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心之初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寫好吃寫得好的好作家(1)

(2021-06-25 15:35:52) 下一個

我在我還沒癡呆的腦子裏搜索,誰是中國寫好吃寫得好的好作家?從初中愛看小説到現在整天愛做飯、愛瞎想,半個世紀過去了。我想起了三個好作家:汪曾琪,阿城,賈平凹。

汪曾祺是文化大革命時風靡神州大樣板《沙家浜》的主要編劇。裏邊的好多戲詞,比如:壘起七星灶,銅壺煮三江,擺開八仙桌,後邊是什麽?實在是寫得好。

汪曾祺孫女汪卉:給“汪曾祺熱”降溫,把關注留給中國文學的當下和未來|界麵新聞· 文化

汪曾祺是一九二0年的人。四十嵗後才搗鼓《沙家浜》。他沒好像沒寫過什麽長篇小説,但寫過很多短篇小説和散文。什麽是散文?不是小說的文都是散文。我曾在一家報紙上發表過一篇散文,題目是《隨筆和散文》。我定義隨筆是寫給自己看的散文。跟瞎聊不差多少但不是真瞎聊。而說到散文,人會肅然起敬。我從來不説自己寫散文。

我讀過汪曾祺的很多散文,特別是寫吃的散文。比如《豆腐》、《手把肉》、《故鄉的元宵》。。。豆腐分南北,南嫩北老,南軟北硬。洋洋灑灑六篇紙,説的全是豆腐。有不少文字,說的是做法,很多精細。

豆腐,最容易做的是涼拌豆腐。皮蛋豆腐,香椿豆腐,小蔥拌豆腐。“入開水鍋略燙,去豆腥氣,不可久燙,久燙則豆腐收縮發硬。香椿拌豆腐是涼拌豆腐的上上品。嫩香椿頭,芽葉未舒,顔色紫赤,嗅之香氣入鼻。。。”。

北京人愛吃小蔥拌豆腐,南方人愛吃皮蛋拌豆腐。一清二楚,黑白分明,都離不開小磨香油。在這個鼓勵少吃肉多吃菜的現代社會裏,豆腐在吃裏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燒豆腐的豆腐分兩種:油煎(或炸),原生態豆腐(別忘了燙)。煎鍋過的豆腐皮叫虎皮。我就喜歡虎皮。家常豆腐,紅燒豆腐,鍋塌豆腐都是我的最愛。怎麽煎、怎麽燒,加些什麽?汪曾祺先生都如數家珍,慢慢寫出。

幾年前我還在我的大學班的微信群裏,國內的同學好像都有點病,就喜歡轉貼,喊叫愛國。我倡導大家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文字。比如從吃寫起。比如你的晚飯。水煮肉片,椒鹽大蝦,清炒紅薯葉,涼拌小黃瓜。如果你下筆如有神,能寫得出色香味,那你就是大咖。我寫過《秋梨獅子頭》後,我們班沒人敢寫回鍋肉。結果把我弄到火上烤,封我為我們班的第一神聊。

汪曾祺是江蘇高郵人,寫南方的吃寫得入神,寫得人想吃。可是人在美國,要想吃香香,都得自己做。我最近就在練一道淮陽名菜“乾絲”卡死扣的超硬豆腐就很適合拿來練刀工。可惜在我們這座小城找不到中國的金華火腿,改用西班牙火腿。

有人說中國好文化經過新中國的幾十年糟蹋,隻剩下吃了。照我看吃和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季羨林說過:文化有二百一十六種定義。中華文化,皇帝內經,本草綱目,源遠流長鋪天蓋地,打遍天下無敵手。吃文化代表中國文化,我認爲領先全地球。當然現任元首是二球。

汪曾祺對中國文化有精深的研究。比如他寫的《宋朝人的吃喝》裏說宋朝好像不怎麽注重吃喝,但宋朝卻出過文化綜合實力在中國排第一(大概是寫《蘇東坡傳》的林語堂拍的)的大吃貨---蘇軾。

6、25、202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7)
評論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心之初' 的評論 : 咱倆說相聲吧?不用吃人參了。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低頭。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博主。陸文夫的“美食家”,僅僅一篇,而梁實秋先生寫了許多美食散文。陸文夫的“美食家”,寫人,隻有親身體會過,才能寫出其妙,例如文章中的蕃茄盅。梁實秋先生出生於北京富裕人家,從小就隨著父母去北京各種著名歺館品吃。梁實秋先生是陽春白雪下裏巴人,都愛。能夠將一碗鮑魚麵寫的令讀者口舌生津,對北京的豆汁炒肝溜圈兒等小吃也是描述的津津有味。他曾因為綠卡,每年來西雅圖在女兒家過一段時間。讀過梁先生的寫的西雅圖ferry 上買的當地的煮螃蟹,我吃時,沒有那麽如癡如醉。看到鮑魚罐頭,不同的品牌,想起這可能就是梁實秋先生描寫的在客人家裏,他家廚師答謝藥片之恩,煮麵用的。喜歡美食美景,其實是熱愛生活的生活現。

我不認為中國美食領先全球。我吃過最好吃的魚,是在一家意大利餐廳。我是長江邊和東湖畔長大,素以會極會烹魚,並且懂得各種魚歺館。西班牙火腿的確是好過雲腿和金華火腿…

我至今仍然認為天下最好吃的莫過於牛排,尤其是頂級牛排歺館的歺桌上的,每次第一叉,刀下去,禁不住閉眼,無比陶醉,生活美好!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人參花' 的評論 : 謝了。老年癡呆的早期症狀?前一陣跟人侃山,説了“凍死迎風站'J想不起下句。是不是得吃人篸呀?
人參花 回複 悄悄話 下接 招待十六方。
阿城,汪曾祺,木心都喜歡。
老天真 回複 悄悄話 蘇州作家陸文夫寫的《美食家》也很好。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Rosaline' 的評論 :梁實秋我也喜歡,可惜讀得少。人生難得吃得好,更難得寫得好。我隻想拋磚引玉。問好。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NewYork man 寫的美食文章,不僅是文筆,意境靈氣一絕
Rosaline 回複 悄悄話 汪曾祺的美食文章,對我,更喜歡梁實秋的。

前幾年網絡上有一本小說,沒有讀完,因為找不到了,是真正的食神和廚神寫的,令人拍案叫絕。

論美食文章,文學城裏寫美食,評電影第一人,NewYork man ,他的文筆高於汪曾琪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汪先生寫吃的文章我喜歡看,但我更喜歡陳曉卿的美食文章,他寫的文字幽默詼諧他的美食離我生活更近,我回國有時會到他寫過的那些飯館食肆用餐。我還喜歡看他講美食的聊天節目,他對食物充滿了熱愛難怪他會拍出<舌尖上的中國>這樣的好片子。在中國呆了十幾年的牛津高材生Fuchsia Dunlop寫的Shark's Fin and Sichuan Pepper也非常好看,她真是個老饕,連麻辣兔頭鹵煮火燒都吃,她吃過做過的中國菜我恐怕這輩子也吃不完做不出,和陳曉卿一樣她的文字也很有趣。
無法弄 回複 悄悄話 嗬嗬,寫得好!好像還有誰愛寫吃來的?也是名流:)
亦中 回複 悄悄話 哈哈,樣板戲裏的阿慶嫂與胡傳奎和刁德一“智鬥”,也是老汪手筆的。
spot321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精彩!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波城冬日' 的評論 :汪曾祺被稱爲“中國最後一個純碎的文人”。問好。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菲兒天地' 的評論 : 南菜精細,北飯豪邁。老了學南菜,少壯吃北飯。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耄以前的皇帝,都是北方人)。問好菲兒。
波城冬日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好文!我有一套汪曾琪的叢書,其中一本就是關於“吃”的。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我也喜歡汪曾琪筆下的美食,有他所有的書。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