是一種常見的鷗, 因嘴巴上的黑環而容易辨認。曾經,人們為了得到它們的羽毛和鳥冠而大量捕殺它們,不過現在它們的數量已經恢複。這種海鳥跟其他海鷗一樣,喜歡在海洋和湖邊尋找魚、蚯蚓、昆蟲和小齧齒動物。它們在繁殖時喜歡數百隻聚集在一起。
雄鬆雞大戰(Battling blackcocks)/作者:大衛・迪比林(英國)
鬆雞的生活一般比較隱秘,但是雄性黑鬆雞在春節會更加頻繁的出現。拂曉時分,30多隻雄鬆雞聚在一起,努力展示自己,希望給觀戰的雌性留下好印象。現在,因為棲息地被農場和種植園占用,它們的數量正在迅速下降。
起伏的企鵝/作者:大衛・迪比林(英國)
南極洲有5種企鵝,阿德利企鵝是體型最小的一種。冬季的大部分時間它們都在海裏覓食。它們經常產2枚蛋,這些蛋很容易遭受賊鷗等鳥類的攻擊,不過通常會有一個留下來。它們的幼鳥一旦被孵化出來,將是所有企鵝中生長速度最快的。
黍�之歌/作者:加斯頓・比維特裏(意大利)
春天,黍�的歌聲開始響起。雄性黍�最喜歡站在起絨草植物上唱歌,它們用歌聲將更多雌性吸引到它們的領地內。現在,可能是因為全年性農業和使用殺蟲劑等原因,導致昆蟲數量銳減,最終引起黍�總數不斷下降。
頜帶企鵝滑行/作者:克裏斯・高梅薩爾(英國)
頜帶企鵝得名的原因是它們的下巴下麵有一條黑線。它們喜歡成群結隊生活和繁殖。它們在水中尋找食物的時候,會從一塊冰上跳到另一塊冰上,這個時候,它們要不斷提防食肉動物豹形海豹的襲擊,還必須時刻警惕蛋和剛孚出的幼年企鵝被海鳥偷襲。
黃足鷂遷徙(Flight of the yellowlegs)/作者:喬治・德卡普(美國)
事實上,這種外表優雅的涉水鳥是一種長途遷徙的候鳥。夏季,它們在北美洲北部度過,冬季,它們遷往南美洲南部。每年秋天,那些離群的黃足鷂就從大西洋飛往歐洲,在那裏度過冬天。它們喜歡在潛水中捕食小魚和甲殼類。
琢冰者/作者:瑪麗亞・斯頓澤爾(美國)
頜帶企鵝是非常出色的運動員,它們能爬上最陡峭的斜坡,把鞋底釘一樣的嘴巴插進冰裏。南桑威奇群島上擁有世界上最大的頜帶企鵝群。夏季,來到紮沃多夫斯基島的頜帶企鵝會立刻交配,這樣它們就能在冬天到來之前把幼企鵝撫養長大。它們用磷蝦和明蝦喂養後代。
飛機穿越(The jet trail)/作者:克薩巴•卡萊(匈牙利)
一個夏夜,卡萊在後院架起照相機,準備拍攝一些月球照片。這時非常巧合的事情發生了,一架正在飛行的飛機恰好從懸掛在天空中的
月亮的正麵穿過,組成了一幅“飛機穿越”的奇景。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可能隻是百萬分之一。
極地冰融(Polar meltdown)/作者:阿恩•納維拉(挪威)
由於全球變暖,極地冰正在融化,在冰層上覓食的北極熊的數量也因此正逐漸減少。1996年,極地的冰雪融化速度是每年100立方公裏。10年後這裏的冰雪融化速度增長了一倍。這種情況將給北極熊、海象及其他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後果。
自然人性(The nature of humans)/作者:安吉爾•斯科特(肯尼亞)
皇企鵝的體重和綿羊一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企鵝。為了取暖,它們經常擠成一堆。它們在南極漫長而漆黑的冬季繁殖後代,雄性負責孵化,但是它們並不築巢,而是將蛋放在腳上,用腹部溫暖多皺的皮膚包裹住蛋。
信天翁的末日(Last of the albatrosses)/作者:安迪•羅瑟(英國)
目前,世界上的22種信天翁中有19種已經瀕臨滅絕,導致它們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捕魚業。捕魚船撒到海裏的多餘誘餌雖然為它們提供了大量食物,但是死在漁業設置的捕魚設備中的信天翁更多。
戰績顯赫的獵手(The trophy hunter)/作者:羅伊•托弗(美國)
非洲豺狗喜歡群居,通常是7或8隻成年豺狗在一起捕獵、遷移、休息和繁殖後代。豺狗能在幾分鍾內吃掉一隻小公岩羚。以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的豺狗非常多。但是,最近幾年由於人類破壞、棲息地減少和狂犬病等疾病影響,豺狗的數量正在急劇下降。
天生潛水通氣管(Rajan snorkelling)/作者:傑夫•約奴維(美國)
亞洲象可以利用自己的鼻子在水下暢遊,但是它的鼻子不僅僅隻用來呼吸。象鼻可以用來攝食、飲水、交流感情,甚至是防衛。大象還可以用鼻子卷起棍棒撓癢。由於棲息地不斷減少,它們的數量正在不斷下降。
偶遇長須鯨(Passing fin)/作者:維德•休斯(澳大利亞)
長須鯨利用鯨須板從水中過濾小魚和甲殼類等食物。每條大海中幾乎都有它們的身影,但是由於人類捕殺和其他原因,它們已經瀕臨滅絕。這種鯨夏季遷往極地聚食場,冬季遊到更加溫暖的地方繁殖後代。
鬆鼠猴的幸福時光/作者:帕特裏克-康寧(英國)
“去年,父母帶著我到哥斯達黎加度假,這裏的猴子經常從我們住的別墅周圍的樹上摘果子吃。一天,3隻鬆鼠猴爬到了陽台的圍欄上,它們在那裏呆了很長時間,因此我有充足的時間拍攝它們打鬧的照片。”
星椋鳥愛洗澡/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這個水池是我特意挖的,黃昏的時候,星椋鳥出現了,為了在附近的麻雀發現前洗完噴浴,它們的洗澡速度還真夠快的。當時,我就藏在事先挖好的洞裏,鏡頭剛好與它們的視線平行。”
愛美的雀鷹/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如果看見你在動,鳥會馬上飛走,因為它們把你當成了危險分子,所以你不能調整或改變焦距。拍攝時我利用了藏身地前麵的一個‘單麵鏡’(水池)。這隻雀鷹花了1個小時打扮自己,偶爾還會向前探出身子喝水,它顯然不知道我就在附近。”
與閃電共舞/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由於打雷,我的三腳架抖個不停,但內心卻十分興奮,能夠在閃電時拍到鳥的照片是非常幸運的。雖然天空電閃雷鳴,但湖麵上的獵鳥和海鷗看起來一點也不緊張,隨著閃電的離去和大雨的降臨,它們仍要為自己的夜晚做準備。”
飛撲而下的貓頭鷹/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芬蘭的很多地方都是野生動物的家園,我和朋友花了8天時間尋找不同種類的貓頭鷹,在這些與世隔絕的地方,很少有動物對人類產生恐懼心理。冬天的時候,貓頭鷹由於饑餓也會在白天活動。拍攝時,這隻貓頭鷹幾乎就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當時,它從空中飛撲下來,捕殺藏在雪地下麵的齧齒動物。”
鶯媽媽與杜鵑寶寶/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我站在沒胸的水中,看著一對黑眉葦鶯拚命地往小杜鵑嘴裏喂吃的,它們還認為這是自己的孩子呢。這隻幸福的杜鵑寶寶個頭不小,而且也很貪婪,雖然每隔10分鍾左右就能享受一頓美餐,但它還是叫個不停。”
蒼鷺打劫/作者:本斯-馬特(匈牙利)
“冬天的時候,由於食物緊缺,蒼鷺常常為了填飽肚子大打出手,照片中那隻可憐的小蒼鷺是一個捕魚能手,但每次抓到魚的時候都會被另一隻蒼鷺搶走。”
鼠藏“洞”中(Vole at the hole)/作者:丹尼- C-格林(英國)
我在英國德貝郡一條荒廢運河邊拍照水鼠有兩年的
曆史了。因運河易被水淹,每當預報暴雨來臨,地方部門提前打開水閘降低水麵,如果當時沒有下雨,那些排水管便裸露在外,這些水鼠便就地休息,也讓我成功抓拍了鼠藏“洞”中的鏡頭。
捕魚高手(The master-fisher)/作者:喬迪-巴斯-卡薩斯(西班牙)
這張照片花了我一番心思,我把一個大玻璃缸放進池塘,把照相機倒置放在玻璃缸下麵,再連到我的筆記本上,等待蒼鷺在池中捕魚。蒼鷺是人們熟悉的河畔食肉動物,是最大的歐洲鷺,它們會靜靜地站立水邊等待獵物――魚、青蛙和小哺乳動物。
白鼬三明治(Stoat sandwich)/作者:阿裏-特弗(芬蘭)
當我聽到白鼬吃光了我朋友桌下的麵包屑,於是我心生一計,打算用麵包做誘餌觀察白鼬,很快,白鼬便摸清了門道,它速度奇快,為了這個鏡頭我付出了20片麵包,白鼬是熟練的“強盜”。擅長爬樹抓鳥和鬆鼠,夏天為巧克力棕色,冬天變成白色。
琥珀畫眉(Amber thrush)/作者:安德魯-維爾姆斯雷(英國)
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市,兩隻畫眉選擇在交通燈上安家落戶,產下的四隻小鳥已羽翼豐滿,槲鶇類似歌鶇,前身有斑紋,分布在英國、歐洲和亞洲部分地區,是一類好鬥的鳥。以蠕蟲、鼻涕蟲、昆蟲和漿果為食。巢穴大而整潔,築在高樹樹杈上。
盤旋的蜂鳥(Hovering hummers)/作者:Yuichi Takasaka (
日本)
春天我在加拿大自己的花園中放置了幾個糖水瓶,希望蜂鳥回來,照片看起來相當和諧,雄鳥最先到達,兩周後雌鳥到達,如果孵出小鳥後,我得每天5次添加糖水。蜂鳥隻有8厘米長,但是,它能吃善飛。一般棲息公海和林邊。
城市烏鴉(Urban rook)/作者:喬納斯-薩爾蒙森(瑞典)
穿過德國Greifswald小鎮,拍攝天空或者樹梢的鴉群,突然,我注意到了一堵不尋常的“牆”,架起相機的時候,一隻禿鼻烏鴉飛走了。照片象征禿鼻烏鴉和城市其他烏鴉的
生活狀態,與小嘴烏鴉不同,它們的喙上方有塊皮膚無毛,因蚯蚓和昆蟲為食。
鴿子幾何圖(Cable doves)/作者:馬克-索摩伊(匈牙利)
走在日內瓦萊曼湖畔,我看到了棲在高架電纜上鴿子形成的幾何圖形。在我尋找最佳拍攝角度的時候,突然幾隻鳥倉皇飛走。我趕緊抓拍了這個城市環境中抽象的動物圖像,除了南極洲,鴿子無處不在,鴿子有300多種,10種已是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
燕子(Swallow in the frame)/作者:斯蒂芬-珀維勒斯(英國)
每年夏天,我的車庫就會築起燕子巢,去年我決定拍攝顯示它們速度和敏捷性的照片。有趣的是燕子或者它們的兒女來年仍會回來在同一個地方築巢。燕子是優秀的飛行家,長翅膀和流線型身體讓它們行動格外敏捷,燕子以長途遷徙聞名。
呼吸(Breath taking)/作者:保羅-尼克倫(加拿大)
利用回聲定位來導航的獨角鯨可以在冰麵下遊很長一段路。鯨是哺乳動物,所以需要象我們一樣呼吸空氣。它們浮出水麵,吸幾口氣然後回到水下吃魚。獨角鯨的名字可能源自古斯堪的納維亞語中的一個單詞nár,意思是屍體。
自畫像(Self portrait)/作者:邁克爾-尼科爾斯(
美國)
水是一種寶貴的日用品。全球水資源僅有3%是淡水。而在這些淡水中,多數是地下水、冰川或冰帽。隻有大約1%的淡水供地球66億人口用。植被和野生動植物也依靠幹淨的水,但愈演愈烈的幹旱和汙染已嚴重威脅到這一寶貴的資源。
鷹與短暫的暴風雨(Hawk and passing storm)/作者:謝恩-拉克爾(美國)
這隻翅膀寬闊的鷹很難在樹林裏找到築巢的地方。但數千隻鷹一起從加拿大南部和
北美洲遷徙到中美洲和南美洲。它以昆蟲和兩棲動物為食,也吃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
沙塵暴中的企鵝(Penguin in a sand storm)/作者:馬丁-艾森豪威爾(德國)
巴布亞企鵝生活在象法克蘭德(Falklands)之類的南極洲附近的小島上。它們擁有白色的頭部三角形斑紋。它們不會像有些企鵝那樣走很遠的路尋找食物,雖然它們在陸地上可能看上去很笨拙,但它們比所有其它企鵝遊得快。
結冰問題(Freezing issues)/作者:諾伯特-羅辛(德國)
北極熊是世界上最大的熊。它們終年生活在北極,以冰原上的小型哺乳動物和鳥類為食,也在冰冷刺骨的水裏抓海豹和鯨吃。哈得遜灣的冰在夏季全部融化,那裏的熊在岸上等著下雪,沒有東西吃。它們需要冰才能生存。
最後的光(Last light)/作者:斯科特-麥金利(美國)
石山羊生活在阿拉斯加州和美國西北部的高山斜坡上。雪是它們最大的敵人。它們很少滑倒或跌倒,但雪崩會殺死大批石山羊。它們吃從草到針葉樹部分的植物,而且易受美洲獅、狼、鷲和大灰熊的攻擊。
棕熊(Bear glare)/作者:塞格伊-格斯科夫(俄羅斯)
在堪察加半島河流拍攝娃娃魚照片的時候,突然出現的一幕讓我驚呆了――一隻棕熊瞪著我,於是,我強作鎮定,成功抓拍這一鏡頭。棕熊主要出現在美國北部和俄羅斯。棕熊通常會避開人類,但是一旦冒犯了它,它會不遺餘力地跟你鬥。
野鴨鳥瞰(Mallard's-eye view)/作者:格雷厄姆-伊頓(英國)
一個寒冷的十月天,我在威爾士北部的 Llyn Padarn 湖中潛水時拍下了這一鏡頭,這是一種鑽水鴨,以昆蟲和魚類為食,英國野鴨可能終年生活在英國,冰島野鴨和北歐野鴨在英國過冬。雌鴨為棕色,雄鴨頭頂金屬綠,胸部棕色,頸圈白色。
須鯨之眼(Eye of the minke)/作者:朱根-弗雷尼德(德國)
我經曆了一周的海底探秘,為了不驚擾鯨魚,我們動作輕微,一隻6到8米的小須鯨出現了,盯著我看。小須鯨和世界上最大哺乳動物――藍鯨屬於同一家族,被認為是體型較大的北方小須鯨的亞種,以磷蝦和魚為食。
獼猴瞬間(Macaque moment)/作者:伊恩-納爾遜(英國)
它在日本 Jigokudani 國家公園享受著礦泉浴,它時而查看手掌,有時會突然騷動起來,有時甚至會朝著噪音方向憂鬱一瞥。獼猴毛皮厚重,尾巴極短,它們會幾小時浸泡在火山溫泉38-40°C的溫水中,和其他猴子一樣,它們主要以水果和漿果為食。
夜行者(Night stalker)/作者:安吉爾- M-菲特(西班牙)
那是一個滿月之夜,我潛入阿利坎特市聖胡安水域,尋找頭天晚上看到的星鯊,在地中海星鯊很常見,棲息近海,食貝殼和甲殼類,從頭到尾摸起來相當光滑,但是和其他鯊魚一樣,覆蓋著一層牙齒狀凸起的皮,抵製湍流,也有助於它們遊得更快。
兀鷲野餐(Griffon picnic)/作者:胡安-紐曼爾-赫南德茲-洛佩茲(西班牙)
我在塞哥維亞飼喂站安裝了一個紅外線裝置捕捉到了兀鷲抓著食物的肖像。兀鷲是食腐動物,它們頭部無毛,很容易被識別出來,它一度是西班牙的瀕危動物,因瘋牛病過後,傳統的傾倒死動物的方法遭到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