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學詩管見(ZT) by 盧賢生

(2009-01-07 10:58:37) 下一個


一.巧妙地運用"借"景手法


中國各地的園林建築都巧妙地運用"借"景手法,使園林處處如畫,遊人一讚三歎。明代園林專家計成在《園冶》一書中說:"夫借景,林園之最要者也,如遠借,鄰借,仰借,俯借,應時而借……似意在筆先,庶幾描寫之盡哉。"藝術同源,觸類旁通,在其他藝術中也不乏借景的例子。天津楊柳青年畫畫工有一句畫訣:"山欲高,雲霞鎖其腰。路欲窄,車馬塞。"這是"借物"以寫景。唐代有一幅《遊春圖》畫虢國夫人和女官們春郊騎馬歸來,在輕騎小跑的馬蹄周圍飛舞著翩翩蝴蝶,借蝴蝶帶出"踏花歸來馬蹄香"的意境。北宋李唐,字晞古,河陽人,四十八歲時遇皇家畫院招考,試題是"竹鎖橋邊賣酒家"。李唐沒有直接描繪酒家,而在小溪橋畔的竹林深處,斜挑出一幅酒簾,借"酒簾"點出酒家,又正切合到"竹鎖"的深意,這種"借"景手法的藝術手法使宋徽宗大為讚賞,親手圈點為第一名。

  六朝詩人王籍在《入若邪溪》一詩中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詩人借夏日林中的蟬躁,才聽不到風聲鬆濤而顯得林更靜,借鳥語以示人跡稀少,才更顯出林之幽,這當然是"借聲"以寫景。

  借景手法也可以理解為襯托手法。"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蕭瑟的秋景,有力襯襯托出《西廂記》那場別宴中的離情別緒。宋代寇準描寫華山高峻:" 隻有天在上 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就是用青天紅日白雲來作映襯。使用這種正麵襯托手法,並無非議之處;隻是用得濫了,也難免令人生厭。韋莊這首《古離別》,正好跳出這路常見的比擬,用優美動人的景色來反襯離愁別緒,卻又獲得和諧統一的效果 :

  晴煙漠漠柳毿毿,不那離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雲外指,斷腸春色在江南。

  晴煙漠漠,楊柳毿毿,日麗風和,一派美景。作者沒有把春天故意寫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實選寫出它的濃麗,並且著意點染楊柳的風姿,從而暗暗透出了在這個時候和心愛的人訣別的難堪之情。所以,第二句轉入"不那離情酒半酣",便構成一種強烈的反跌,使滿眼春光它都好象黯然失色,春色越濃,牽起的離情別緒也更加強烈。

  然而作者還嫌不夠飽滿,因此三、四兩句再進一層。行人要去的是江南,江南的春天來得比北方早,楊柳自然更加繁茂,春色也更加動人;可惜這些給行人帶來的並非歡樂,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觸動的離愁。所以在臨別的時候,送行者用馬鞭向南方指點著,饒有深意地說出"斷腸春色在江南"的話。韋莊充分使用這種反襯手法造成的效果,這個道理,正如明末王夫之所說:"'昔我去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淫雨霏霏'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

  詩人一般在描寫山時候,除了從山勢的高峻,山嶺的連綿,山態的奇詭發揮想象之外,有時還得借助於旁的事物,如雲煙變幻之類,作為襯托,使的形態易於顯露,李白《敬亭獨坐》一詩,不但不用旁的事物做襯托,而且反過來把所有可以襯托的東西統統抽掉,然後單獨去寫山的精神,把山的精神寫得獨具一格:

  眾烏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

  詩一開頭,"眾鳥高飛盡",摒盡眾鳥,不留一點蹤跡。接著又是"孤雲獨去閑",連點綴山頭的一片白雲,也抹去,剩下來的,就隻有一座不聲不響的高山了。多麽奇怪的寫法,可是,再往下讀,看到詩人寫的卻是"相看兩不厭,隻有敬亭山",我們這才猛然醒悟,原來詩人要寫出一座有感情、有性格的山,讓人百看不厭的敬亭山。

  王維的山水詩有個很突出的特點,是"寓靜於動"或"動中顯靜",用熱鬧的字麵不是寫出熱鬧的景象而是寫出幽靜的境界。同樣是水飛、雲起、鳥啼、花發,在別的詩人筆下,也許隻能是熱鬧的鋪排,而在王維筆下卻恰好就是幽靜的意趣,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他《山居秋瞑》,通過對秋色的描寫,仍然是一片和平的恬靜: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鬆問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把當時的景色、人物勾畫得如此幽美,又如此絢麗。看起來,這裏洋溢著一片熱鬧;可是,這些明月、清泉、烷女、漁舟的熱鬧,和作者研要表現的幽靜基調並不抵觸,反而是相反相成地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正如"蟬噪林逾靜;鳥嗚山更幽"這兩句詩句,寫出事物的動態不是為了破壞這個幽靜的境界,而是為了烘托它。



二.詩有別趣,非關理也


嚴滄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的著名詩論,是說寫詩讀詩,不能以自然物理現象來理解、評析詩詞的意思。 王之渙:《涼州詞》,被譽為唐詩壓卷之作,它的首句就涉及到"非關理也"的問題。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關於這首詩,有一段很有名的"旗亭畫壁"故事。據說王之渙和王昌齡、高適有一次同到旗亭(大抵是賣酒的地方)喝酒,座中有歌伶十數人,也在會宴。三位詩人就私下約定,,看歌伶唱的最多是誰人的詩,就證明誰的作品最受歡迎。結果,王昌齡的"寒雨連江夜入吳"和"奉帚平明金殿開"兩首給唱出來了,高適的"開篋淚沾臆"也唱出來了,最後,輪到一個最漂亮的女孩子,她一發聲,唱的就是這首《涼州詞》,這使得王之渙非常得意。不過,通過這個故事卻可以證實一點,王之渙這首《涼州詞》,的確是傳誦一時的名作。

  名作歸名作,有人說,"黃河遠上",應該是"黃沙直上"之誤。並且認為"黃河遠上白雲間"很費解,黃河明明在平地上,河水是向低處流,怎麽可以說"遠上白雲問"呢?隻有"黃沙直上"才是塞外的景色。理由很簡單,憑高望遠的人都會看到遠處的景物與天相接。詩中這七個字並不曾誇張過分。再則"黃沙直上白雲間",從意境上說,比起"黃河遠上白雲間"七個字,也差得實在太遠。"黃河遠上白雲間"七個字,莽莽蒼蒼,浩浩翰渤,給人的壯闊的感覺,反複吟味,把人的思想感情引到遼遠高闊的境界。這七個字的藝術效果,決不是"黃沙直上白雲間"的景象所能比擬的。

  還須看到,唯有"黃河遠上"這種境界,才正好和第二句,"一片孤城萬仞山"這另一種壯闊的氣象相聯相配,而漫天黃沙雖然也是一種景色,在意境上卻差得太遠。至於說,黃河和玉門關在地理上距離很遠,那也是事實。不過詩貴意境,光從地理上找印證,有時是未必恰當的。比如王昌齡有兩句詩:"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青海這個大湖和玉門關也是遠不相幹的,詩人卻不妨把它們拉在一起。這種例子,在唐詩中是屢見的。

  王維《使至塞上》:"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千古名句。但對煙何以是直的,卻有紛訟。清人趙殿臣注說:"邊外多回風,其風迅急,嫋煙沙而直上。親見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另有人引庚信《傷王司徒褒》詩"閑烽直起煙"。但這一聯句藝術上的成功,畢竟不能以是否合乎物理來衡量。這一點,《紅樓夢》裏初學做詩的香菱倒有比較肯切的體會,她說:"據我看來,詩的好處,有口裏說不出來的意思,想去卻是逼真的;有似乎無理的,想去競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那一聯雲'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這可以看作是對嚴滄浪"詩有別趣,非關理也"的著名詩論的通俗化解說

  寫詩有寫詩的藝術手法,有和其他藝術形式不同的特殊規律。它是經過長期不斷探索、實踐逐步積累下來並且為大眾所承認的。拿衡量文章的尺子去量度詩歌,同樣也不好。

  再以王昌齡 《出塞》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為例: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明代詩人兼詩評家李攀龍認為《出塞》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王世貞諷意地說:"李於鱗言:唐人詩句當以'秦時明月漢時關'壓卷。餘始不信,以為《少伯集》中有極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當別有所取;若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他認為這首詩好就好在"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之間"。也許他以為"秦時明月漢時關"這句就是在可解不可解之間吧。許多人都解釋過這首詩。對於第一句是怎樣領會的呢? 隨手舉幾個例看:

  "待言秦時明月,仍照沙場;漢代雄關,猶橫絕塞。"
  "明月臨關,秦漢一樣。乃今日唐家亦複同之。"
  "首句是說此地在漢是關塞,明月猶是秦時。時代雖變,形勢亦非從前可比,有今不如古之歎。"
   "言‘秦'言‘漢',文義錯舉互見,並非專屬。"

  一句詩解釋起來卻不完全一致,寫詩本來就和寫文章不同,也不是自然本質反映。構思、造句往往同文章,同自然現象不一樣,甚至可以很不一樣。沒有人會在文章裏說:"我的白頭發有三千丈長。"但李白卻可以拿來寫詩。正因如此,當我們看到"秦時明月漢時關"七個字的時候,就不能把它看成:明月是秦時的,關城是漢代的。因為這樣一分開,事情就不好辦了。難道漢代就沒有月亮,秦時就沒有關城?還是秦時的明月特別些,漢代的關城堅實些?對於這七個字,假如用詩的藝術眼光去分析它,就很簡單。你試化身作唐代詩人,在明月之夜登上塞外一座關城。腳下踩著關城,頭上亮著明月。這時候,你就會想起一連串著名的曆史事件;秦代是怎樣在北方修築長城的,漢代又是怎樣在邊塞建立城堡的,然而,頭上這一輪明月,卻是亙古如斯,並沒有多少變化。秦代是這樣,漢代是這樣,直到如今還是這樣。……你一定會想得很沉,很遠。這時你何暇去分辨這是秦城還是漢關,是秦月還是漢月呢。


三.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
 

畫龍重點睛,好詩句"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宋祁的詞今僅存六、七首,當時頗有名氣,尤以"紅杏枝頭春意鬧"的一字"鬧"句為雋句的《五樓春》詞,傳為幹古美談。 宋祁的《玉樓春》:

  東城漸覺風光好,轂皺波紋迎客棹。
  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全輕一笑?
  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詞人為什麽說"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呢?難道曉寒能掂斤論兩麽?紅杏會爭鬥出聲麽?若按常理解釋,這兩句的確近乎不通。怪不得李漁《窺詞管見》說:"爭鬥有聲之謂鬧。桃李爭春則有之;紅杏鬧春。予實未之見也。鬧字可用。則吵字、鬥字、打字,皆可用矣。"

  相反王國維《人間詞話》則盛讚此詞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究竟誰是準非呢?李漁之所以覺得鬧字不妥,那是由於他忽略了詩詞審美特征的緣故,不能用形象思維去領悟詞人的意趣。宋祁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關鍵就在於詞人用感覺移借的手法,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的感覺本就可以相互轉換。如聽音響,鬧時會覺得熱,靜時會覺得冷。這是一種生活的直覺。這種直覺一旦被詩家寫進詩詞作品中,注往就能收到出奇的效果。

  蘇拭的《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也是一"繞"字而使景色顯得很形象: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
  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綠水人家繞"的"繞"字較別本作"曉"字好,它與王安石的詩句"一水護田將綠繞"(《書湖陰先生壁》)的"繞"字都化靜景為動景,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著名的一字之妙,當然是"敲"字,賈島是著名的苦吟詩人,做過和尚,後來結識了韓愈,才棄僧還俗。《唐遺史》說,他認識韓愈的時候,有一段"推敲"故事。有一次他吟了兩句詩:"鳥宿池邊樹,憎推月下門。"做好以後,他覺得"推"字不算好,要改做"敲"字,可是又決斷不了,走在路上,還在苦思,並且下意識地作出推門和敲門的手勢。恰巧韓愈排開儀仗在街上走,他迷迷糊糊地衝進儀仗隊裏去,給抓住了。韓愈問起情由,代他決定用了"敲"字,並且引為詩友。這就是"推敲"這個典故的來由。

  馮延巳的詞清麗、委婉。他的《謁金門》頭句"皺"字也是傳誦名句: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
  閑引鴛鴦香徑裏,手按紅杏蕊。
  鬥鴨闌幹遍倚。碧玉搔頭斜墜。
  終日望君君不至,舉頭聞鵲喜。

  這首詞是寫宮中婦女在春天裏愁苦無法徘遣、希望所思念的人到來的情景。一開頭由景寫起。這景物本身就含有象征意味:春風蕩漾,吹皺了池水,也吹動了婦女們的心。它用一個"皺"字,就把這種心情確切地形容出來。因為是春風,不是狂風,故隻是把池水吹皺,還不至吹翻。女主人公的心清也隻是象池水一樣,引起了波動不安的感覺。


四.詩字點化之妙,瓦礫俱金矣


古人雲:"詩字點化之妙,譬如仙者,丹頭在手,瓦礫俱金矣。"所謂點石成金之妙,也就是說詩歌創作可以互相借鑒,互相學習,有的詩句一經再創作,融化為自已詞句後,脫胎換骨,獲得了藝術生命力。

  黃庭堅在詩詞創作中,常化用前人辭句,並倡導"奪胎換骨"、"點鐵成金"詩論。他這首著名《清平樂》詞: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其結尾一句就是點化與歐陽修《蝶戀花》("庭院深深探 幾許")詞末句"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意境一新,比起剽字竊句來,總還有點自己的創造,因此仍不失為一名句。

  黃庭堅的《題陽關圖》也是用奪胎換骨法寫成的好詩。

  斷腸聲裏無形影,畫出無聲亦斷腸。
  想得陽關更西路,北風低草見牛羊。

  詩借用王維《渭城曲》和《敕勒歌》而成。王維隻說,"西出陽關無故人",而黃庭堅想得更遠,不要說陽關西出沒有故人,簡直是人跡罕見,隻有那無邊的草原成群的牛羊罷了。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身不娶,所居多植梅畜鶴,因而有"妻梅子鶴"之稱。他這首《山園小梅》是一首而馳名詩壇的詠梅詩:

  眾芳搖落獨喧好, 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晴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 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 不須檀板與金尊。

  詩中"疏影""暗 香"一聯為詠梅絕唱。這兩句一寫梅姿之情,以一枝斜出的水邊照影襯托梅枝的疏秀清瘦;一寫梅香之幽,以若明若暗的朦朧月色烘托梅花香氣和清幽淡遠,神清高潔品性,前人認為此句深得梅花之魂,"暗香""疏影"甚至成為梅的代名詞。

  明李日華《紫桃軒雜綴》說林逋這一聯係點化五代時南唐江為詩:"竹影橫斜水清淺,桂香浮動月黃昏",遂成千古絕句,但江為詩僅存這兩句斷句,詩題亦無可考。清俞正燮《癸已存稿》卷十二暈?quot;文章天下之公,江、林當兩存之。"即使江為有句在前,也不妨礙林逋此詩為詠梅絕唱。

  葉紹翁 《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 小扣柴扉久不開。
  春色滿園關不住, 一枝紅杏出牆來。

  這首詩脫胎於陸遊的《馬上作》"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雲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枝紅杏出牆頭。"但葉紹翁寫園的一角,比陸遊取景小而含意深。在"出牆來"的前麵加上了"關不住'"這個"關"字,突出了春意的活躍,使與"關"字相應的"出'"字更有精精。唐吳融《途中見杏花》也有"-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還獨愁"之句。

  蘇軾《水龍吟》:"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揚花,點點是離人淚。" 以上三句,是化用唐入詩句:"君看陌上梅花紅,盡是離人眼中血。"

  宋代詞人晏幾道《蝶戀花》"夢入江南煙水路,行盡江南,不與離人遇"。正是從岑參《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裏。"這兩句詩點化出來的。

  借用前人現成的句子,隻改動一兩個字,甚至個宇也不改地搬過來。而賦手詩句以新的含義。比如、毛澤東的詩《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中行兩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就是從李貿《金銅仙人辭漢歌》那裏借來的、李賀原詩是:"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賀是突出深沉鬱憤的情緒,毛澤東則是發達興奮自豪的心態。

  秦觀的《南鄉子》(妙手寫微真):

  妙手寫徽真,水剪雙眸點絳唇。
  疑是昔年窺宋玉,東鄰; 隻露牆頭一半身。
  往事已酸辛,誰記當年翠黛顰 ?
  盡道有些堪恨處,無情; 任是無情也動人。

  "任是無情也動人"原是唐代羅隱的《牡丹花》詩句:"似共東風別有因,繹羅高卷不勝春。若教解語應傾國,任是無情亦動人。芍藥與君為近侍,芙蓉何處避芳塵? 可憐韓令功成後,辜負儂華過此身。"羅詩原隻詠物,雖以擬人,亦貼切工巧,但終不若秦觀詞之倩致 深沉動人。

  晏幾道,是晏殊的幼子。詞風近良父,史稱"小曼"。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台高鎖):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這原是五代翁宏《春殘》詩的頷聯。晏幾道-字個改地們用這首詞裏。以刻繪他去年的傷心的情事:落花繽紛,所歡遠去。微雨淒零,雙燕翩舞,更襯出他孤寂。為什麽這同樣的兩句在翁宏詩中不曾引人注目。而-經曼幾道用在此。便成了傳唱幹古的名句呢?

  就藝術的整體觀念說。此聯之於詞,由於意境深婉。恰切地表達了詞人微妙、複雜的內心世界,因此跟全詞所著力描繪的棖觸意緒構成了和諧的藝術整體。而翁宏的詩卻不然,全詩除此聯形象生動外,餘如"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帳?……寓目魂將斷,經年夢亦非。那堪何愁夕,蕭颯暮蟬輝"。大都直白、淺露,反倒是衝淡了"落花"兩句的精警意味。


五.尺幅之內,可以藏萬裏之勢


古人論畫,以為尺幅之內,可以藏萬裏之勢。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裏";劉長卿《會稽王處士草堂壁畫衡霍》:"青翠數千仞,飛來方丈間",都是讚小製而融有巨景。詩與畫同理,劉禹錫曾說過:"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裏,工於詩者能之"。

  同古體長詩相比,絕句可謂是最小的詩體,它的藝術容量顯然有限,用以寫一座大山未免顯得短絀。但這不能限製住高明的詩人。 看陸遊 《過靈石三峰》:

  奇峰迎馬駭衰翁, 蜀嶺吳山一洗空。
  拔地青蒼五千仞, 勞渠蟠屈小詩中。

  這首詩就是以小詩而寫大山,即以小製大,不但毫無捉襟見肘之感,還寫得非常靈活而又風趣,表現出詩人的幽默感。"奇蜂迎馬駭衰翁",自恃高而奇的靈石山向詩人挑戰,想要嚇倒陸遊,但陸遊卻毫不在乎,略施小技把它降服。三、四兩句"拔地青蒼五千仞,勞渠蟠屈小詩中",象玩弄戲法,又象現代電影中某些特技鏡頭,大山倏忽間自動屈身縮小,小到"勞渠蟠屈小詩中"。這種寫法,不但詼諧可喜,而且顯得詩人胸襟高尚,詩力無敵。

  陸遊的《春日》詩:"雪山萬疊看不厭,雪晴山青又一奇,今代江南無畫手,矮箋移入放翁詩。"用的也是這種手法,另外《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描寫當時淪陷在金人手中的北部中國的山河壯偉,是一種形象生動的高度概括。

  寫景,看來每個詩人都會,其實它和詩人的胸襟氣度的大小、思想性的高低有關係,有些詩人就隻能寫身邊的小事,而不能瞻矚得更遠。《北夢瑣言》曾經嘲諷唐求(唐末的隱士)的詩,說它從來沒有走出二百裏路以外(指詩的思想境界)。陸遊詩所以能有這種大手筆,此中關鍵在於詩人的愛國胸襟與融鑄萬物的藝術才華,否則何以舉重若輕,躍然紙上。

  杜甫《登嶽陽樓》是他晚年流寓湖南時的作品。那時他已經五十七歲了。正值國家多難,個人境遇又異常困苦,加上既老且病人心情是很鬱的。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然而杜甫晚年在律詩的創作上是更趨成熟了,三、四兩句極力描寫洞庭湖的景色。在整首詩裏,僅有這兩句是景色的描寫,這首詩的成功或失敗,在很大程度上就係在這十個字身上。尤其是在老杜之前,孟浩然已經寫下了"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的名句,更使後人不容易下手。因此它的要求異常嚴格。在十個字裏,必須典型地概括地寫出洞庭湖的雄偉氣勢。然而老杜在這方麵,的確是一個高手,"吳楚東南拆",是說洞庭湖汪洋萬頃,好象把處於它東方的吳和南方的楚這片大原野,打開一個大缺口一樣。"乾坤日夜浮",是說太陽和月亮好象就在這湖裏升降出沒。這十個字,就把洞庭湖的壯偉開闊,異常生動地寫出來了。

  南宋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詞有 "盡挹西江,細斟北鬥,萬象為賓客"三句,詞人要把西來的長江水當酒飲盡.把北鬥七星當作酒壺細斟慢酌,把大自然的萬事萬物都當成客人。這想象不可謂不奇特,這構思不可謂不大膽,這氣度不可謂不恢宏。

  曹操《觀滄海》,曆來被人們推為中國山水詩的創始之作。但這首詩的卓越之處不隻在此,其氣魄之大,無人可比。曹操在這首詩中通過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那種壯麗景色的描寫,抒發了他統一祖國的雄心壯誌。在曹操的筆下,景物都寫得生氣勃勃。沈德潛說曹操詩"時露霸氣",所謂"霸氣",指的正是曹操誌在統一的襟懷。你看:海水動蕩,山島矗立;樹木蔥籠,百草蒼翠。祖國山河顯得何等雄渾,何等有生命活力!在蕭瑟的秋風中,洪波湧躍,一浪高似一浪。這又是何等頑強的鬥爭精神,"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四句更是氣象壯闊,想象宏奇,"有吞吐宇宙氣象。"



六.疏可走馬,密不透風


疏密關係是繪畫結構的要著,傳統畫論中有兩句形象化的訣語,曰:"疏可走馬,密不透風。"一個有創造才能的畫家,他知道在該疏的地方就大膽地疏,即使"疏可走馬"也不會空洞無物;在該密的地方就大膽地密,那怕"密不透風"也不致窒息悶死。這是因為他有全局在胸,並不把疏或密當作孤立的部分來看,故能刻意經營,大膽放筆,該疏則疏,該密則密。

  一般人都懂得"密處"有畫,而不太懂得:"疏處"也有畫,都懂得有畫處皆畫,不知無畫處皆畫。倘若密處無疏可求,則少空靈之趣,反之,如果疏處無密可求,則無蘊蓄之致,使人一覽無餘,毫無意味。疏密相間、虛實相生,不獨繪畫如此,其他藝術亦然。中國古典小說講究"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也是深諳疏密之辯證法的。在這方麵,曹雪芹、羅貫中都堪稱行家裏手,他們知道在什麽地方,該潑墨如雲,什麽地方該惜墨如金;同時還善於因虛見實,由實悟虛,留出適當的空白,讓讀者去掩卷深思,以收到"不寫之寫"的藝術效果。拿詩歌來說,例如《木蘭詩》寫木蘭代父從軍前的心理和征途中的思親之情,以及解甲歸裏後與家入團聚的情景,回環往複,極意鋪陳,用筆可謂"密"矣。但其寫木蘭軍中征戰之事,雖為時十年之久,卻隻用"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寥寥數句一筆帶過。顯得重點突出,抒情主旨所在。

  《唐詩紀事》有一段關於祖詠寫這首《終南望餘雪》詩的故事:有一年,朝廷考試舉子,試官出的詩題是《終南望餘雪》。祖詠參加了這次考試,才寫了以下四句,就交卷了。

  終南陰嶺秀,積雷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試官一看,不符合規定,問他為什麽,祖詠答說:意思都寫完了。這段紀載,不難使人看出這位詩人是如何忠於創作規律,盡管試帖詩由朝廷規定格式,限用官韻,而且一般至少要寫四韻(八句),才算成篇。但是當詩人發覺隻用兩韻四句已經把意思寫完的時候,就堅決放下筆杆,不肯多添一個字了,如此"惜墨如金"為人所稱道。

  祖詠這首詩,不僅僅因為它盡意而止為人所稱道,這首詩本來就寫得很成功。"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兩句已經把題目的"終南望雪"四字都寫到了。剩下"餘"字還有待於發揮。於是作者再下十個字極力寫出"餘雪":"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就是說,在傍晚的時候,雪已經停了,天色開霽,樹林頂上反射出明亮的陽光。可是在這個時候,城裏的人反而覺得雪威更加凜洌了。句中的"霽色""暮寒",正好從眼前的景色和人的感覺兩方麵烘托出"餘"字的精神。這樣看來,四句詩已經把試題的意思都寫圓滿了,不多不少,正到好處,倘要增加一些什麽,大抵也隻能在枝節上麵添添補補罷了。而這些枝節加上去以後,未必增添了詩的境界,恐怕反而會畫蛇添足。

  詩應該是最精煉的語言。 曆代詩評家對於不夠精煉的詩都曾經作過不算苛刻的指摘。比如,許渾的《金陵懷古》,算得上是有名的一首詩: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
  鬆楸遠近千官塚;禾黍高低六代官。
  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明人謝榛的《四溟詩話》就指摘說,這首詩中間四句是可有可無的,如果刪掉這四句,"則氣象雄渾,不下太白絕句。"他這個意見是有道理的。因為中間四句的確顯出了拚湊的痕跡。從整體有也缺少內在的聯係看

  柳宗元《漁翁》也是一首既有奇趣又有爭議的七言六句古詩詩:

  漁翁夜傍西岩宿,曉汲清湘燃楚竹。
  日出煙消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
  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逐。

  首句"漁翁夜傍西岩宿",說一個漁翁晚上靠著懸崖上睡著了。寫了時間、地點、人物、動作,第二句奇了,"曉汲清湘燃楚竹",漁翁打水生火做飯本身是件凡俗的事,然而水用的是"清湘",竹用的是"楚竹",令人想到這個漁翁不是江湖上的普通的漁翁。

  第三、四句就更奇了,"日出煙消不見人,欸乃一聲山水綠"。詩人筆鋒一轉,一陣炊煙虛化了主人公,,你看煙也消了,人也沒了,隻有陽光照耀下山水一片青綠。這漁翁是化入山水中了;在這青山綠水之間,仿佛處處都有他的身影在。這種從大實到大虛的變幻寫法確實令人感到突兀,驚奇,美不勝收。

  問題在最後兩句"回看天際下中流,岩上無心雲相遠。"回頭看看天邊江水在向下流去,那山上岩石上雲彩正自由自在地與江水追逐。

  北宋大詩人蘇東坡,他認為詩有奇趣:漁翁在生火煮飯,可飯熟了,煙消了,人卻不見了,隻聽見欸乃一聲,那青山卻顯得更綠了。詩到這裏有一種意 味無窮的效果,點到為止,可以把後麵兩句刪去。

  蘇東坡也隻是說一點體會,想不到後人卻認真了,南末的劉辰翁,明朝的李東陽、王世貞認為最後這兩句寫漁夫正搖著船順流而下,回頭看到那雲正與流水在互相追逐,這就點出了作者自詡如清風白雲-樣高潔,刪掉就沒這意思了。

  是刪還是保留,現代人對此還在爭議。1983年出版的《唐詩鑒賞辭典》中,周嘯天先生認為應該刪去這兩句比較平淡的尾巴。過了兩年,馬茂元、趙昌平先生在《唐詩三百首新編》中認為尾句是畫龍點睛。他們說"回望岩雲"是寄托著柳宗元失誌後,企求超脫的心情和遭貶後對現實的解悟。寂寥而清幽的山水和詩人孤寂清高的心境是多麽一的。



八.詩忌在直,含蓄為美



詩貴含蓄,司馬光說:"古人為詩,貴於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這話很好地概括了中國古典詩詞的含蓄美。司空圖也主張詩要"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唐代皎然主張詩要"言外之意"、"旨冥句中"。說來說去,無非強調詩要有含蓄。福建浦城入楊載《詩法家數》說:"詩有內外意,內意欲盡其理,外意欲盡其象,內外意含蓄,方妙。"楊載他所謂"理",指事物邏輯;他所謂"象",指藝術形象。詩必須通過藝術形象安反映社會生活的邏輯,用精練含蓄的語言啟發讀者,決不能象寫哲學講義那樣,用概念直接說破。"詩忌在直"。有人引鄭穀的落葉詩:"返蟻難尋穴,歸禽易見窠"做例子,因為隻寫出蟻難尋穴,禽易見窠,自然就使人知道樹上的葉子大半都掉下來了。

  朱熹談理學時,真可謂"頭巾氣"十足;但作起詩來,倒也深懂形象和含蓄的妙用。如他的《水口行舟》詩, 既活潑可愛,又逗人深思:

  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
  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

  表麵上它寫的是山水勝景,內中卻含蘊人生哲理:風浪其奈我何? 依舊青山綠樹多。

  劉禹錫《再遊玄都觀》:"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從表麵形象看,全詩似乎隻寫了玄都觀裏的景物變遷;但詩人的情思卻遠越出這些景物之外。它是一首政治諷詩,首句暗寫當時封建王朝的衰敗景象,次句隱刺守舊派人物象走馬燈似地輪替更迭;末兩句借"種桃道士"以斥反動當權者,而舉曾入天台山采藥遇仙的神話人物劉晨自喻,以表達了詩人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和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這一嚴肅的政治主題,在詩中似乎是"不留一字"和"無跡可求",但卻通過"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流露出來。讀柳宗元的《江雪》詩,順著千山、萬徑、孤舟、獨釣,一路進入那寒江之雪世界,同樣暗喻著政治環境險惡和自身孤獨不屈的精神。

  杜牧的《泊秦淮》也是一首著名的政治諷詩,但也寫的含蓄。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詩的首句寫景。煙水迷茫,月照白沙,清麗之中微露哀傷,為表達主題渲染了淒清暗淡的氣氛。第二句帶出時間、地點和人物,從字麵上看,詩人斥責的似乎是"商女",實質上詩人諷刺的對象並不是歌女,而是借南朝陳後主縱情聲色,終至亡國的史實,影射當時身負天下興亡之責而又全無"亡國"之憂的達官貴人,諷刺他們醉生夢死的腐敗生活。全詩用語含蓄,文字平近而寓意深遠,可說是杜牧絕句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中國人與西方相比,顯得含蓄,中國人寫詩表達愛情方式,也向來含蓄真切。 劉禹錫《竹枝詞》是典型的情感含蓄美代表作: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情。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還有情。"這兩句詩長期以來為廣大人民所喜愛和傳誦。因為它諧聲借喻,貼切自然,語帶相關地用"晴"來暗喻"情",含蓄地用雙關的語言,巧妙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情。抓住的是眼前景物,通過諧聲統一,又使人感到意外的喜悅。

  優秀的抒情詩歌都有這個特點:作者創造的藝術形象是鮮明,而又含蓄深厚的。他們善於通過被塑造的形象的行動,來表達自己深沉曲折的思想感情。因此不需要作者自己外加一句多餘的話。張泌這首《寄人》詩,隻寫一個夢魂的行動,隻寫小廊曲闌和庭中花月,比之作者自己訴說 心頭上的千言萬語,卻還要有力得多: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隻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從它措詞簡單而又深情婉轉的內容看來,詩人是曾經和 一個姑娘相好,而後來不知怎樣又分手了的。然而待人始終沒有能夠對她忘懷。這是題為《寄人》的原因。

  詩是從敘述一個夢境開始的。"謝家"也許就是這位姑娘的家吧,詩人在進入夢境以後,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的到了她的家裏。他的夢魂繞遍回廊,倚盡闌幹,就是找不到她的蹤影。他隻好非常.失望地徘徊著、追憶著。人是再也找不到了,那麽,還剩下些什麽呢?這時候一輪皎月,正好灑在園子裏,地上的片片落花反射出慘淡的顏色。"花是落了,然而曾經映照過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臨照著,還沒有忘記他們之間那一段曾經結下的情索嗬"這後兩句就是詩人要告訴她的話。

  歐陽修的《蝶戀花》也是一首較為含蓄詞,含蓄到了詞的主題,曆來解說不一。它大概是寫一位怨婦女眼看春天將要消逝而無限傷感。言外很可能有別的寄托。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
  玉勒雕鞍遊冶處, 樓高不見章台路。
  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
  淚眼問花花不語, 亂紅飛過秋千去。

  "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女主人公趁黃昏時趕緊掩上門,癡想能把春天扣留在自己身邊。但春天哪能留得住呢?雖然這種舉動隻徒見其癡,卻癡中宛見深情。

  春天上哪兒去了呢?"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末尾兩句,前人指出有多層含意:

  一,淚眼問花,說明女主人公愁怨甚深;且無人可問,故隻好問花,以為花跟她命運相似,應該會同情她。
  二,花不語。說明花也在黯然神傷,又何言可相慰?
  三,花不語猶自可。哪知一陣風過,連花也落了。這怎能不使她更加傷感呢?
  四,花落也還罷了。卻偏從秋千架那邊飛過。這秋千架說不定是往日跟丈夫一同遊玩的地方,如今睹物懷人,自更難抑製住心頭深沉的哀怨了。況且花落標誌著春天真要消逝,美好的日子恐怕再也無法重來了。詩句解說-層又一層地向深處掘進,好似層層剝筍,意愈入而愈新鮮,大致就是詩詞含蓄韻味吧。



九. 運用形象思維,比興的手法


詩的成功有時很難說得具體確切,大概詩人偶然興會,用幾句話,就把當時的意境巧妙地傳達給讀者,讀者也能根據自己的經驗想象出類似的意境來。看一下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小令: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它寫了 "藤、樹、鴉"、寫了"橋、水、人家"、寫了"道、風、馬"、還寫了"太陽、人、天邊",這些景象、看上去、好像都是孤零零的互不相幹。你看,藤是枯藤,樹是老樹、鴉是昏鴉,這三個意象構成了怎樣的景象? 衰敗沒落的景象。

  再看、小小的小橋,潺潺的流水,在這樣的環境中,有-個"人"影,這給你什麽感覺?-種孤寂的感覺,第三句"古道西風瘦馬"。又看到了什麽?一個浪跡天涯的漂泊者在瑟瑟的西風中,一匹疲憊不堪的老馬在荒原古道上蹣跚而行,眼看夕陽西下,不知何處是歸程,這時他的內心是何等傷感。他終於發出了"斷腸人在天涯"的悲歎。這二十八個字,十二個景象,構成了一幅"淒惶、孤寂、漂泊的悲劇性的圖景,把讀者帶到一個悲劇氛圍中。

  同樣描寫漂泊者,蘇拭 在《 和子由澠池懷舊》詩中出現了一個"雪泥鴻爪"的形象譬喻:

  人生到處知何似? 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那複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過去常用萍飄蓬轉之類形容行止無定的人生。風吹蓬轉、水上萍飄,不由自主、無根無止。但雪泥鴻爪則把人生比作一個悠悠的長途,所到之處猶如鴻飛千裏行程中暫時的歇腳。它們隻是偶然歇息的落腳點,而不是終點和目的地。盡管如此,這些清楚地留在雪泥上的斑斑爪痕,記錄著人生的經曆,包含令人難忘的往事,比萍飄一類形象深刻多了。

  詩詞中寫到離愁別恨,化抽象為具體,借助於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寫愁之深,如李白《遠別離》"海水直下萬裏深,誰人不言此離苦";或寫愁之長,如李白《秋浦歌》"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愁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隻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李煜另一首《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則寫出愁之味,。這是一種獨特而真切的感覺,是挖掘於人的內心,是心之深處所感到的滋味,因此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在寫法上有其深至之處。

  詠史詩有二難:一是難於有卓越的對曆史事件的見解;二是難於不是史論而是詩。前者關鍵在於作者所站的思想高度;後者關鍵在於能否很好地掌握藝術技巧。詠史詩難的是議論而又不用議論。因為純議論就變成一篇史論文字,不成其為詩了。詠史詩"本身就包含著"史"與"詩"的矛盾,如何使兩者圓滿地統起來,這要講究高明的技巧。

  初唐有個於季子,寫了一首題為《漢高祖》的五絕,給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緒論》中罵得狗血淋頭。於詩是這樣的:

  百戰方夷項;三章且易秦。
  功歸蕭相國;氣盡戚夫人。

  詩意思說,消滅項羽,入秦約法三章,認為蕭何守關中有功,以及無法立戚夫人的兒子為太子,是互不相幹的四件事。硬湊在一起,有什麽意思呢? 因此王夫之說:"恰似一漢高帝謎子。擲開成四片,全不相關通。如此作詩,所謂佛出世也救不得也。"

  同樣詠史詩,目溫的《劉郎浦》詩寫得好,它既不能拘泥於史實.又不能幹發議論,這首詩是作者經過劉郎浦時,聽說此地是三國對劉備到東吳迎親的地方,有所感觸而寫的。

  吳蜀成婚此水潯,明珠步障幄黃金。
  誰將一女輕天下? 欲換劉郎鼎峙心。

  三國時期孫劉結親是一場政治婚姻,作者運用令人可以觸模的藝術形象,把這場婚姻的政治用意隱離其中。"明珠步障幄黃金'孫夫人使用的步障,是綴滿了明珠的;新婿夫婦居住的地方,連帷幛也用黃金來裝飾。這句,既寫出孫別結親時那種豪華場麵:然而我們深入加以尋味,還含有這種豪華所隱藏的政治用意。"誰將一女輕天下?欲換劉郎鼎峙心1"分明是對孫權的嘲笑。但是細看之下,它又和一般論史不同。一般論史可以是這樣平直地寫:"劉備以天下事為重,不因一女子而易其誌。"這樣寫,沒有味道,這裏卻以唱歎出之.是詩化的議論,宛轉地說,你想把一個女子去換劉備三分天下決心行嗎?作者本意在於指出這場政治婚姻,必然落得個悲劇收場。後來孫夫人歸蜀,吳蜀展開大戰就是明證。

再如杜牧的《赤壁》詩,也是寫三國詠史詩,它後麵兩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說明赤壁之戰,是三國鼎立的關鍵。如果不是赤壁之戰擊退了數十萬曹兵,那麽,二喬就要被俘受辱,孫權的霸業就要落空。作者並不是直接地去做史論,他是在做詩,運用的是形象思維,由於詩不同於"論言直遂",所以詩人才運"東風……鋼雀……"這樣形象性的語言。但宋人許彥周對本詩提出批評說,"社稷存亡生靈塗炭都不問,隻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恰是許彥周自已不知詩的措詞之法,紀昀,駁得好,他說:"大喬乃伯符之妻,仲謀之嫂;小喬乃公瑾妻也。宗社不亡,二人焉得被辱?全不識詩人措詞之法矣。"

  好詩寫景不僅僅對景,而是寫景寄情,形象含蓄,思出常格,能使讀者體味出深刻寓意。劉禹錫《金陵五題》中《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 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 飛入尋常百姓家。

  石頭城的曆史遺跡很多,作者隻選取小小一角烏衣巷沒落景色加以描寫。作者的諷喻之意溢於言外。西晉政權由中原南渡建都金陵以後,烏衣巷便成為王導、謝安等累代的豪門大族所聚居的地方,但隨著曆史的演變,歲月的消逝,王侯的華堂成了普通百姓的住處。作者雖然僅僅選取了燕子寄居的主人家的變換這一平常的現象,但在比較之中,使人們認識到世事的滄桑巨變,那些炙手可熱、煊赫一時的封建官僚、豪門世族,畢竟如過眼煙雲,瞬息即逝,成為曆史的陳跡。這生活中的小小一角,竟是封建社會的豪門貴族不可避免的沒落命運的現實反映,它已經遠遠超出單純對於晉代王、謝貴族的沒落的感慨了。如果作者沒有對現實的深刻的洞察力,抓住問題的最本質的的本領,沒有把複雜的客現現象或思想感情通過詩人的"篩眼"加以選擇、過濾的才能,那麽,要在一首二十幾個字的短詩中反映出深刻而又耐人尋味的詩來,我看是不可能的。

  蘇拭喜歡在詩中談論哲理。這首《題西林壁》詩,即以它所包含的哲理而著名: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麵目, 隻緣身在此山中。

  當然它首先是詠廬山的好詩。廬山氣象萬千,隨著橫側、遠近、高低等角度的轉移,呈現出不同的風貌,給人以廬山之美無窮藏的感覺。但蘇拭把這種觀感向哲理結合起來,從認識論上談這次廬山之行。他根據人們所處不同就見到各異這一點,說明了一個真理,即人的認識無不具有相對性,不可避免地帶有各自的局限。隻有擺脫了局部經驗的限製;才能認識廬山的真麵目。但蘇拭並沒有作抽象的演繹,而是寓哲理於形象之中,借生活本身來闡明事理,善狀目前之景,又妙寄物外之理,兩者融洽無間,雖有談禪的機鋒,卻不是那些枯燥無味的禪偈所能比擬的。

  趙師秀"永嘉四靈"之一。擅長五律,專以煉句為工,他的《數日》詩:

  數日秋風欺病夫, 盡吹黃葉下庭蕪。
  林疏放得遙山出, 又被雲遮一半無。

  這首詩說秋風一起,萬木搖落,透過木葉盡脫的疏林剛能看到遠山,卻又被悠悠而過的秋雲一下遮住了。"放"和"遮"這兩個動詞就是精心敲選的,使整個畫麵活動起來。而且,林放山出,雲遮山沒,盡管不是商量好的,卻似乎有意給眺望中的詩人為難,表明一直深藏著的遙山還不願輕易地一下子就給人看到,這又是一首形象哲理詩。

  朱熹《觀書有感》這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可這首詩一句也沒有提到讀書的事: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妙就妙在這裏,句句不說讀書,但句句形象地說讀書。"半畝方塘"就是說一個並不大的池塘。"一鑒開"像一麵鏡子打開著。"天光雲影共徘徊",天空中漂浮的白雲倒映在這水麵上,移來移去,不肯離去,仿佛人在徘徊,問渠句,問這池水為什麽會如此清澈,因為有潺潺的源頭水,不斷地流過來,這不斷讀書學習就是源頭活水

  詩人不僅要善於運用形象思維,而且還應該是捕捉形象的獵手。蘇軾《臘日遊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詩有:"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後難摹。"他又說"求物之妙,如捕風係影",一發現詩情畫意的景象,當即抓住,"如魚起鶻落,少縱即逝矣"。蘇拭《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黑雲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亂入船。
  卷地風來忽吹散, 望湖樓下水如天。

  這是夏天在樓上看到的西湖雨景。第一句濃雲遠起,第二句暴雨驟至,第三句風過雨歇,第四句西湖水漲。四句分寫雲、雨、風、水,一句一景,接得緊,又轉得快;靈活變化,正與夏日雷雨的驟起驟止、來去倏忽相適應。夏天的陣雨不同子春天的細雨;雨點又大又猛,在湖光山色的襯托下,望去恰是一片白而透明的雨色,落到湖麵上雨腳如珠,亂蹦亂跳,猶如萬珠進濺,這個西湖雷雨時的特殊景色被作者敏銳地抓住了。

  有人說,文章越短越難寫,這話有一定道理。例如你麵臨一幅異常壯麗的景色,自然心裏有許多話要說,你也許要洋洋灑灑,寫幾千字來表達它,也許想用極概括的幾句形象詩句把它勾勒出來。比較地說,後者是要更費一點心思的。王之渙《登鶴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十個字,抓住山西鶴雀樓登樓極目中最主要的東西,不能說不是花了不少力量才概括起來的句子。

詩要用形象思維,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否則味同嚼蠟。比有明比、暗比、有借喻、有擬人、有擬物。興,有感於發端的,有的融於景,有的托於物的。如毛主席詩詞中"蒼比如海,殘陽如血",為明比,象"風雲突變,軍閥重開戰,灑向人間都是怨,一枕黃粱再現。"為暗比,"風雲"暗指反動軍閥之間的政治局勢,"黃梁"暗指他們妄圖統治人民的迷夢。

  又如朱慶徐《近試上張水部》詩:

  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
  妝罷低聲 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若撇開題目,讀者準會以為寫的是一位新嫁娘的閨中情事;但詩的題目告訴我們,詩人是在臨近考試前寫此獻給當時的水部員外郎張籍的。朱慶徐自比新娘,把張籍比夫婿,把主考官比公婆。他向張籍求教:自己的文章怎樣才能夠得到主考官的賞識?這類的比興手法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很常見,詩的主旨往往不直接說出來,而通過某種借喻或寄托見於字句之外。

  晏幾道《臨江仙》:

  夢後樓台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
  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結語頗膾炙人口。"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望月懷人或因月懷舊,都是習見的中國古典詩詞的引興手法。詞人用明月貫串今昔,用彩雲之冉冉歸去暗寓迢迢不斷的思念。

 
 在詩詞領域也有人不用比興手法,如北宋福建崇安人柳永,他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專業的市民文學作家。柳永於詞的貢獻,把過去隻有幾十字的短令發展到百多字的長調。他寫的詞采用鋪敘手法,基本上不用比興,硬是靠敘述的白描的功夫創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他常常隻用幾個字,就是我們調動全套攝影器材也很難達到這個情景。比如這首已傳唱900多年不衰的名作《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淒緊, 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林。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遨,歸思難收。
  歎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爭知我,倚闌幹處,正恁凝愁。

  你對著這詞,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無盡,美不勝收。這種功夫古今詞壇能有幾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北美枵君 回複 悄悄話 哈爾濱來地‘崔永源’實話實說您這道菜色、香、味具佳,火候拿捏得恰到好處!
謝謝!
我要回Fremont CA 94536改我的錯別字去也!!!
See you!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