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son 傑森

希望有更多的朋友來看一看我的博客
正文

海 外 華 人 的 文 化 ,混 血 與 身 份 困 擾 !

(2008-07-20 20:48:02) 下一個
『轉貼』 
         假如時間倒退回到上世紀60年代,筆者承認自己也常為這題目感到十分“困擾”。或許可從這個角度看,60年代對海內外華人來說還是個“特別年代”。  

假如把清末民初因尋求更安穩生活而移居海外的華人,當成是現代史上一次大型文化集體遷徙,那麽到了60年代,也就是這些華僑在海外紮根的盛年第二代與幼年第三代。  

他們祖輩多為生活困苦的普通百姓。無論是遠到美國的礦工或大批到南洋的豬仔勞工,所帶著的,除華族文化基礎裏的倫理道德外,也隻是些傳統習俗。  

60年代,除了毗連大陸的香港,東南亞華僑第二與第三代,在感到自己逐漸被居住地生活感染後,在人文身份產生搖晃時都明顯有過重新尋覓母文化認同的種種表現。文化混血自古而然  

當時的文化搖晃,其中又各有些背景因素。如台灣長期處在一種自我政治劃線的文化痛楚狀態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亞華人處在人口比例較少情況下,新加坡建國後對工業化專注的狀態下,再加上中國當時的文化大革命使海外華人對原文化的失落茫然,這些在60年代各地華人文學都有一定反映。  

或許當時我們對國際化及全球化這些理念還沒能坦然接受,或許至今我們對全球化同時也能包涵各自多元的意義仍作保留,但擺在眼前事實是今天除了在殿堂裏,現代化之下各樣純粹人文已越來越少。  
民族人文在現代化之下固然可說是消極磨損,但也可說是一次次根據適應需要而進行融合的妥協或自身的轉化。這趨勢,其實自有人類文明就一直進行,隻是我們現在所處年代,一切速度加快罷了。  

或許在“文化混血”這點上,假如我們能減輕那一點因原文化"厚重"而被根纏的壓力,就較於能仍同於文化混血。至少心態不至於產生過多困擾。  

而事實上,80年代中期全球經濟漸趨密切開始,我們這島國城市社會也在各種環境因素下——幾乎是率先地——像海綿般對各種文化進行大量吸納。  

吊詭的是,當時也許在一種尚未懂得如何選擇及接受的心態下,我們常帶著忐忑而類似抗拒混血的情感。但事實上,我們一直都沒有失去自己而且也一直擁有自己。  

盡管很多人仍振臂高呼這裏是塊文化沙漠,其實不然。尤其筆者這些年旅居他國再回來看看我們自己,其實我們與他人相同的部分或希望與他人相同的部分,是我們努力想朝向全球化的部分。這個部分,真的就需要不斷進行混血而來。  

之後,到了我們仍發現自己與他人有著不同的部分,這些因為自己生活與環境而產生的種種適應姿態及種種思維價值,那才是我們真正的自己。  

近日我在講座上說過“無須困擾”的話。無須困擾就必須先把自己先放在一種開放心態上,因為人選難敵天選,因為人其實無法在一種強製狀態下去選擇他要什麽文化。  

文化是因社會需要而形成的,其中難免有思維上的矛盾爭執,更難免會有種種陌生、芥蒂、適應,以達致集體認同。這情況其實有人類社會就一直存在,因為人類的各地域各種族文化都一直在流動,並且依附在時代的變更因素裏。步向成熟才能介紹給世界  

我們並不純粹。不純粹就證明我們文化裏其實已擁有經過時代與社會所需要的種種混和。幸運地,這其實還是一條可以追溯的路。文化形成中有思維化學,但理性的學術分析卻是一把探索自己的鑰匙,打開自己的文化基因庫,細認各項因陳,或許就更能清楚自己的文化麵貌。  

無須為文化身份困擾。混血也是一種身份。隻要認出自己的各種成分而不盲從,混血也不等於就完全失去原有基因,而是可以衍生為新的品型。但自己先要懂得接受自己及步向成熟,才能把自己介紹給全世界。  

我們來到這一代人,該早已明白自己立身所處。我們是熱帶氣候,島國形勢,城市經濟,現代理念,國際心態。而我們的國際化不是今天才開始,遠在英國人來到之前我們就有文化混血現象。  接受這種與原先文化不盡相同的滋味,其實已像一邊塗上老外牛油一邊塗上南洋加椰的麵包那麽習慣。說真的,這時候塗少一種或許都嫌不夠味道。  

隻有順其自然,敞開心胸,少在文化實踐作坊的門口外大談空話,並以生活行動來開發更多新的創想,那麽我們未來的文化,才會更具有自己的風格模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