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奇

淒淒之心,惶惶之神,乏乏之力,空空之靈
正文

“稀飯”支持奧巴馬!

(2008-09-29 18:36:57) 下一個

“稀飯”支持奧巴馬!

  (九月二十五日)

(一)    忠誠的“稀飯”

2008年美國總統大選一拉開序幕,我就積極的投入了這場史無前例的政治活動之中。史無前例的意義在於:女候選人,黑人候選人。我是希拉裏忠實的追隨者,初選一開始,我和我的團隊“希拉裏亞裔助選委員會”(見我們的中文助選網站:www.aafhc.org )以及眾多的支持者在半年多的時間裏,為希拉裏付出了許多精力財力(為她募款七萬多美元)和感情,並喚起了更多的支持者為她投票。希拉裏贏取德州普選票打破了許多人的預言,休斯敦華裔選民的貢獻不可抹殺。麵對黨內嚴重的分裂傾向,她不得不主動退出這如火如荼的競爭,並慷慨號召自己的追隨者轉而支持自己的對手奧巴馬,這種胸襟,舉世無雙。正因為如此,我們這些鐵杆“稀飯”更是不願輕易倒戈。當希拉裏在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上演說時,許多“稀飯”傷心地哭了。這個女人不是女人,她是比男人還胸懷開闊的女中豪傑!奧巴馬要是有她一半的胸襟,甘當希拉裏的副手,積累經驗,他日必是朝中蛟龍,總統職位如囊中之物,民主黨也不至於落入現在的險境。再退一步,奧巴馬選希拉裏做副手,完成全國人民心目中的“奧希夢幻組合”,民主黨奪取白宮也是輕而易舉,眾望所歸!

希拉裏在放棄競選,甚至沒有獲得副總統提名的雙重打擊下,不但沒有斤斤計較,耍女人的小心眼。她完全可以在家中坐山觀虎鬥,再靜靜地為自己“療傷”。 但是,她沒有。忍悲也好,含痛也罷,她,為了民主黨的利益,為了自己一千八百萬選民的前途,再一次出發,這次不是以候選人的身份,而是奧巴馬的支持者,呼籲全體“稀飯”放棄成見,轉而支持奧巴馬。

也許有人會說她是作秀。但如果“作秀”能幫助民主黨扭轉乾坤,就是一次成功的的“秀”,就可以作為精神領袖名垂青史。然而,不管是前總統克林頓也好,希拉裏也罷,倆個人都不斷寫信給我們這些“稀飯”們,勸解,寬慰大家不要繼續沉湎於悲情之中,憤憤不平之境。相反,他們不斷號召大家以大局為重,齊心協力把民主黨候選人送入白宮。這不是某一個人的私欲問題,這是關乎全美國人民的國計民生的大事。

縱上所述,我們雖然認為希拉裏是最佳人選,但造化弄人,她既然無緣總統寶座,我們又豈能因為這點個人得失而把美國人民的前途親手葬送呢?再說,希拉裏和奧巴馬的競爭屬於同黨同誌的內部競爭,一旦輸贏落定,就應該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這是不論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在任何一次美國各級初選到大選中的優良傳統,即使是兩黨競爭一方落敗,敗者也會很有風度地向勝出者恭賀,勝者更是惺惺相惜地安慰敗者。畢竟這是一場“王者之爭”,個中滋味隻有他們倆人心裏清楚。怎麽不會互相理解呢。競選時,雙方可以竭盡一切手段互相攻擊,雖然當初都不想用抹黑策略,到最後,都免不了落入俗套。一旦成定局,大夥又會握手言歡,一起共事。這就是遊戲規則,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曆來如此。

(二)    感動希拉裏,“稀飯”的華麗轉身

經曆了三個多月的沉默,反省,觀望,盡管我們心裏對奧巴馬沒有選希拉裏做副手感到遺憾,並耿耿於懷,最後經過及與希拉裏圈子的討論,並獲得希拉裏的懇切征召,我決定響應她的呼喚,在剩下不到五十天的時間內,支持奧巴馬,為他助選。我們心愛的希拉裏同誌命運不濟,但她已經創造了曆史,雖敗猶榮!更不用說,奧巴馬現在對她的信任和信耐與日俱增。前總統克林頓也捐棄前嫌,給奧巴馬鼎力相助。為的也是黨的利益。

希拉裏同誌能夠從不如意中解脫出來,與黨內戰友奧巴馬精誠團結,無私的奉獻並號召所有自己的追隨者捐棄前嫌。我們這些最堅定的”稀飯“ 已經多次收到來自前總統克林頓和希拉裏本人的勸慰信,(見另文“我是希拉裏,派來的!”)真心實意號召我們這些鐵杆轉而支持奧巴馬。我們即使心裏十八般不情願,也不能再頑固下去,那樣,我們對希拉裏就是不尊重,不理解,不買賬了。也顯得我們過分矯情了。我們民主黨人就是拱手把勝利果實送回給把美國人民推入水深火熱之中的共和黨手裏。

隨著華爾街這個金融支柱的崩潰,我們那猶豫不決的心漸漸明智過來,除了響應希拉裏的征召,為黨而戰,別無良策。

共和黨已經把民主黨在位時創造的的財政盈餘在八年執政期間給敗光了,現在更好,連幾大經濟支柱都轟然倒塌,家底都翻出來了。難道大家還希望再回到1928年的大蕭條中去嗎?

共和黨已經把美國治理得都快“家破人亡”了。不是嗎?自從Enron倒閉到現在的華爾街神話破滅,多少人失去工作,失去家園? 這是“家破”。無休無止的伊拉克戰爭,我們有多少年輕的生命犧牲在一個看不見敵人,保他人之家,衛他人之國的戰爭裏,這是“人亡”。

() “奧拜組合”與 “麥佩組合”的背後

看看奧拜組合,前有奧巴馬,年輕有為,學識淵博(哈佛高才生,律師出身),盡管奧同誌有這樣那樣的弱點,但作為一個眾所周知的精神領袖,如果能從精神上領導人民,還有什麽實現不了的? 耶穌基督是精神領袖,他影響了世界各族人民幾千年的道德水準和行為規範,在如此強大的宗教力量麵前,人類不是在前進嗎。選一國領袖比較容易,但精神領袖的誕生卻是百年不遇,千載難逢的。宗教領袖馬丁路德改變了宗教的格局,人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個夢”至今還在激勵著美國人民。奧巴馬已是用事實說明了自己在這個方麵的天賦。

民主黨副總統人選是在有著豐富外交經驗的老將拜登,有他的輔佐,美國才有可能重新恢複以往的外交麵貌,減少國際間的衝突,為美國的本土安全提供保障。再加上有著成功治國經驗的克林頓組合的支持及民主黨精英的幫助,一定會給我們一個新天地的。

而共和黨方麵,看看“麥佩組合”: 前有麥可恩,年老體邁。他在進軍總統寶座之前,備受兩黨尊重。然而看看這次競選,他的前言不搭後語,今天說美國經濟狀況良好,明天說美國經濟糟糕透頂,試圖與布什政府切割,免受牽連。再則,他的身體已經動過數次手術,畢竟是高齡老人啊。雖然如老黃蓋一樣,老當益壯,披掛上陣。但畢竟廉頗老矣,尚能飯否?把美國目前這個爛攤子交給這麽個年老體衰的老人,我們放心嗎,你們忍心嗎?

再看佩林,她的軼事我不必多語。但她的崇尚戰爭,家教不嚴(家有未婚先孕女兒還在洋洋得意於自己的強行撮合),在觀察她發表演講時不時地“咬牙切齒,粉拳緊握”,確實讓人害怕將來萬一政權落入她手會是一個什麽局麵。她雖然擔任阿拉斯加州長,但比起希拉裏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佩林在共和黨大會發表演講說的一句話,原話記不清,但大意是“希拉裏雖然以一個女性的身份衝擊過總統寶座,但我離這個寶座更近了!” 想以此獲得希拉裏支持者的選票。如意算盤打錯了。她的這個心態和發言,嚴重挫傷了“稀飯”的自尊心,結果可能適得其反。佩林,你有何資本在這裏如此洋洋得意?希拉裏一路走來,披荊斬棘,曆經風霜,積累了多年的輔佐總統的經驗和作為參議員的經驗。希拉裏是靠自己的實力拚到最後一刻。佩林是又一次以“選美”的方式被老麥相中的。佩林與希拉裏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同時,佩林還是個更保守的極端右派。她的把智障兒生下來的舉動,就是反對一切原因下的墮胎的備注。一個連自己女兒都沒有管教好的母親,我們放心把我們的身家性命交到她的手中嗎?如果他們又回過頭來依靠把美國親手摧毀的共和黨大佬們,那我們走入大蕭條是沒有懸念了。

我雖然也是女性,但不會隻把性別或族裔當成我的選人標準。候選人的能力和智力以及政治綱領是所有選民應該考察的因素。雖然我們的最佳人選落選,退而求其次,奧巴馬也是不二人選。

(三)華裔參政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大多數美籍華裔同胞都堅守“選人不選黨”的原則,看對方是否優秀,而不看所屬黨派。這在過去,可能還行得通。但今天的形勢已經讓我們不得不改變這個傳統,如果我們實在無法在心裏認可這幾個候選人的話,那就“選黨不選人”,把美國的前途交給從前為我們創造過輝煌的民主黨手中,給自己一次機會吧。奧巴馬也一定不會冒美國大多數人民的大不韙,更不會違背黨的原則姑息自己族裔,偏袒任何友朋的。大家要對這個國家的法律機製有信心,對民主黨的領導有信心。

美國華裔唯有積極參政,才能讓主流社會認識到我們的力量。您知道嗎,不但上至總統候選人對我們華裔力量極端重視,奧巴馬競選總部,希拉裏的政治行動委員會不斷與我們聯絡,希望繼續支持。地方一級的官員候選人也紛紛與我聯係,希望我發揮橋梁的作用把他們介紹給華裔選民,帶入中國城。這都說明過去三年來,我們休斯敦華裔的參政熱情和選票的力量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引起了民主黨的重視。

相反的是,我們至今沒有看到過有何共和黨的候選人到華裔社區拜票,因為他們根本就不重視華裔,共和黨才是真正的歧視華裔,他們知道大多數華裔即不積極捐款,投票也有限(因為從來不關注華裔選民,他們不了解這三年來,休斯敦華裔的投票熱情空前高漲,這就是為什麽引起民主黨重視的原因),所以他們不會把時間花在華裔草根一族身上。當然也有少數自認為是精英人士的華裔支持共和黨,不屑與草根為伍,認為投入共和黨的懷抱就能加入富人俱樂部。但美國政治是草根政治,富人和窮人都隻有一張選票,這個時候大家是平等的。決定總統能否當選的是廣大的草根選民,不是少數精英俱樂部成員。

因此,我們的目的不僅僅局限在輸贏上。而是通過助選,把更多的華裔都搬上曆史的舞台,與主流社會共舞,而不是隻做觀眾。大家的支持對象可以不同,就像舞台上每個人的角色都有不同,但我們如果能夠有機會在這個舞台上說上一句台詞,那不但台上的演員會注意你,台下的萬千觀眾也會聽到你。我們如果還能在舞台上跳一段華麗的舞蹈,讓所有的人對咱們刮目相看,就像我們宏偉的奧運開幕式一樣,用集體的傑出表現,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力量。這樣才能真正實現 “聽吾音,見吾影”的理想。至於最後與誰一起謝幕,還重要嗎?當然理想的結果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然而,追求的過程中我們如果付出了,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五)華裔參選公職

美籍華裔(尤其是大陸第一代移民)到目前為止還不是很積極地參選各地公職,隻有西岸和東岸稍微活躍一點,其他地方基本空白,休斯敦原來還有幾個華裔(老移民的後代,俗稱ABC)市議員以上的民選官員。至今年為止,已經全軍覆沒,從此又是空白。哈裏斯郡書記官張文華目前是休斯敦華裔最高級別的民選官員。洋洋數十萬華裔生活在休斯敦就隻有一個女性代表,這是多麽難堪的事實,更是令人痛心的現象。

比較咱們的近鄰友邦印度裔,他們參選的熱情空前高漲,管你有否經驗,全麵開花,小到法官職位,大到州府聯邦,到處是印裔美人的影子。這就不得不令我們深思。大家很好奇為什麽美籍印裔在美國的政治經濟地位比華裔高,比華裔會做生意。道理很簡單,他們不但積極參選各級官員,更積極支持各級公職候選人。他們慷慨捐款,積極助選,踴躍投票,在捐款投票的過程中,他們會對候選人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你說,假如一邊是美籍印裔,給許多候選人出錢出人,全力支持,另一邊是美籍華裔,既不出錢,也不出票。一旦這些候選人當選,這邊的華裔還能指望當選官員的心裏那杆秤向你傾斜嗎?當然不!隻要是在公平合法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支持者總會在感情上容易溝通些。美國也是個講人情的地方。這個道理我就不用再分析了。

(五)關於“種族歧視”

有朋友分析,美國還沒有做好準備讓一個女人來領導這個國家,所以,他們先把希拉裏“幹掉了”,接下來,大夥又說“美國還沒有準備好讓一個黑人當總統”,所以,他們也會把奧巴馬“幹掉”。接下來隻剩下兩個白人,“麥爺爺”和“佩林姐姐”。一個垂垂老矣,一個弱不經風。最後說不定還是讓一個還不如希拉裏的女人來統治美國,這不是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嗎?大家敢把三軍統帥的重擔放在這兩位的肩上嗎?

在助選過程中,我也聽到不少人傾訴“讓一個黑人領導我們,這心裏受不了,我情願選麥可恩,至少他是白人”,這是多麽可悲的論點。 我們一方麵在歧視他人,同時在自我歧視, 不是嗎,我們甘願白人統治我們,也不要黑人領導我們。這不是歧視的雙重性又是什麽? 我希望我們華裔不要自己就先“種族歧視”了。當美國為了這個族群進行立法嚴禁種族歧視時,我們自己卻用雙重標準對待這個族群。比如,我們對充滿這個族裔的NBA體育界和娛樂界敬仰有加的時候,我們卻對同是來自這一族裔的總統候選人大不以為然。就因為他的族裔歸屬而讓我們看不起,認為他不配領導我堂堂華裔。就因為他的種族所屬讓你別扭,就隨便把自己的命運交到一個已經證明失敗的黨派手裏,這是對我們自己和子孫後代的不負責任。再說,我們一方麵抱怨華裔受種族歧視,一方麵我們又去歧視人口比我們眾多的其他族裔,這讓我們何以自處?再說,一個黑人當總統並不等於整個領導集團都是黑人或他會偏袒本族裔人民,黑人畢竟隻占美國人口的12%。還有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和司法機關的製約存在,美國是一個民主國家,總統是不可以一手遮天的。再不濟,不是還有總統彈劾製嗎?這麽多的製約機製,我們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再進一步,美國主流社會風氣雲湧地進行大選,多次號召大家積極參與各種助選活動,但我們看不到幾個華裔麵孔。咱們是在歧視主流呢,還是在自我歧視?很多人說,我們不懂怎麽助選。很簡單。抓住一下幾點原則,你就是主流社會中的一員了。這幾條原則是:

. 美國十八歲以上公民可以捐款和投票, (有綠卡的朋友如果還沒有入籍的,您錯過了一個有曆史意義的時刻)

. 美國永久居民可以捐款。數額分幾種情況,為聯邦級別的候選人捐款,上限為$2300。聯邦以下各級數額不限。

3.  18歲以上美國公民可以參選各級公職。

4.  任何居住在美國的各種簽證持有人可以參與各種競選活動,到競選辦公室當義工。高中生到競選辦公室當義工或實習生,可以得到社區服務積分。

最後,退回一萬步,咱不看族裔,性別,政綱和黨派,隻看四位的道德,智力,體力,能力,魅力,從這幾個方麵給四人打分,能否比出個高低呢?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此,讓咱們放棄成見,不再“種族歧視”,積極投票,把民主黨送回白宮,挽救美國於危難之中。我們在美國的前景全在我們自己的手中掌握著,為了心中的夢想,理智地作出您的選擇吧!

最簡單的選擇題: 你溺水了,這時有四個人從河邊走過,你會選擇哪位來救你?答案是:

a.        佩林

b.        麥可恩

c.        奧巴馬

d.        拜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