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傑森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看一看我的博客
正文

美國人的另類生意經

(2008-07-23 18:46:03) 下一個
       每個商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經。但談到“另類生意經”,恐怕不是很多人都想得到。不妨來看看西方人有些什麽稀奇古怪的點子。

出租光頭做廣告 美國賓司法尼亞州一名叫沃茨的男子開設了一個簡明的網站,惟一目的是提供自己頭顱來賣廣告。24歲的沃茨建議客戶在他的光頭上紋上公司標誌、廣告或口號,因此他可能創造了一種最奇怪的廣告形式。

沃茨說:“我提供這項服務,主會自動找上門,而不需要我花無數的時間來找尋雇主。我希望進入一種生活狀態――可以讓我到處旅遊,並推廣產品。我不希望做朝九晚五的工作來度過餘生。” 他表示,廣告價錢最少為5萬美元。

由於廣告是24小時年中無休的,沃茨希望合約年期是5年,並能夠把簽約條文做得很詳細,協議包括雇主要負責紋上廣告標語和除去標語的費用。

據悉,他的網站點擊率不錯,並有不少公司提出意向。沃茨說:“對我個人來說,我不能為一家我不相信的公司做事,這是我的惟一限製條件。”而他已經聯絡過自己認為最理想的讚助商微軟和英特爾,至今尚無答複。

點評:靠山吃山,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沃茨挺能想的。他想到了不為自己不相信的公司做,不知他想到沒有,萬一自己行為不軌,豈不有損廣告讚助商的形象,這就是公司的風險,也許也是至今未有著名公司上門的原因吧。

販賣“美式死亡” 美國一名為Cognetics的思庫,不久前根據工作安定性、薪資、職缺和成長前景等4項指標,對管理服務業進行評比。結果大爆冷門,由殯殮業拔得最佳行業頭籌。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死亡產業”也情看漲。

為搶占這塊新興市場,歐美的殯殮業過去幾年脫胎換骨,一掃傳統的陰森形象,也扭轉了人們的死亡觀。帶動這場產業革命的擎,是美國波士頓起家的“國際服務公司”(SCI)。

目前美國每10人當中,就有1個人把身後事交給SCI料理。它在兩年前進軍海外,沒花多久便像童話中落地成林的“傑克豌豆”一樣,旋即躍為英國、法國、加拿大和澳利亞最大的殯殮公司,還在新加坡和捷克也建立了基地,準備大舉登陸亞洲和東歐。

如今,SCI已在全球擁有1600家連鎖殯儀館及火葬場,年營業額11億美元,被視為繼麥當勞之後美國服務業拓展全球最成功的典範。若說麥當販賣的是美式生活方式,那麽SCI販賣的就是美式死亡方式。他們征服世界的共同武器,就是現代化的高品質服務。  

殯殮業可謂最乏人問津的邊緣行業,所以宗教團體和公事業一直是這行的主力。由於缺乏顧客導向的企業化經營設施老舊,儀式簡單,成為殯殮業普遍的寫照。相形之下,SCI倒與婚紗攝影公司有份肖似。它的殯儀館寬敞明亮,建築富於藝術氣息。從墓碑、棺槨、骨灰盒,到靈車、訃聞、墓樹,葬禮的每一個細節,SCI都提供最多品種的設計。死者下葬後,SCI一定在最短時間封墓,不讓棺木受到日曬雨淋;供奉的鮮花也不待枯萎便更換。這些細節成功地營造“我辦事,你放心”的形象。  

殯殮業於社會對死亡的忌諱,向來隻能被動等顧客上門,無法主動向活人促銷。SCI能夠發跡,關鍵就在於它突破這道瓶頸,開創龐大的“生前預售”市場。它甚至在超市設立門市部,折扣促銷葬禮用品。 在宣傳刊物中,SCI把它出品的精美骨盒,形容成夫妻一世情,臨終送給老伴的最後一份愛禮: “別讓我隨風飄散,也別把我骨灰拋海,且回想我曾送你的愛的禮物。”  

“且追憶那些歡樂時光,我們曾共享的情緣。別讓我長眠荒野,仿佛你漠不在乎;不要拒絕我最後的禮物。讓來此的人共睹一個不渝的明證,訴說著你愛我。”  

廣告詞人心弦,但這份禮物的代價可不便宜。SCI憑借全球最大殯葬公司的壟斷優勢,獅子大開口,有的產品甚至高出成本5至6倍。  

點評:生老病死,人所必經。但世人卻諱談死亡。SCI把死亡重新帶回人生,讓人用健康的平常心,在有生之年規劃自己的死亡,就和安排婚禮沒兩樣,其成功關鍵在於營銷手段――強調感情,淡化死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