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麵茶和“清真小吃店”

(2009-06-06 01:06:35) 下一個
(雜文)

  我家那口子說“炸過東西的油不能吃”。我炸牛肉丸子的油剩有半碗(三兩左右),“家長”讓倒嘍。咱哪兒舍得,悄悄地和上麵放到烤箱裏烤。原本打算烤成酥餅,結果和麵時程序不對,烤成“桃酥”啦。嚐一嚐口感不甚好,但味道挺香(內有蔥花)。我試著放些水煮一下,一下子成了“麵茶”。哎喲,放點花生醬一喝,這個香! 

  麵茶老北京都懂是什麽食品。不過麵茶不是炒麵(商店裏賣的炒麵是甜的,裏麵有核桃仁什麽的),據說麵茶的麵是三分之一的小米麵和三分之一的豆麵,再加上麵粉炒出來的。炒的時候當然要放油。沒油的麵茶口感一定不怎麽樣。麵茶現在北京人吃得少了。早在1960年代是很普通,卻又很受歡迎的食品。 

  那會兒北京清真小吃店很多。店往往在熱鬧街道邊上,招牌上寫上些曲裏拐彎阿拉伯文。這兒不是單單讓回民吃飯的地方,但裏麵肯定沒有肉類,估計油也得是素油。清真小吃店開門早,早上匆匆趕上班的人們很多都在這兒買點早點吃,往往排著隊。我記得裏麵有芝麻火燒、糖火燒、燒餅、油餅、排楂兒、麻花、蜜耳朵、炸糕、麵茶、豆漿和豆腐腦等等。炸糕(江米麵豆沙餡)比較貴,兩毛錢一個,燒餅便宜,五分錢一個。麵茶大概是一毛錢一碗吧(當時職工工資一個月也就幾十塊)。根據季節小賣店裏有些應季的食品,夏天中午的時候有涼粉、撥魚兒,冬天的時候有年糕。這些食品大部分都要糧票,如果不交糧票也行,加幾分錢。 

  我要去的時候往往買上碗麵茶,再買個燒餅,看著麵茶上澆上的那一圈芝麻醬,透著心裏高興。大冬天(那會兒北京的冬天比現在冷)坐在裏麵,喝著麵茶,啃著燒餅,渾身都熱乎乎的,心裏滿足。這都是四十年前的事兒啦。 

  現在北京過去的這些小吃應該都在,可麵茶很少聽說。現在咱早晚都要煮上我做的“麵茶”。咱這“麵茶”油性特大,好喝!就是不能喝太多。有天晚上我喝了一大碗稠糊的。當時舒服,直冒汗。“麵茶”香得很,裏麵還放了不少的越南辣醬。可過後我很快就困了,晚上不到八點,就靠在床上打盹。嚷嚷一聲“我先躺會兒”,馬上就睡著了(咱這“麵茶”是不是有安神的作用呀)。九、十點鍾被老伴兒扒拉醒,脫了衣服接茬睡,這就大天亮了。睡一好覺固然不錯,可這體重不依不饒地上升。得,以後還是別猛喝“麵茶”吧,特別是晚上。 

  我出國後很少回國。回去過兩次也是匆匆忙忙。“清真小吃店”似乎沒看見了。早上小吃多是油條。另外,中國的日子好過了,肉吃得比過去多多啦。大概人們肉吃得香,想不起來當年清真小吃店裏的那些個麵食。 

  咱總有種感覺。我們中國人祖祖輩輩吃澱粉類食物多,現在大魚大肉的猛吃,恐怕會比洋人吃出更多的毛病。我們看咱們華人還是少吃點兒肉為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