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在如來佛手掌之中

(2017-06-14 11:15:07) 下一個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0B0Wksd_3o5g5RTJCRkkzeXUxY00/view  戴晴的這本書有不少史實(如八一宣言和12-9運動的真相),也有一些瑕疵。她所謂張東蓀的高見“須知凡是一個革命,如果僅是把經濟上的不平等用再分配的辦法來平均一下,其結果並未使生產總量有所增加,這個革命總歸失敗。”我也不以為然。即便是改朝換代,把窮奢極欲的財產再分配和相應的和平,也通常導致人民生活的大幅改善和文明的發展。農民革命或共產革命後的對人權生產力的破壞,是難以避免的退化。良種的退化不能否定當初的優秀,一如今天達賴的和平形象不能否定達賴係列千百年來都是殘忍反動的政教合一的代表。第三路線的不切實際,國共兩黨都清楚的很。

至於一邊倒的外交政策,戴晴等雖歸結為毛,但也提到斯大林建議的美國放棄對蔣的支持為先決條件。難道毛要求的美國放棄幹涉中國內政為建交的前提不合理嗎?再看司徒雷登的愚蠢(雙方談妥後才去華府申請)和華府的無知(最後關頭否決司徒赴京),毛的回答是:“孫中山的四十年經驗和共產黨的二十八年經驗教給我們的,深知欲達到勝利和鞏固勝利,必須一邊倒。積四十年和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絕無例外。騎牆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我們反對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的蔣介石反動派,我們也反對第三條道路的幻想。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7/06/13/6311349.html  1952年2月,張東蓀被要求做檢查。張東蓀是硬骨頭,但不彎腰的結果是被重火力批判。推出的這門大炮叫翦伯讚,射出的火力之猛,徹底打垮了張東蓀。和民盟有著深厚淵源的章詒和記錄下這段曆史。章詒和寫道:“他(翦伯讚)的講話辭鋒淩厲,暗含殺機,指認張東蓀所謂的‘中間路線’完全是幌子,思想上是‘一貫反蘇、反共、反人民’的。翦伯讚列舉了以下事實作例證:1.張東蓀在1931年出版的《道德哲學》一書裏,就說‘資本主義不會滅亡,共產主義不能實現。如實現則勞動者就會餓死’。又說‘把馬克思主義列為學說,乃人類之奇辱,是思想史上的大汙點’。2.在1934年出版的《唯物辯證法論戰》一書裏,張東蓀說‘馬克思派的企圖不但不會成功,其結果隻弄成既非科學又非哲學的東西,終謂四不像而已’。3.在1946年出版的《思想與社會》一書裏,張東蓀說‘無產階級專政是不民主的,結果必變成少數人的專政,而決不是無產階級專政’。”翦伯讚的發言給張東蓀的曆史問題定了性--反蘇、反共、反馬列主義。會場群情激奮,振臂高呼“徹底肅清反動親美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萬歲!”等口號。這時一個揭發者走上台,展示張東蓀在《唯物辯證法論戰》一書上的親筆題詞:“如有人要我在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二者當中選擇其一,我就會覺得這無異於選擇槍斃還是絞刑。”會場嘩然,仿佛爆炸了一顆炸彈。其實這句話不是張東蓀說的,而是英國政治理論家柯亨的話,張東蓀抄錄了,說明他讚成柯亨的看法。

光看上文,張東蓀多麽睿智嗬。他甚至還說過“國民黨之去北洋軍閥而代之,完全是換湯不換藥”。他也天真的提出過中國無需軍隊,由國際軍隊負責國家安全。中國的第三黨雖在一定程度上闡述了民主政治的精華,但基本上是讀書與思考而來,缺少可行性研究與實踐。張家可說是中國民主政治的殉道者,也是傳統士大夫的殘餘。我說傳統士大夫的含義,就是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的混合物,尤以外國文明的帶路黨自居為己任。戴晴一書描述了民盟民革領導們的素質、智力、以及爭權奪利,也預示了反右的必然:

“因為我們雖則很愛護政治的效率,但我們卻更愛護思想的自由。以為無政治的效率,則行政失其意義;但倘無思想的自由,則國家失其靈魂。所以思想自由是人民的根本。縱使兩者即有衝突,我們斷乎不可以犧牲自由而遷就效率。像俄國那樣的辦法,必須先經過一個階級的專政,把人民所有的自由暫時犧牲,而以為將來或可有一個自由天國出現。……所以我們主張為政治效率起見,針箍權力當然益於集中,但集中的限度是以行政為界,斷不容侵犯到社會上去,把人民的自由亦受管轄。”

 

和平解放大事記

(1948年10月31日—1949年10月1日)

194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調東北野戰軍提前入關,與華北野戰軍及地方武裝共100萬人,發起平津戰役,準備將傅作義集團50餘萬人殲滅於華北地區。

11月1日,程子華率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從錦州出發,經喜峰口、冷口兩路越長城入關。9日進至北平以東地區休整待命。

11月6日人民解放軍發動淮海戰役。

11月29日夜華北軍區第三兵團在張家口地區發起攻擊,平津戰役開始。

12月5日東北野戰軍先遣兵團攻克密雲縣城。至12月中旬,北平周圍各縣城全部解放。

12月8日從張家口撤出的傅作義部第三十五軍在新保安被華北軍區第二兵團包圍。

12月13日中共中央決定建立中共北平市委。彭真為書記,葉劍英為副書記、市軍管會主任兼市長;任命聶榮臻為平津區衛戍司令員,薄一波為政委。

12月15日蔣介石派其親信要員飛抵北平,勸傅作義率部南撤。

12月17日中共北平市委在保定召開第一次會議,宣布了北平市委領導成員名單:市委書記彭真,第一副書記葉劍英,第二副書記趙振聲(李葆華),委員劉仁等8人。葉劍英兼軍管會主任及市長,徐冰任副市長。

12月21日中共北平市委發出《關於如何接管北平工作的通告》,確定北平解放後的中心任務是:一、迅速消滅混亂現象,安定社會秩序;二、係統地進行接管工作;三、肅清反革命殘餘;四、動員公私力量向城市運輸煤、糧等生活必需品。

12月2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布告》宣布解放軍入城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保護民族工商業、沒收官僚資本等“約法八章”。

同日傅作義主力第三十五軍被全殲於新保安。

12月24日張家口解放。

12月25日中共權威人士公布蔣介石、李宗仁等頭等戰犯名單,共43名,其中包括傅作義。

12月26日平津衛戍司令部糾察總隊北平總隊成立。

1949年1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發表《告華北國民黨將領書》。

1月上旬傅作義派華北“剿總”少將民事處長周北峰為談判代表,與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張東蓀一起到河北薊縣八裏莊與平津前線司令部負責人進行談判。10日,周北峰代表傅方在《會談紀要》上簽字。

1月14日至15日由於傅作義對雙方的《會談紀要》不願立即實施,東北野戰軍向拒絕投降的天津國民黨軍發起總攻,經過29個小時激戰,全殲陳長捷所部13萬人,天津解放。

1月16日中共中央軍委向平津前線指揮部發出毛澤東起草的《關於保護北平文化古城問題的指示》電,要求攻城時“必須做出精密計劃,力求避免破壞故宮、大學及其他著名而有重大價值的文化古跡”。

1月20日在良鄉召開的北平接管幹部會議上,葉劍英作了《目前時局與入城準備工作的報告》,彭真在講話中闡述了入城後的政策與策略問題。

1月21日林彪、羅榮桓、劉亞樓命令包圍北平的各部隊停止射擊與攻擊。

同日傅作義召集華北“剿總”機關及軍長以上人員會議,宣布北平城內國民黨軍接受和平改編。

同日蔣介石宣告“引退”,李宗仁代理總統。

1月22日傅作義在《北平和平解放問題的決議書》上簽字並發表廣播講話。

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進入北平接管防務。至此,曆時64天的平津戰役宣告結束。此役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1個總部、1個警備司令部、3個兵團、13個軍、50個師,共52萬餘人。

同日中共北平市委遷入城內辦公。

同日北平市流散軍人處理委員會成立。

2月2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衛戌司令部發布《安定人民民主秩序的布告》。

北平市軍管會公布金圓券兌換人民幣辦法,規定金圓券10元兌換人民幣1元;工人、學生、教職員、城市貧民等以優待比價3元兌換1元,每人可兌換金圓券500元。

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隆重入城式,北平群眾湧上街頭歡迎解放軍。

2月4日至5日中共北平地下黨分兩次在國會街北京大學四院禮堂舉行會師大會,地下黨員身份公開。林彪、聶榮臻、薄一波、劉仁、趙振聲(李葆華)、彭真先後講話。

2月9日北平市軍管會發出布告,公布關於保證接管工作合法進行的兩項決定。

2月12日20餘萬軍民在天安門廣場集會,慶祝北平解放。

2月26日北平黨政軍機關在中南海懷仁堂聯合舉行歡迎民主人士的盛大集會。

3月1日據新華社北平電,北平周圍聽候改編的原國民黨軍隊結束其原有的指揮係統,正式隸屬人民解放軍平津前線司令部指揮。

同日奉平津前線司令部命令,人事處理委員會正式成立,在北平聯合辦事處內辦公。

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舉行。會議集中討論徹底摧毀國民黨統治,奪取全國勝利,在新形勢下黨的工作重心實行戰略轉移,即從農村轉向城市等問題。

3月8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動員全市清除垃圾,開展清潔衛生運動。

同日新華社北平分社對外發稿。

3月15日北平市人民銀行、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營業。

3月25日中共中央和解放軍總部移駐北平香山。

4月1日傅作義發表通電,擁護中國共產黨、毛澤東主席的領導,號召國民黨軍政人員棄暗投明,為迅速實現全國和平做出努力。2日,毛澤東致函傅作義,歡迎他參加新民主主義建設事業。

4月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平津衛戍司令部開始辦公。

4月25日副市長徐冰離任,張友漁繼任副市長。

5月1日北平市人民政府做接管工作總結。

5月10日市政府決定成立市容整頓委員會。

6月30日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

8月9日至14日北平市舉行第一屆各界代表會議。

8月19日葉劍英奉調赴南方工作,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任命聶榮臻為北平市軍管會主任兼市長。

9月27日政協全體會議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定都於北平。自即日起,將北平改為北京。

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首都北京30萬軍民參加集會。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