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拆穿井上清釣魚台屬於中國謊言--

(2008-06-20 02:05:08) 下一個
拆穿井上清釣魚台屬於中國謊言--

一般中國人在要辯護釣魚台主權時很喜歡拿日本京都大學教授井上清的文章來辯護,卻不告訴你,井上清的論點在日本早被駁爛了,在日本根本沒人當一回事,原因很簡單:

井上清本人是共產派教授,立場很鮮明,而且根本不懂國際法,最重要的是文章論點錯誤百出,嚴重背離史實,我就直接引井上清的文章

钓魚列島等島嶼是中國領土:

日本反動的統治者和軍國主義勢力同美帝國主義合謀,叫嚷尖閣列島是日本的領土,妄想把國民大眾卷入軍國主義和反華的大旋風中去。這股大旋風在今年五月十五日美軍歸還所謂衝绳的施政權後,一定會更加強烈。我們真正地想爭取日本民族的獨立、日中友好與亞洲和平的人們,必須及早粉碎美日反動派的這個大陰謀。作為進行這一鬥爭的一個武器,我在下麵略述所謂尖閣列島的曆史沿革

看了開頭這段,我看大家一定會覺得這不是中國文革紅衛兵的筆法嗎??
怎麽會出自一個日本教授的筆下??這種文章,連今天中國共產黨都寫不出來,既然井上清已經旗幟鮮明的說自己文章是

為進行這一鬥爭的一個武器

那可信度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井上清的文章一開始說:

目前在日本稱為尖閣列島、日本政府主張擁有領有權的這些島嶼,在曆史上是明確的中國領土。在一八九四年--一八九五年的日清戰爭(指中日甲午戰爭-- 編者注)中,日本戰 ,它在從清國手中奪取了台灣和澎湖等島時,也奪得了這些島嶼,並把這些島嶼作為日本領土,編入了衝绳縣

這段很明顯不是曆史事實,馬關條約中根本蘋字沒提釣魚台,日本是在1895年1月14日的日本內閣會議中把釣魚台納入國土,3個月後(1895年4月17日)才和中國清朝簽定馬關條約,連這種基本事實井上清都在說謊了


井上清用:
一五三二年,明朝皇帝冊封當時的琉球統治者尚清為琉球中山王時,他的使者--冊封使--陳侃就來往於福州-那霸之間。?《使琉球錄》刊載,他的船是一五三二年(編者按∶?陳侃《使琉球錄》序稱,陳侃去琉球的時間是嘉靖十三年,即一五三四年)五月八日從閩江的江口出海,首先以台灣的基隆為目標,向南南西航行,在台灣海麵轉向東稍偏北的方向,五月十日從钓魚島的旁邊通過,他的日記這樣寫道∶十日,南風甚迅,舟行如飛┅┅過平嘉山(現稱彭佳嶼),過钓魚嶼,過黃毛嶼(現稱黃尾嶼),過赤嶼(現稱赤尾嶼)┅┅。十一日夕,見古米山(現稱久米島),乃屬琉球者,夷人(琉球人)歌舞於舟,喜達於家。

國士館大學國際法副教授奧原敏雄就根據國際法反駁,陳、郭兩人的使錄,隻是說從久米島起進入琉球領土,在到達這裏以前不屬琉球領土,但並沒寫明赤尾嶼以西是中國領土,所以是無主地

井上清居然說:

這種主張是把中國的古文和對現在國際法條文的解釋等同起來加以解釋,不過是強詞奪理而已。的確,陳、郭二使沒有明記到赤嶼為止是中國的領土,但是從中國的福州出發,通過不言自明是中國領土的台灣基隆海麵,經過也不言自明是中國領土的彭佳嶼,

國際法在井上清眼裏居然叫強詞奪理??其實在明朝,台灣也跟本不是
中國領土,怎麽會不言自明?連台灣在明朝都不是中國領土何況是釣魚台?
井上清的說法這好證明了琉球人很早就發現了釣魚台,不然怎會知道過了釣魚台就知道到家了??

釣魚台本來就不屬於琉球,是一直到1895年1月14日的日本內閣會議中才把釣魚台納入國土,井上清的說法反而更進一步證明了日本的主張--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