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現在的小說真是病態

(2009-03-03 01:28:22) 下一個

        (雜文)

  這些日子我捧著“聊齋誌異”挺入迷。這是趙望秦等人從文言文翻譯成白話文的。上下集,一千多頁,大約一千個故事,短的聊聊幾句,長的也不過幾頁。原作者蒲鬆齡寫的文言文並不難懂,已經是那個時代的“白話文”了。不過原來我們看的“聊齋誌異”是選集,是過去的“革命的文藝工作者”本著“文藝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為廣大的革命的工農兵服務”,“去其糟粕,取其精華”篩選出來的。記得那時看“聊齋”的選集時還有段前言,希望讀者要“帶著批判的眼光”看這本書。“毛澤東時代”的“洗腦”真是荒唐,文藝成為一種狂熱的宣傳,一種控製思想的工具。老毛和他的“臣子”們搞愚民政策多麽的“爐火純青”呀。 

  其實“聊齋”應該是蒲鬆齡編輯或改編的民間傳說。故事表現鬼怪、狐仙的悲歡離合。蒲鬆齡編輯這本書可不是為了商業目的,因而這些故事你聞不到銅臭。正因為如此,我才覺得讀起來自然、輕鬆,還真是挺“養眼”的。“聊齋”中的故事你可以說沒什麽“思想性”,就是單純地講“鬼故事”,但很多都表現著人性美好的一麵。因為是寫鬼,不但情節可以編得離奇,很多人世間所夢寐以求的東西也都可以安排在主人公身上,使這些故事讀起來不乏味。 

  相比之下,現在很多作家寫出來的東西讀起來不但乏味,而且非常病態,讀著真讓人不舒服。他們專撿人性不美好的那一麵寫。暴露“假惡醜”?讓我看就是渲染,甚至可以說歌頌“假惡醜”。嘿,你還真可以說他們的小說在“暴露”,有的小說專門的寫床上戲,婚外戀,上來就“脫”。是否太低級庸俗?作家不這麽想,編輯也不這麽想,他們還要質問你:你想讓我們都吃不上飯嗎?甭這兒假清高,你要當個專業作家,“葷腥”來得恐怕更多。 

  我還能說什麽呢?隻剩下感慨。“毛澤東時代”中國文藝窒息,我沒什麽好的作品可以讀,“假大空”橫行,看那些書太多了都能變成傻瓜。現在作家相對有自由可以寫些東西了,可商業化更能左右其創作。結果市麵上充斥著廉價的文藝“快餐”。前些日子曾去過一個中國書市,到那兒你會發現各種書多得不得了,但就是沒幾本你想看的。拿人物傳記來說,“名人”多得數不勝數,每個人的事業都那麽“驚天動地”,真是“妙筆生花”。書的裝潢往往很精美,裏麵滿是插圖,甚至字都大,讓你聯想到精心包裝的“禮品”,好幾層盒子裏有那麽塊“點心”。我那次在中國書市找不到書看,心想就來本世界地圖冊吧。竟然沒有! 

  如何養生,如何烹調,如何應付各種考試,等等,這類書多得目不暇給。好像人們已不需要思考。現代小說的比重很少,而且多是些嘩眾取寵的東西。 

  我和朋友說起這些,大家便一起感歎中國社會的病態。說正是因為社會的病態,作家才有那麽多病態的東西好寫。不知是否真是這麽回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