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月餅

(2009-05-26 01:03:47) 下一個
(隨筆)

  1960年代初我在北京剛上小學。那時中國大陸窮,在中秋節,北方市麵上賣的月餅多是澄漿月餅,也就是白糖和上澱粉點上點紅綠係什麽的做餡,外邊的皮應該有點油,然後模子一壓,弄出些花紋圖案。還有種澄漿月餅質量差些,看起來像小饅頭,表麵也沒花紋,吃起來更硬(絕對沒有桃酥好吃)。現在我們吃的月餅該算是廣式月餅。我在小的時候都沒聽說過。不過那會兒能有月餅吃人們應該是很高興了,特別是孩子們。 

  日子窮,中秋那天就沒什麽魚肉之類的吃食,更不會有酒,而且那天也不休假。所以印象中隻有月餅吃。我們家住在四合院裏。那個四合院曾是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先生的別墅,所以相當古色古香。中秋節當晚,大人們會領著我們坐在院子樹下吃月餅、喝茶。待到月亮終於爬過了屋頂,大家就賞月。如果那天陰天,甚至下雨,我們隻好待在屋裏,並說“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北方旱,下雨下雪總是好事吧)。在我印象裏,那會兒中秋節天氣多半會不錯,是秋高氣爽的日子。 

  中秋節多在九月下旬,天氣比較涼了。記得我的老父親總是在此時喝著茶講些典故。什麽“嫦娥奔月”的傳說;曹操的赤壁之戰中做“短歌行”所表達的豪情壯誌,當然,一定會有蘇東坡著名的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我們幾個孩子能有月餅吃,興致很高。有一年中秋,經常戲弄我的哥哥提議賞月應該“喝酒”,其實我們隻能喝茶。我和妹妹讓哥哥哄得喝了一杯又一杯,很晚了還在院子裏鬧。那天晚上挺涼,我喝涼茶喝得渾身冒汗,肚子裏“咣咣”響。看興奮的。得,這夜裏就尿了床,而且還是兩次! 

  有一年父親領著我和妹妹,加上他的一位同事去了北海公園賞月(我們那會就住附近)。在快到五龍亭的地方有個簡易的大茶棚,估計可放百十張桌子吧。吃過月餅從家走到那兒天已經黑了。買上點瓜子,泡壺茶,兩個大人聊天。我和妹妹跑到湖邊看人們泛舟。明月高掛,銀波蕩漾,情趣無限。那年頭兒人們忙生活,閑功夫少,中秋晚上的北海公園遊人沒多少。要是現在,公園裏恐怕得“遊行”了吧? 

  “上山下鄉”我去了農場。中秋節能吃點好的,另外每人發五塊澄漿月餅。宿舍裏的人們玩牌賭月餅。髒乎乎的手抓著月餅扔來扔去。好在月餅硬,摔不壞。運氣好的主兒很快贏一堆月餅,輸光了月餅的幹瞪眼。最後月餅還是你一個,我一個很快都給吃了。那時年輕,吃上五個月餅跟沒吃似的。 

  真正吃上廣式月餅當然是鄧小平搞“改革開放”以後。現在北京過中秋節,市麵上大概沒賣澄漿月餅的了。不過我總覺得廣式月餅太貴。在美國的中國超市,一盒月餅要賣十幾美元,一共隻有四個;這要是澄漿月餅,這些錢還不得有四十個?那位說了:你以為打發要飯的哪。 

  據說今年中秋的月亮是陰曆八月十七日最圓,今天我這兒侃月餅還趕趟兒。 

附: 

《短歌行》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蘇東坡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09/200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