嫿竹齋主人

就是弄不明白什麽是博客
正文

西施

(2008-06-23 22:32:52) 下一個

民間的傳說裏勾踐複國後,西施隨範蠡而去,泛舟五湖.而一些史書卻記載西施被越人沉入了湖底.

                  ()

讓我們回到遂古之初吧,

在那些困惑著的記憶

或者華麗著的詩詞裏

找出哪一段是你的舊恨,

哪一段是我的前塵.

 

那霧靄縈繞的

可是舊時的苧蘿山,

誰在古柳下輕問----

今宵紫薇花又開

年輕的你峨冠博帶

是否還會翩然前來……

 

年少的我還在溪畔浣紗嗎?

溪水映著我晶瑩的肌膚,

你說我笑嫣如葩,

絕代風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嫿竹齋主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cgcc的評論:
苕帚還是給我吧,還你把榔頭,看哪不順,放心地砸---文學城買單
cgcc 回複 悄悄話 最近有網友幫我改了一個名字, 叫鄉氓, 我忒喜歡, 但我也不得不逢人就解釋鄉氓不是鄉間流氓的意思,氓是詩經中的雅篇啊, 來到這個地界兒, 我變得格外外小心翼翼, 我不是想攙和先生們的討論, 借我倆膽子也不敢, 我隻站在院門外聽聽, 我也不白聽, 我隔肢窩裏夾桌苕帚呢, 我聽一次, 就幫先生打掃一次院門口.等我聽上他幾年, 我再改名成鄉紳.
能不能由氓而紳, 全在主人了.
嫿竹齋主人 回複 悄悄話 很高興您的來訪,每次去拜讀您的文章總讓我很慚愧,您的文章字斟句琢,是真正的文章,相形之下我倉促間塗抹的真的隻能是"日記".
我不是太常上網,輕慢了.
西施一直是我喜歡的傳說,也許是在四大美人的故事裏這是唯一一個圓滿的結局.
以前在國內時翻看過史書上關於範大夫的記載,印象中好象對他的去向是"駕舟而去",因為我隻是好奇,並不是做學術上的探討,所以也未深究.
我曾經疑惑過"陶朱公”是否真的是範蠡,因為讀過他讓大小兒子去行賄的故事---一個輔國的重臣是不應該讓預知的悲劇發生的,更何況還賠上了他兒子的性命.
漁樵耕讀 回複 悄悄話 另一個佐證是,範蠡自稱“陶朱公”,我老家以製(紅色)陶器聞名,被稱為“陶都”,就在前麵提到的“蠡河”和“施蕩橋”附近。陶都周邊還有一個地名叫“蠡墅”。由此推斷,吳國城破後,範大夫和西施很有可能從太湖的一邊的姑蘇城潛逃到了位於太湖另一隅---我的老家。嫿竹齋主如有興趣,可去考證一翻。
漁樵耕讀 回複 悄悄話 我的老家在五湖(太湖)邊上,範蠡和西施似留有鴻爪。比如:蠡河,施蕩橋等。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