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夢幻泡影之四十一 中國之馬歇爾

(2008-12-09 17:04:16) 下一個

 

第九篇

 

 

 

 

中國之馬歇爾

 

 

 

願綿薄兮入他耳,替賤民兮大聲揚。

難隱忍兮銅之臭,洗鉛華兮著素裳。

 

 

 

八十一

 

 

 

 

可惜的是,中國大城市裏現在的房地產和全球一樣,開始跳水而不是做俯臥撐,就將很多地方政府走香港之路的美夢給打破了。雖說是各地紛紛出台各種救市措施,可是這個全球通貨緊縮的大勢,豈是你一個小小芝麻市長可以扭轉過來的?考慮到很多地方,靠刮地皮的收入已經超過了其地方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那麽這些政府如果應對這個財政挑戰呢?

 

下一招估計是要求學習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地方公債,作為地方政府的財政主要來源。

 

本來所謂地方債券,不論是以省政府的名義發行普通債券,還是省政府下麵的一個部門,例如鐵路局發現鐵路建設的專門債券,以及市和縣政府發現的債券,和國家發行的主權債券其實是一樣的。其基本的表現就是要麽以增加稅收逐年還債,或者是債滾債,以新增債還舊債。

 

美國的地方政府都是發債的高手,所以在今天這個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幾乎個個政府,如號稱世界經濟第六的加州政府,都在破產邊緣,需要聯邦政府的注資(即印錢)。中國的地方政府由於在利改稅之後的財權和事權不對應,需要支出的項目(包括建設項目多),卻缺乏足夠的財力,所以不得不絞盡腦汁,來想方法。

 

當然從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和諸侯們的經濟博弈,因為每個諸侯都覺得其地區應該大力發展,而中央又成天想調控,就是個必須解決的矛盾。在以前統收統支的年代,計劃經濟的博弈,就是所有省裏的諸侯,拿著自己的宏偉經濟發展計劃(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要以最快最好的速度發展自己的經濟,沒人說俺們山東省人民自願今年經濟不發展),到中央計委開會。然後等各個省長的計劃加在一起,就是5萬億。下麵就是總理向大家討論一番國家的總體經濟情況,哭一哭窮,也不是俺不想俺們山東鄉親父老可以每年來個20%,趕緊奔小康的好日子去,真的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煙貴哪!不信,俺讓財政部長把所有的儲錢豬端過來,讓大家打爛了,算一算。

 

結果諸侯們當然要體諒總理和國家的難處,不發展20%了,俺就發展12%吧。於是所有的宏圖大略,都是見人一刀,從膝蓋開斬。而俺們的諸侯們,沒一個是省油的燈,自然早就想那些踩高蹺的人一樣,早已經在頭頂上戴了一頂向金茂大廈那樣高的高帽,所謂是頭戴三尺帽,不怕砍三刀。

 

自然現在情況不同了,中央的儈子手們的衙門改了個匾額,叫發改委了,不再砍工程預算(以前對付的方法就是尾巴工程,投資到一半,預算完了,看你丫加不加),而是砍整個工程。那麽地方政府的對策,就是多報一些工程,砍來砍去,最後還是會留一個下來。而被砍的工程,暫時放在櫃子底,下次一有機會,就再次遞進去。

 

可不?這個好機會就來了。中央刺激計劃說是要上4萬億,大家把抽屜裏的舊貨色一拎出來,就變成了20萬億。現在是實行寬鬆的財政政策(就是赤字財政)和積極的貨幣政策(就是銀根緊縮),如果中央的投資和銀行的貸款不到位,那麽發行地方債券不失一個好的方法。

 

不過如果發行地方債券,應該有哪些限製,如何確定償債能力風險,讓地方政府在能力允許範圍(不過如果能力強,還發債幹嘛)不要過度發債,以免陷入償債危機(當然中央政府肯定會來擦屁股,因為社會穩定問題)。另外這個聚寶盆到手,會不會出現盲目發展,不計後果的投資過度衝動和膨脹(當然對官員來說,改善當地經濟發展水平,政府多了錢,自己有了政績,可能私下裏還收了好處,不能不為之)。還有就是你錢越多,人家銀行就越願意借錢給你,那麽發地方債券也是一樣,富裕的地方自然舉債能力強,貧困的地方可能高利息,都難以借錢,就會使貧富地區發展的兩極分化越演越烈。

 

 

 

 

八十二

 

 

 

 

不過無論如何,用地方債券的方法來支持地方財政和支出,比用香港式的刮土地方法要好得多。有時俺真要感謝上蒼,一個金融危機就逼得中國的城市政府們不得不轉向,讓俺們的敗家子們想做壞人的機會都沒有,想在城市裏搞高地價下的兩極分化,發展貧民窟的夢想破滅。

 

俺自己認為地方債券如果在財權和事權不對稱的情況下,即要麽中央財政讓更多利給地方財政(或者是財政支付更多),要麽中央財政支付地方的非商業公共支出(如全民統一的國家醫療保健係統等等),這個方法是一個比較好的可行方法。

 

在限製地方過度發債的情況下,可以用總債務占GDP的比重和年度債務占財政總預算的比重這兩個數字來限製。這個方法其實和國債是一樣的,就是令地方政府(沒有發鈔權的非主權政府)可以負責任的運用這個財政融資方法。

 

在解決地方的不平衡問題,有一個新穎的方法就是有富裕地方向落後地方借債,比如說上海政府擔保的為甘肅政府的專項債券,可以享受免稅的收入優惠。

 

俺在前麵的文章中,談到了三個詞匯。一個是羅斯福新政,其實就是今天中國政府施行的寬鬆財政和積極貨幣政策,通過民生和基礎設施的貨幣投入,以推動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俺是20年前,在中國對外開放,搞沿海國際經濟大循環時代,少有的喊出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隱患的人,而今天在全球經濟危機裏逼出來的新政,恐怕是改革這麽多年裏,讓俺最為開心的一刻。

 

中國今天的特點,在經濟中國有企業的影響力,政府功能的完善,和製造業的強大,都可以和羅斯福時代的美國相比,因此比今天的美國更有機會實行這個新政。俺可以預料的是,通過大規模的新交通,新能源和新農村的建設,以及醫療,教育和廉價房的投入,中國的普通民眾應該可以真正的開始享受30年改革的經濟成果,和諧社會的理想才開始真正施行。

 

第二個詞匯,就是中國的馬歇爾計劃。何為馬歇爾計劃?就是在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一片廢墟,需要重建,而美國生產能力強大,大把的錢,但由於戰爭結束了,龐大的產能靠國內需求無法消化,工廠要停產和關門,工人要失業。當時的美國政府決定對歐洲國家進行貸款(開始還想著還的,後來就變成了無償援助),讓歐洲人買美國生產的貨物,使美國的經濟繼續發展。

 

那麽這個計劃對中國今天有什麽啟發呢?

 

先看一下現在廣東的情況。廣東,就和當年的美國政府一樣,很有錢(當然表現在中央銀行那裏的很多美元儲備是廣東的工業賺回來的),生產力龐大,你下多少訂單,俺就交多少貨到你手上。現在的情況同樣是西方國家的需求少了,工廠要關門,工人要失業(雖然很多開廠的是俺們香港和台灣同胞,幹活的是湖南和四川同胞),經濟有困境了。

 

可是,是不是之前的需求就是真正的需求呢?不是。因為美國來廣東買產品的錢,不是美國人的錢,而是廣東人(以中國中央銀行買美國債券的名義)借給美國的。用自己的錢,借給消費者,再來買自己的東西,好像很傻,其實不然,正如俺的小老弟久公子所言,貨幣就是在流通中,方起作用,不流通放在地毯底下,是不會增值的,也不會帶動經濟發展。

 

廣東人的慷慨,使一個擴張型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結果是所有參與了這個經濟活動的人們,廣東的香港和台灣老板,廣東的湖南和四川工人,廣東的地主和俺們官員,美國的消費者們都獲得了這個經濟增長的好處。那麽如果俺們現在把最後這句話裏的“美國”,改成“貴州”,又如何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chinomango 回複 悄悄話 "改成貴州"就是讓貴州用省債來消費改善生活.
各級政府的政績,有一部分是市建和政府大樓的建設,這部分其實應該算副分的.
擴大內需的基建,基本上應當在投資環境(交通能源)和居者有其屋上,大力推動平民住宅的建設以及配套的設施(如衛生和公共衛生設備),開發新型材料如輕型預構的房屋結構,牆體用有保暖吸音的竹木纖維,屋頂用太陽能(不一定要光伏,河北農村大量用的熱水器就不錯).
以後市建和政府大樓不應該在用中央財政負擔.本來該用中央財政負擔的辦學費用卻變成了集資.
uprm 回複 悄悄話 "井底望天, 34歲"
這個34歲是文學城係統自動加的.不是井底望天博主的真實年齡。
博主寫得好,63613;我特意注冊了來頂一下.我也是"34歲”.
uprm 回複 悄悄話 回複eastandwest的評論:
eastandwest 回複 悄悄話 “俺是20年前,在中國對外開放,搞沿海國際經濟大循環時代,少有的喊出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拉大隱患的人”。“井底望天, 34歲”。

除非是金正日。
紅袖添香老板娘 回複 悄悄話 改成貴州又如何?我過幾天又要去貴州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