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P的博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正文

海闊天空的大侃 1 - 從曲水流觴說起 (看馬未都的書有感)

(2009-07-24 23:41:33) 下一個
最近,總算有點兒空,每個星期都可以看電影不說,還有空看雜誌!居然,那天還抓著一隻貓跑到CITY買了本 “馬未都說收藏 - 雜項篇”。

偶一直是對古代的生活用品很好奇的。總是說,中國古代的文明多麽的絢爛,精神生活是多麽的風雅,物質生活是多麽的糜爛。有時候,看看書裏說,這個東西,怎麽的精巧,那件東西,多麽的奪目,說實話,偶一點兒都想象不出來。古代的書,用字那麽的簡潔,說了和沒說一樣。就算是近代一點兒的書,描述上也是一筆帶過。

看過一本書,說清代的皇後坐的鳳輿,“通髹以黃,描繪金雲鳳,頂二層,飾金鳳12隻,舁以16人”。偶想了半天,描繪出這麽一副畫麵:16個人抬的一個漆成黃色的大轎子,上麵畫著金色的雲和鳳(K!金色的東西畫在黃色的底子上麵看的出來麽!雲和鳳還是一個色兒的!),轎子的頂兒還是兩層的,上麵放了金鳳12隻(不知道是不是和那種蹲屋簷的角獸差不多的東東)。。。這個這個,能好看麽。。。按說,應該是好看的吧,但是,沒見過實物,實在是想象不出來。如果有個轎子保留下來就好了。

有些東西,是保留下來的。比如從上巳節發源的“曲水流觴”。蘭亭序裏也提到過,據說是及其風雅的。偶在潭柘寺裏見過,在一座亭子裏,有一塊很大的汗白玉,上麵挖了曲裏拐彎的窄窄的水槽,構成一對龍虎。就把杯子放在水槽裏,順水而去。觴在誰的麵前打轉或停下,誰就得即興賦詩並飲酒。偶當時很奇怪,那是什麽杯子啊,居然不會沉的?難道是木頭的?木頭的。。。很風雅麽?

看了馬未都的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還有一種杯子叫“羽觴杯”。木胎的漆器。長橢圓型,寬寬的,扁扁的,還有兩個耳朵一樣的把手,像個小船。因為是木頭的,所以很輕。又是漆器,描畫的非常的漂亮。這樣的杯子才配的上“曲水流觴”這樣的風雅吧。

接著往下看,書裏提到,關於漆器,唐代的漆器的文獻記載很多,但出土實物發現的並不多,重要的唐代漆器在日本反而有很多。日本奈良有座寺院叫做“東大寺”,寺內有收藏寶物的倉庫 - 著名的正倉院,日本皇家的倉庫。

看到這兒的時候偶很是不忿,跟一旁在打電遊的老公說,“好東西怎麽又跑到日本去了?”
老公在忙著淘換裝備,頭也不抬的說,“在那裏放著又怎麽樣?又不是他們的祖宗做的?”
偶還是憤憤不平,“你看看這些照片,保護的多好!多鮮亮!哪兒象偶們這兒墓裏挖出來的,個個灰頭土臉的。要是當初的人不那麽喜歡陪葬就好了。”
老公還在淘換裝備,“重要的是發現在什麽時代,有什麽東西,就算是灰頭土臉的也行。鮮亮不鮮亮,那是收藏家關心的事兒。”
偶還是不甘心,“不能拿來做研究啊,在別人那裏,怎麽拿?如果重要的文物都留下來了,說不定好多以前的手藝就不會失傳了。”
老公開始正式開打了,徹底無視了偶最後一句話。

偶坐著發呆。在偶這個守財奴看來,古代的人的陪葬,真是對好東西的極大的浪費。不過,可能是應為古人從來都不把這些東西看的很重吧。“玩物喪誌”是很受人鄙視的。

記得小的時候,看過一本漫畫書,裏麵說,有一個身經百戰的大將軍,很喜歡收藏古玩。有一天,他把玩一個他心愛的古董杯子,突然一失手,杯子掉了。幸虧他手疾眼快,在杯子落地前的一刹那一把撈住了。在仔細看過杯子沒有損傷後,才發現自己出了一聲的冷汗。他不尤得問自己,我曾經出生入死,為什麽會被一個杯子嚇出一身的冷汗?然後,他就把杯子摔了(其實,他蠻可以把它留下來給偶的。。。)。

馬未都也說過,有一種佛像,叫做“夾紵胎佛”。先用泥做胎,在胎上糊上紵麻,再反複上漆,上很多層後就會形成一個殼體,最後把中間的泥胎去掉,就是“夾紵胎”。不但成本低,而且這樣做出的佛像,非常輕。唐代佛教盛行,迎佛大典中,需要抬著佛像巡行四方,夾紵胎佛就應運而生了。資治通鑒裏有記載,武則天曾命她的小蜜薛懷義做夾紵大像,“其小指中猶容數十人”。雖然“數十人”很有可能是誇張,但是肯定是特大一個,應該比樂山大佛還大吧?。但是後來那個佛像哪兒去了呢?被薛小蜜和沈小蜜吃醋的時候燒掉了。。。囧。。。然後武則天怎麽辦呢?她說,“得了,再蓋一個吧。”

偶們現在看到的古董,多數是原來的王公貴族的玩物。偶們覺得很是貴重的國寶,在他們看來,再做一個就是了。

(待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