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琪兒的博客

天涯知己:正在受苦,奮鬥而必勝的自由靈魂。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吟誦千古流芳的詩文佳作2:《望嶽》 《登鸛雀樓》

(2008-09-20 10:53:48) 下一個
友情提示: 本詩詞由名家配樂吟誦,如果您不能看到播放器,請點擊相關名家朗誦 下載收聽。

杜甫---《望嶽》
名家朗誦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評析】
     岱宗:泰山別名岱山,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
    
    《望嶽》是現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詩人到了泰山腳下,但並未登山,故題作「望嶽」。詩篇描繪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詩人向往登上絕頂的壯誌。表現了一種敢於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極富哲理性。詩篇氣魄宏偉,筆力囊括,造語挺拔,充分顯示了青年杜甫卓越的創作才華。清人浦起龍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卻是中肯的評價。





王之渙---《登鸛雀樓》
名家朗誦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評析】

    鸛雀樓:在今山西省蒲縣西南,傳說鸛雀經常棲息於此。
   
    這是一首登高望遠詩。寥寥數語,把景色寫得浩瀚壯闊,氣魄雄渾,放眼宇宙之無限,寓寄哲理之深沉。詩的兩聯皆用對仗,而且對得順乎自然,氣勢充沛,浩大無邊,渾然天成。“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被作為追求理想境界的座右銘,遺芳千古。


附注:登鸛雀樓,這首詩當作王之渙的名作,差不多家喻戶曉。但是,有人說,據最早著錄此詩的《國秀集》, 知作者為朱斌,不是王之渙。自宋代以來即誤作王之渙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