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奇

淒淒之心,惶惶之神,乏乏之力,空空之靈
正文

震後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重構 (轉)

(2008-08-31 07:58:15) 下一個

震後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重構

從戈特曼的城市群理論到中國城市經濟圈第五極

——談川渝兩地城市經濟圈的構建

文 / 鄧明明

戈特曼城市群理論影響中國區域經濟 30 年

1942 年,一次美國之行激起了法國地理經濟學家戈特曼的靈感,城市群理論開始孕育。 1957 年,他提出了“大都市經濟圈(帶)”的概念, 1961 年,戈特曼的城市群理論終於閃亮登場——《城市群——城市化的美國東北海岸》一書在美國出版。

理論的創新需要積累、靈感和機緣。在一次燈下凝視世界地圖時,戈特曼發現全球有六個特大城市密集區,經 20 年的悉心研究, 1976 年,戈特曼提出了六大城市群理論:人口規模在 2500 萬人以上和人口密度超過每平方公裏 250 人的特大城市。按其標準,世界上有六大城市群:美國東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北美五大湖城市群、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歐洲西北部城市群、倫敦——利物浦城市群、上海為中心的長三角城市群。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圈(帶)”建設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標準之一。中國改革開放 30 年來,經濟的發展已促使一些城市、地區之間的生產要素重新配置,在長三角不斷扮演新角色的同時,珠三角、京津冀(環渤海)、大珠三角、海峽西岸經濟區等諸多經濟圈(帶)、泛珠三角等區域經濟合作組織也在不斷地崛起和發展。

經濟發展空間的區域組合既是中國經濟加入世界經濟體係的客觀需要,也是中國經濟進一步向市場體製變革,進行結構調整的內在要求。中國的城市化發展軌跡與世界相似,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必然促使區域經濟合作的深入開展。作為中國財富聚集中心的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三大城市群發展程度也不盡相同,其中珠三角地區發展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改革開放的政策支持,發展已趨向成熟;長三角地區則依托長江流域的廣闊腹地和優越區位形成了相當的規模;隨著京津高鐵、濱海新區等重大項目的建成,將成為發展相對緩慢的環渤海地區產業聚集、結構優化、經濟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2006 年下半年,福建 “ 海峽西岸經濟區 ” 規劃編製獲得國家批準並正式啟動, “ 海西 ” 戰略規劃在 福建 閩東南、閩南三角洲和此後海峽西岸繁榮帶設想的基礎上不斷的調整和完善,於 2004 年 1 月初舉行的 福建省 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首次被完整、公開地提出, 2006 年全國兩會期間,“支持‘海峽西岸’經濟發展”的字樣出現在《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和全國 “ 十一五 ” 規劃綱要中,“海西”計劃通過 10 年~ 15 年的努力,將形成規模產業群、港口群、城市群,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發達區域,成為服務祖國統一大業的前沿平台。

中國新的經濟文化區域——川渝攜手共建城市經濟圈之路

隨著“科學發展觀”的持續深入,東、中、西部區域協調發展的政策指向將催生新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經濟文化區域。筆者從 2003 年開始重點關注中國西部川、渝兩地城市經濟圈的構建,並於 2005 年係統提出了川渝兩地城市經濟圈的構建規劃設想和策略,認為四川和重慶獨特的區位、資源、文化和現有的各項基礎條件,完全有實力成長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極。

2003 年底,四川省社科院顧問、著名經濟學家林淩等川渝專家中標國家發改委課題,於 2004 年初到國家發改委匯報。時任規劃司司長的楊偉民明確指出:成渝經濟區搞好了,有可能成為全國經濟增長的“第四極” (注:當時“海西”還未獲批準。)

2004 年底,“成德綿大都市區”規劃經媒體報道後受到各界廣泛關注;重慶“沿江三大經濟帶”也隨即出爐。

2005 年,四川提出“工業強省”戰略,重慶主導“長江龍”計劃協議簽署。

2006 年 2 月 28 日 ,四川省建設工作會議就“十一五”及全省建設工作進行了部署。 2010 年全省將形成 1 個特大城市和 11 個大城市,會議提出將構建成都、攀西、川南、川東北和川西北“五大經濟區”; 2010 年形成成都 1 個特大城市,攀枝花、自貢、綿陽、南充、瀘州、宜賓、內江、樂山、德陽、達州、遂寧 11 個大城市, 15 個中等城市, 32 個小城市, 1700 個左右建製鎮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體係結構,努力構建成都平原、川南、川東北及攀西“四大城市群”。 這一思路在 2007 年 5 月 13 日四川省第九次黨代會上作為決策部署:建設“五大經濟區、四大城市群”寫進了會議報告當中,四川省域範圍內城市經濟體組合化發展開始啟動。

2007 年 4 月 2 日 ,重慶市委書記汪洋率重慶市黨政代表團到四川考察,四川、重慶兩省市領導出席並簽定了 《關於推進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經濟區的協議》,拉開了深化川渝合作、打造西部核心增長極的序幕。

對四川“五大經濟區、四大城市群”的思考

對於四川 “五大經濟區、四大城市群”的規劃部署,筆者有如下思考和疑義:

“五大經濟區”即成都經濟區、川南經濟區、川東北經濟區、攀西經濟區和川西北經濟區。“四大城市群”是指除川西北經濟區以外的四大經濟區範圍,即成都平原城市群、川南城市群、川東北城市群及攀西城市群。 早在三線建設時期,四川就已經形成了成都 - 綿陽工業區,攀枝花 - 西昌工業區,川南自貢、瀘州、宜賓工業區,川北南充 - 廣元工業區等四大工業區。四大城市群的構建規劃和決策還是在此基礎上繼續分塊劃分,就工業經濟談區域經濟的發展,僅僅隻是改了一個名字,換湯不換藥,是有一定的片麵性的。

區域經濟的發展不是簡單的工業化進程,經濟區域也不是簡單的以工業化程度作為其劃分的依據的。而是對區域內各城市優勢資源進行全麵整合與定位,借助交通、工業、商貿、區域文化等資源要素,形成城市點——線——圈的聯結、產業上下遊合作的聯結、商貿流通和市場拓展的聯結、創新行政體製機製的聯結以及整個區域文化的聯結,在區域整合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範圍,進而加強與國內國際經濟文化區域的交流與合作。如廣東由“珠三角——大珠三角——泛珠三角”,因時利導、因勢利導,發展成為中國區域經濟最為成熟,對全國經濟貢獻最大的省份就是最好的一例。 江西也適時調整了“十一五規劃”擬定的建設三個城市群的思路,著重打造“ 環鄱陽湖 ”一個城市群。

2007 年四川 GDP 總額剛剛突破萬億元大關,對全國經濟總量的貢獻率不到 5 ﹪,相較於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海西四大城市經濟圈有很大的差距。分成四個城市群後,成都平原城市群生產總值占四川全省的 54 ﹪、 川南城市群接近 20 ﹪、 川東北城市群占全省的 14 ﹪、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北經濟區經濟總量加在一起也僅僅隻占到四川全省的 12 ﹪,單就實力最強的成都平原城市群而言,其對全國的貢獻率也不到 2.5 ﹪,在全國乃至全球更大範圍內的區域經濟文化的競合中,是十分缺乏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更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與成都市的區域合作中,眉山、資陽等地全盤托出,失去了一定的主導權;川南五市誰來成為極核尚不明朗;川東北達州、南充兩地唇槍舌戰,雙極爭奪誰是川東北中心也逾演逾烈。總體上講,“四大城市群”同一區域城市之間、不同區域城市之間你爭我奪,在競爭中合作,這樣勢必會影響到區域經濟可預期的發展速度。

特別是 5.12 汶川大地震對“成都經濟區”大部、“川東北經濟區”和“川西北經濟區”局部造成特別重大的影響,災區重建和工業、旅遊、市場的恢複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同時,震後四川也麵臨國內外極高關注度、國家政策支持恢複重建和產業項目轉移等利好機遇,堅持一手抓抗震救災、災區重建,一手抓經濟發展。進一步調整、完善四川區域經濟的發展戰略規劃,重構城市群發展思路就顯得尤其必要,這既是區域經濟發展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震後四川自身發展的必然要求。

震後四川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規劃重構

考慮到四川和重慶兩省市獨特的巴蜀文化、旅遊、交通、工業等優勢資源條件,我們完全可以定位高一點,打破分塊(片)劃分的思維局限,充分利用已有的優勢資源,實現經濟、社會、文化“片——線——圈”的全麵整合。筆者設想在川、渝範圍內有計劃、分步驟地建設“成都——廣元——達州” (注:集中在四川省中部、東北部、東部範圍內,簡稱“川三角”) ,“達州——重慶——成都” (注:集中在四川省東北部、東部、中部、南部以及重慶大部,又稱“成渝區”) ,川三角、成渝區兩大經濟圈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個集巴蜀文化、自然文化遺產、紅色旅遊、經濟協作發展的城市經濟圈。

雖然行政區劃有所變化,淵源深厚的巴蜀曆史文化一直把川渝兩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震災發生後,四川災區牽動著全體中國人民和海外華人華僑,世界各友好國家人民的心,“川渝一家親”更是得到生動的體現。“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四川的“成德綿大都市區”、重慶的“沿江三大經濟帶”都在“川三角”、“成渝區”範圍內。隻要川、渝省市間打破行政藩籬,增進合作、共同塑造區域品牌文化、整合開發優勢資源,我國城市經濟圈第五極、西部地區第一個城市經濟圈的規劃是可以實現的。

按照區域經濟共同特征分析,四川、重慶規劃建設城市圈,具有以下優勢:

一、區位優越、生產條件較好。地處西南長江上遊,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之一。

二、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儲(蓄)藏量居全國前列,山地林礦及水能資源儲量都很豐富。

三、人口密度大。兩省市總人口近 1.2 億,行政區劃前的四川曾是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

四、工業實力較強。其中四川是長江沿江經濟協調發展的“龍尾”,是我國內地以軍工(含電子)、機械、冶金、化工為主,能源、建材與之配套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工業布局上形成了四大工業區:

1 、重型機械、電站設備、電子工業、特種鋼材為主,包括化工、建材、輕紡、醫藥等工業的成都、綿陽工業區;

2 、以鋼鐵、煤炭、電力為主的攀枝花、西昌工業區;

3 、以天然氣、鹵鹽為原料的鹽業、化工為主,包括煤炭、製糖、釀酒、食品為主的川南自貢、瀘州、宜賓工業區;

4 、以鋼鐵、天然氣化工、絲綢、輕紡、食品為主的川北南充、廣元、達州工業區。

重慶是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綜合性老工業基地,長江上遊的經濟中心。現已有機械、冶金、化工、輕紡、食品等 5 大支柱產業,兼有汽車、電子、信息、電力、建材、軍工等多種工業,輕、重工業都較發達,重工業優勢明顯。重慶周圍的綦江是煤炭生產基地,長壽以天然氣利用著稱,有化工城之稱。萬州、涪陵等地的輕紡、食品工業都有一定的基礎。

五、交通網絡便捷,呈交叉聯結態勢。剛好形成 成都——廣元——達州“川三角”、達州——重慶——成都“成渝區”兩個三角形。

四川有成渝、寶成、川黔、成昆、襄渝、內昆、達成等鐵路幹線;有成渝、成樂、成雅、成綿、綿廣、成南、達渝、內江——自貢等高速公路;內河航道長達 7357 千米,以長江為主幹,包括岷、沱、涪、渠、嘉陵等江河;成都為四川民航中心、對外空運口岸,達州、廣元、綿陽也有航線開通。重慶處於我國中、西部交通要地,長江上遊水陸聯運樞紐。成渝、襄渝、川黔三鐵路在此交匯;有成渝、達渝等高速公路貫穿全境。以長江、嘉陵江、烏江為主,境內長江主要河港有重慶、涪陵、萬州、雲陽、奉節等。重慶為對外開放的水運、空運口岸,本市民航中心。

六、曆史文化底蘊深厚,有豐富的自然人文景觀。四川、重慶集巴蜀文化之精髓,曆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文化遺產豐富,紅色旅遊目的地眾多,共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75 處,其中四川 62 處、重慶 13 處,是全國著名的風景名勝薈萃之地。四川有峨眉山(含樂山大佛)、黃龍寺——九寨溝、蜀南竹海及青城山——都江堰等全國重點風景名勝;重慶有縉雲山、金佛山、長江三峽等 9 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此外四川還有自貢恐龍博物館、通江諾水河、廣漢三星堆古蜀文化遺址、宣漢古巴人文化遺址、樂山三蘇祠、閬中古城、成都武侯祠等自然人文景觀。這裏是巴蜀四帥——朱德、劉伯承、陳毅、聶榮臻的家鄉,廣安還是世紀偉人鄧小平的故鄉,重慶還有紅岩村、歌樂山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在這片土地上,有紅軍長征、紅四方麵軍浴血奮戰的足跡……巴蜀文化遊、自然文化遊、紅色旅遊並駕齊驅,使 川、渝 由旅遊資源大省(市)轉變為旅遊經濟強省(市)。

筆者綜合資源、工業、交通、曆史文化、旅遊等各方麵因素對打造 “成都——廣元——達州”川三角經濟圈充滿了信心,在四川省範圍內,各城市由寶成、達成、襄渝鐵路,成綿、綿廣、成南、達渝高速公路聯結和正在修建的廣(元)巴(中)高速公路,連通到達州,與達渝高速公路交匯,則剛好形成三角形。具體到這一區域線路上的規劃城市,有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達州、廣安、南充、遂寧。

與珠三角城市經濟圈有別與長三角和京津冀的最大特征——在一個省範圍內相同,川三角城市經濟文化區域的合作更容易協調,達成一致,可以高效運作,推進四川經濟強省戰略和城市群發展戰略構建的實施。本區域主要集中了“成綿”、“川北”兩大工業區,應當優先發展該區域,以便在整個區域經濟建設過程中總結經驗辦法,有計劃分步驟地與重慶方麵加強交流與磋商,為構建成渝區奠定基礎。

“達州——重慶——成都”成渝區經濟圈地跨川渝兩省市,成渝、襄渝、達成、達萬鐵路,成渝、成樂、達渝、 內江——自貢 等高速公路將這一區域聯結,也大致形成一個三角形。具體到這一區域線路上的規劃城市,有達州、廣安、重慶及其重慶下轄萬州、梁平、墊江、涪陵、北碚、渝北、綦江、永川等市、區,內江、瀘州、宜賓、自貢、樂山、眉山、成都、遂寧、南充。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區域內成都、遂寧、南充、廣安、達州 5 城市與“川三角”區域相重複,二是四川的“成綿”、“川南”、“川北”部分工業區,重慶的“沿江三大經濟帶”都在這一範圍內,整合的基礎實力雄厚。

“川三角”、“成渝區”經濟文化區域發展策略

如何打造“川三角”、“成渝區”,並形成合力衝刺中國城市經濟圈的第五極呢?經過 5 年多的研究和思考,筆者提出如下策略:

首先是要對區域內優勢資源的整合。

1 、區域經濟的基礎是城市。對規劃區域內單個城市的自然、礦產、文化、人力等優勢資源的合理化配置,準確定位,對整個規劃區域的區位進行分析,對優勢資源進行全麵、係統的掌握是形成經濟區域的基礎。 以四大工業區各個城市為基礎,調整各工業區(片)結構,在發展優勢特色產業的同時,各城市應啟動兩大經濟區域的交流與磋商,相互關聯的行業加強合作,形成優勢互補、互惠共贏的產業集群或產業帶。

2 、區域經濟的形成與發展,都離不開單個的城市的點和方便快捷的交通網絡線, 區域經濟的活力,人流、物流是關鍵。除了因交通單線的攀西工業區外,充分利用以成都為中心的環狀 + 放射的高速公路網、正在規劃建設中的 成渝高速 環線和大體上呈兩個相連的三角形鐵路、高速公路雙覆蓋的交通網,實現各工業區和重慶的“ 片——線——圈 ”的聯結。除成都、重慶兩大民航中心外,經廣元出川的寶成鐵路、川陝高速公路 (四川省內為成綿、綿廣高速公路) 可以連通華北、華中、西北直至東北亞、東亞、中亞市場;經達州出川的襄渝鐵路、達萬鐵路、達渝高速公路再經長江水運可以連通華中直至全球市場 (作者注:經達州、宜賓、內江、瀘州出川一線可以更緊密聯係重慶,突出重慶在長江內河航運的作用) ;分別經重慶、 瀘州、內江、宜賓、攀枝花出川的 川黔、內昆、成昆鐵路及高速公路的雙覆蓋極大地方便了連通華南市場直至東南亞乃至全球市場。這些都是有利於區域經濟發展的現成的交通條件!在此基礎上拓展全球視野,著力打造“民族品牌”和“地方特色品牌”企業,以拓展其市場。

3 、 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打造區域文化品牌。 “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財富”,塑造出好的文化品牌,無形中也在拓展區域自身的發展空間。 獨特的區域文化品牌定位,可以為整個區域經濟的整合提供重要的實現形式(搭建推介平台),同時文化產業自身也是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四川主要的旅遊景點都集中在前文規劃設想的區域內,進一步整合旅遊資源、加大對具有發展潛力的旅遊資源的開發、開辟新的旅遊線路——“ 巴蜀文化遊、自然文化遺產遊、紅色旅遊 ”主題特色鮮明,特別是淵源深厚的“巴蜀文化”可以增強川渝兩地曆史文化的認同感,它本身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在整個經濟文化區域的構建過程中應當作為基礎性工程來抓,建議對“巴蜀文化”特別是巴文化加大研究、開發的力度,此外,著重突出 成都、 瀘州、宜賓、自貢、樂山五城市作為中國曆史文化名城的內涵,合理策劃、準確定位區域文化品牌,將對於四川、重慶旅遊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

4 、區域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需要以科技創新為支撐,區域經濟發展的內動力靠科技創新。四川有 70 多所高等院校,人力資源豐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培養更多的思想性、創新型人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研項目專利、不斷革新豐富品牌創意,並轉化成經濟效益;實施 工業強省和經濟強省戰略,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培育、發展、壯大一批具有優勢競爭力的行業企業挺起脊梁“四川造”。

其次,要加強對重點項目投資,拉動經濟增長、改善生產條件。 根據各城市的定位不同,有針對性的投資傾斜,解決各地發展中的關鍵問題,盡量避免搞大而全的重複投資建設。

1 、對規劃範圍內經濟實力較強,生產條件較好的成都、綿陽工業區加強高標準製定發展規劃的投入力度,一切的中心都圍繞增強 川三角、成渝區兩大經濟圈 核心大城市的輻射帶動功能上來投資;對廣元、達州、 瀘州、宜賓、攀枝花 加大能源化工、出川物流中心、傳統鋼鐵食品釀酒工業和環境保護等的投入力度。特別是攀枝花、西昌一線沿經 涼山州,盡管因交通單線、輻射帶動能力有限而未列入筆者者的規劃設想,但處於四川少數民族聚居區的攀西“聚寶盆”工業區的作用十分突出,這條線上的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及民族風情旅遊又具有鮮明的特色,建議對這一經濟區域單列支持。

2 、對未列入前文規劃設想的巴中及資陽(除雁江區、簡陽市外)等資源相對缺乏、生產條件不夠好、交通相對閉塞、相對與除三州外的全省發展較快市縣還有一定差距的地區,要加大項目、資金的支持投入力度,特別是需要加大在農業基礎設施、農業相關產業項目、水利及旅遊業(主要針對完善旅遊設施)、交通(重點發展高速公路)方麵的投入,以解決製約兩地發展瓶頸的重大問題。

目前廣元——巴中——達州高速公路正在建設當中,如經成都市龍泉驛區——資陽下轄簡陽——樂至——安嶽——重慶的“成渝高速複線”一經啟動建成,將會大大縮短成渝兩大中心城市的距離,也可緩解並遏製老“成渝”高速交通承載力過重、交通事故頻發等問題,同時資陽市下轄所有縣市區將全部實現通高速公路,資陽市域更緊密聯係成渝兩大中心城市的區位優勢也將進一步突顯,可有力的推動成都和資陽下屬簡陽市“兩湖一山”區域經濟合作。

三、共建 區域經濟發展平台,內聯外引,深化開放,著力營造誠信、合作、發展軟環境。 在建設經濟文化區域的過程中,政府要發揮主導的作用,搭建起區域經濟發展的平台,除組建區域經濟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外,還應由政府主導,企業、科研院所、行業權威機構和社會公共服務機構、社會團體參與,協商一致、達成共識,為經濟區域的不斷整合,提高綜合競爭力提供良好的軟環境。

建議籌組由川渝兩地倡導實施全國性乃至全球性的經濟服務組織——“誠信·合作·發展”組織 (簡稱“誠合發”組織), 舉辦“誠信·合作·發展論壇”協商、討論、通過並公布“誠合發公約”,並以此作為該組織發展成為全球性組織的基礎。每年舉行一次區域經濟文化博覽會 (對區域內各城市進行整合包裝,含招商引資、經濟論壇、文化交流等等) ,各城市市長高峰會,市長講壇等等,會議會址可根據情況輪值舉行,也可固定在成都、廣元、達州、重慶等地理界定城市舉行。發展到一定時期,可在先行發展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設立平行機構,相互之間設立協調辦或駐地辦事處,建立協商合作機製,加強與它們的合作。

在“誠合發”組織的組織原則下,設立“川三角”、“成渝區”經濟文化產業集團,開展政策分析、市場調研、投資規劃、品牌推廣、企劃策劃、文化傳播、信息資訊等經營性服務業務。所涉行業包括政府相關行政部門、各類大中小企業、科研院所、新聞傳媒、企劃策劃、酒店、旅遊、商務會展、行業協會、認證機構等。“川三角”、“成渝區”經濟文化產業集團可以有效推進“川三角”、“成渝區”經濟圈的建設,除發揮搭建平台、區域內外聯動的作用外,它本身也是一個經濟實體。具體可籌組“誠合發基金”上市發行,以國資控股、行業參股、民間自由入股,各地市設立分支機構,區域內(區域間)人才、資本、信息交流共享等形式運行。

綜上所述,“川三角”、“成渝區”經濟圈、“誠信·合作·發展”組織及該區域、該組織下的經濟文化產業集團、“誠合發基金”,對於推進川中、川東北、川東、川南、川西南廣大地區、重慶大部地區主要經濟區的經濟社會文化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對於建設西部經濟高地和全國城市經濟圈的協調布局來講,都具有十分重大而深遠的意義。震後四川依然美麗,震後四川仍舊雄起——展開雙臂、放遠視野,以前所未有的氣度和胸懷,謀劃新的區域經濟發展,經過一定時期的努力,我們還可以看到奇跡:在西部,一個新的經濟文化區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的重要增長極!

作 者 簡 介

鄧明明,男,漢族,四川達縣人,中共黨員。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廣播電視新聞專業、中國傳媒大學公共事業管理(媒體管理方向)專業畢業。

共青團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委員會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兼),香港中華民族友好協會宣傳、聯絡、谘詢委員會主任委員(兼),原四川樂至廣播電視局新聞部記者、副主任,現供職於簡陽市廣播電視台新聞中心。

原共青團成都理工大學廣播影視學院委員會委員、常委、副書記、書記處書記、思想工作部主任、宣傳部部長、《廣播影視學院報》副總編輯、總編室主任。

研究及實踐方向:

新聞傳播、大型活動策劃、(投資)發展規劃、區域經濟與媒體發展,“誠信·合作·發展”組織(簡稱誠合發組織)的積極倡導者。

Tel: 13982967165

QQ: 252229041

Email: dengmm818@sohu.com

Blog: http://dengmm818.blog.sohu.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