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

這就是我的身份證, 你的呢?
正文

美專家:兩岸太親近 美恐需要重估區域戰略

(2008-06-27 07:54:08) 下一個
ZT: 美專家:兩岸太親近 美恐需要重估區域戰略
DWNEWS.COM-- 2008年6月27日3:55:0(京港台時間) --多維新聞網
http://www.dwnews.com/gb/MainNews/Topics/cna_2008_06_27_01_03_46_890.html

(中央社記者林芥佑華盛頓二十六日專電)兩岸關係迅速改善,美國政府持續表達歡迎態度,但華府最近卻傳出美方擔心兩岸過度接近的聲浪,曾在美政府部門任職多年的喬治華盛頓大學國際關係教授沙特今天表示,兩岸親近的趨勢界限何在?如果進展太快難以預判,美國開始擔心長期戰略利益受損,可能重估區域安全策略。

沙特也強調,如果兩岸親近的結果,導致台灣與美國的對中防衛戰略不一致、對中嚇阻政策不一致,華府將改變做法,直接找北京處理台海議題。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的亞洲研究中心今天舉辦一場研討會,主題是「改變中的台灣風向:馬政府政策方向初期分析」,邀請多位兩岸問題專家出席對談。

曾在美國國會、國務院以及情報機構任職多年的沙特演講指出,他依據自己過往從事情報分析的背景,他總是設想「兩岸議題未來發展的界限何在?」而這個議題涉及美、中、台三個核心,因此極難分析變數。

他說,首先要問馬英九總統想要什麽?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想要什麽?兩邊的選項有哪些?馬英九提出「九二共識」、「共同市場」作為兩岸接觸的基礎,胡錦濤則淡化統一訴求,美國希望台海穩定,隻要兩岸和解的趨勢是強化穩定,這就是好事。

至於兩岸互動的煞車機製為何?沙特認為,馬英九主張的「不統不獨不武」,讓自己彈性空間有限,且台灣是民主製度,馬是民選出來,他也必須提出防衛策略,台灣內部有民主進步黨在監督,馬英九也宣示台灣需要國際空間。中國方麵,沙特質疑,胡錦濤能遏止解放軍持續部署對台武力企圖心?如何壓製黨內政敵?能展現給台灣多少國際空間的彈性?

他接著強調,華府當前已有許多人擔心美國在台海區域的長期戰略利益,尤其兩岸關係改善是否真可帶來穩定?華府普遍認為,兩岸經濟與社會層麵的進展,將改變台灣,但同時美國盼強化與台灣防衛合作、並售台武器以因應台海軍事均勢持續像中國傾斜。

沙特質疑,中國最終會接受一個保持分離狀態的台灣?如果台灣軟化防衛需要,如同當前馬政府的表現,美國與台灣協力嚇阻中國的政策何在?另外,兩岸關係改善,是否就徹底改變了過去的零和競爭?

他強調,兩岸關係改善將如何改變美國對台灣安全的評估?美國國會是否允許兩岸軍事持續失衡?他暗示,如果台灣不需要安全防衛,美國國會有何必要主動關心台灣安全,這些都是新的狀況,美國行政部門很難說明清楚。

沙特還說,在這個改變的趨勢下,台灣是變成更強還是更弱,這些問題都不能聽表麵上的官方說法或媒體報導,要記得,台灣是三方關係中的弱者。

沙特指出,如果中國在兩岸影響力上快速推進,美國就必須更新其亞洲政策,例如美方要不要比台灣更關心台灣的安全?美國還能堅守對中嚇阻政策但同時對台灣現況將束手無策?他強調,如果美國與台灣防衛不再連結一致,華府恐怕必須跳過台北,單獨直接與北京做交易。

就東亞區域而言,沙特說,台灣不是美國戰略利益的重心,日本才是,他也批評布希政府將F16 C/D型戰機售台案凍結,將使得美國明年的新政府上台後在此議題上遭遇更多中國壓力。

今天研討會的也有人追問美國對軍售議題,沙特擔心,對台軍售停擺下去,恐怕要延到美國下屆政府,但新政府一上台千頭萬緒,更可能拖延不處理F16 C/D戰機案,恐怕這些時機一拖延,軍購案將一去不複返。

沙特也重申華府許多人的意見,即如果台灣政府降低對軍購的興趣,美國人民將會質疑,美國為何要替台灣抵擋中國的壓力?

也有人提問指出,馬英九在競選時強調台灣主權、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台灣人民才能決定台灣未來,但當選後隻說「中華民族」、擱置台灣主權,這是「先騙再變」的總統。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院長何漢理回答,他很驚訝為何民進黨沒有在「一個中國」政策上強力施壓馬英九,也沒有追問馬英九「九二共識」到了二零零八年有何新意涵?

何漢理說,「九二共識」的時空背景有國統會與國統綱領,馬英九是否恢複國家統一的架構,馬英九的「一中」到底是憲法上的中華民國、還是「中華民族」?

他說,這些問題應該有清楚內涵與定義,才能分析馬英九兩岸政策的未來,但很遺憾,竟然是由他這位美國學者來提出這些問題,台灣內部的政治過程竟沒有主動發酵,民進黨也沒有發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