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體育界的黑暗

(2009-05-18 01:12:12) 下一個

(評論)

  這裏說的是全世界範圍的,不僅僅中國。“黑暗”指的是什麽?主要是體育已經不是體育,而是一種商業。體育的毒瘤是禁藥橫行,各種各樣讓運動員提高成績,但日後極其損害身體的禁藥。

  運動員一旦出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商業效應首先產生。一個好的運動員每年的廣告費可以達到千萬美元以上,而廣告商和製造商得多少你知道嗎?或許你會說那些數字不好計算。但我猜想是發財的人們不想讓人嫉妒。但這些“好成績”是如何取得的?那得靠“藥”來催。政治家們也是需要體育的。世界各國的民眾往往不自覺地把體育和民族主義掛鉤。政客怎能不利用呢?

  既然體育成績這麽“有效”,那就得想方設法地“提高”。於是乎大家都來造禁藥,科技最發達的美國首當其衝。結果美國運動員的成績就相對最好(您是別的國家優秀運動員,到了美國,成績就再次“提高”)。那怎麽美國運動員往往查不出來吃禁藥了呢?嘖,人家化學工業是什麽水平?告訴您,美國造禁藥的多了去啦,是個龐大的地下行業。人家禁藥什麽時候都“領先”於世界其他國家。等體育界發現了這種禁藥(的分子排列式),弄出檢測方法,老美們又發明新的啦。“矛”永遠比“盾”要早。想想美國許多著名運動員退役後的早衰、疾病纏身和卒死吧,想想那麽運動員莫名其妙地得了癌症吧。

  美國有個世界著名自行車運動員阿姆斯特朗,曾七次奪得環法大賽冠軍。這位先生沒太出名時就得了癌症。癌症治療後複出,成績突飛猛進。有人懷疑他吃禁藥,可就是無法查出來。美國什麽都那麽“先進”。

  中國運動員當然也隻能吃禁藥出成績。但中國的禁藥就比美國的落後,相對容易被查出來。於是人們想方設法從美國那兒弄些“寶貝藥”來(美國製造禁藥的行業還“出口產品”呢)。這方麵的事屢見不鮮。說到這兒想到有關我朋友女兒的事。那個17歲的丫頭天生飛毛腿。現在百米最好成績12秒05。現在被北京市專業隊看上,教練天天來動員我朋友,讓這閨女當專業運動員。

  我朋友征求體育界的朋友的意見,人家都不置可否。後來他女兒現在的教練間接地講了講自己的情況。那位女教練原來是中國800米中長跑運動員,成績在中國屬於中上,在國際上也曾取得不錯的成績。“那就得吃藥。”女教練說。“不能隨便亂吃,要聽‘專家’的。”(看看,都有“專家”)。女教練說,如果你走上專業運動員的路,這禁藥不吃也得吃。大家都吃,你不吃,你不是成績很差了嘛。那以後提前轉業還有什麽前途?

  這位女教練沒出過特別好的成績,現在給北京市一些中學的業餘短跑運動員當教練,收入很一般。但她心態還好,說很多專業運動員的命運還不如她呢,一身傷病,身體很不好。

  我想,禁藥--這體育癌症屢禁不止的原因在於體育的商業化。可商業化已牢牢統治著各行各業的各個角落,誰奈何得了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