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久公子談貨幣之三

(2008-12-06 21:32:22) 下一個


說完了物質流、產品流等五顏六色的"流",咱們再回到管道這個案例,說收現代市場經濟中的一個獨特的問題——一個和實際物質產品流動不一樣的問題。油氣公司盤算管道的營建,計算自己的財務收支,用的卻是另一個口徑,這就是經濟核算上的成本概念,那它和收入比較,計算是不是"賺錢"。這個成本可和前麵的物質消耗這個概念不同因為修管道不僅僅是上麵要耗費這些實打實的物質耗費(當然這些物質耗費對於公司來說隻表現為購買材料的貨幣支出),還有需要聘請專家和工人的支出,還需要給外國設備公司貨幣——如果你本地出產不了全部設備的話;最重要的是,要給過境國家過路費。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算出來,就是公司生意的的財務成本。

那麽這些成本是什麽?是耗費嗎?顯然不是上麵那種純粹物質的中途耗費。格魯吉亞收從裏海過境的石油的過路費,拿到的美元幹嘛?收藏起來好看?顯然不是,拿來購買本國生產不了的進口產品——咱不管它是小白臉總統揮霍享受的日本照相機還是用來給國內勵精圖治的葡萄酒提煉設備。所以,這些"財務成本",其實在更大程度上,是涉及一個社會的產品分配問題。那些過境國過路錢,從全人類的角度來看,並不是中途耗費,而是產品的分配格局——在貨幣流這個網絡中不斷實現的產品流分配格局。

於是這裏可以回答國內一些知名經濟學家的頭痛難題。有個張口閉口就是"交易成本"的國內某知名大學知名教授提過這樣一個疑問:現代社會一百多年來,交易成本是越來越高呢還是越來越低?你說越來越高?那19世紀的時候從美國中部大草原運送一車糧食到東部城市大概的貼上兩車糧食用來在運送途中自己耗費,現在這種耗費有多少?至少是低了許多吧。你說越來越低?那現在這GDP裏70%都是形形色色的第三產業——美國的第三產業的典型形象大概就是公務員、服務員、律師、會計師,這些人看起來都不產出東西嘛,好像都是給你社會生產的中間環節融通周轉的嘛,這"說明美國的交易成本達到了產出的70%以上!"。
這種教授就是典型的概念混亂的案例。其實這個問題非常簡單。那就是生產技術進步,在資源利用上的效率在提高,所以從全社會看,物質意義上的沒有到達消費終端的中途耗費成本在降低。但也正是生產力的提高,足以養活大量的"閑人",那麽這些閑人上哪裏去了呢?或者上了好萊塢給我們的業餘生活添姿增彩,或者當了律師來坑蒙拐騙,把簡單的事情弄複雜,為自己分的一碗"忽悠飯"吃,當然,這些閑人的閑活,自然是要收費,這就把貨幣周轉給周轉到了他們手裏,再去購買產品。這些閑人合在一起,就成了70%的第三產業GDP。
再舉一個東洋人的例子,日本的生產能力很高(至少在某些行業上的生產能力不是一般的牛X),有些消費品如照相機的製造成本、售價很低,但日本的農民的農產品卻獅子大開口,天天種植天價大米天價牛肉還打著"日本人吃日本米"的幌子要求城市老兄包銷,還有一群日本禮儀小姐天天在商店門口給人作90度鞠躬,矛盾嗎?不矛盾,這些看似浪費精力的日本本土服務行業,其實是分配產品流的一個"借口"(雖然也貢獻了一些大米和一些軟軟的"歡迎光臨いらっしゃいませ")。豐田固然生產率高,但是生產率高的另一個同義詞就是產品生產所必需雇傭的人數需要很少。如果大部分日本國民都沒有辦法進入這些企業,怎麽辦?找借口給他們"貨幣"。所以豐田人就是要在這些浪費精力的國內服務上付出高價,從而客觀上把自己的產品分出一大半給這些"供養起來"的日本國民們。

分不分這兩種"成本",即社會終端產品意義上的中途物質消耗和作為"社會分配手段"的(一部分)財務成本,是很重要的。現在很多經濟學家,滿口大道理,卻連這個基本的原理都不清楚。物質消耗成本和社會分配手段的一些財務成本,從社會的角度看是有區別的;但從微觀個體——比如老板,比如企業的眼光裏,則是"似乎"沒有區別的。拿大家都明白的道理來說,一家製鞋廠買了機器,辦了貸款,雇傭了工人,那麽購置機器後帶來的損耗、折舊,就屬於前者,而貸款的利息,工人的公子收入,則屬於後者。有些人不明白這一點,把工資支付和利息支付統統當成"被吃掉"的物質消耗,而把企業利潤當成"社會生產剩餘"。形成這種看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人們通常習慣從企業運營的周期去看世界:把貨幣利潤當成企業周期運作的"終點"或結算標準,把分界線劃在了獲得貨幣利潤這一道線上,好像是做生意"做出了"貨幣;而工人工資呢,發下去就花掉買成飯吃掉了,所以似乎前者是"累集結餘"而後者是中途消耗。這種眼光其實是沒有看到後麵的股東分紅的步驟,股東分紅後也把紅利貨幣給花掉了——當然,今天因為我們身處擴大型經濟中,年年貨幣利潤結餘和累積未分配利潤存量不斷上升,所以更加強了這種感覺,讓你更看不到利潤作為貨幣收入進行購買消費商品的作用;其實當年19世紀英格蘭各個合夥人或股東的紅利分成就很高,一般普遍高於6%,有時達到10%——這6%和10%就是這些有產階級分到的購買消費品的貨幣來源。
換而言之,人們容易受到通常生意人眼光的幹擾,用"剩餘創造"的角度來看待商業,看待經濟——而且其剩餘的概念也經常出錯。這種商人的眼光,很容易忽略了現代社會的更大本質:貨幣流動帶動社會生產和消費。如果一個國家在對外經濟博弈和對內經濟組織上也采用商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就很有可能忽略本質,釀成大錯,在對外問題上尤其如此。


【俺的廢話】新勞動法是中國經濟必須推動的方向,而提高廣大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他們的工資是一個經濟可不可以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企業主在微觀經濟的運行中,當然可以忘記人類經濟的目的,以貨幣利潤作為目的,而以宏觀經濟為考慮的政府和經濟學家,就必須從這個錯誤思維中走出來。如果一個政府需要支持企業,可以用退稅和低利率的方法來支持,但不能用壓低工人收入的方法,因為這個方法會迫使工人退出你的經濟消費活動,從而造成你消費市場規模無法擴張。

從經濟結構來講,你就隻能依賴於非自身的外部需求,來滿足你的企業的經濟活動,就是現在的過度依賴於對外貿易。從市場發展來講,因為你把工人的工資壓得太低,導致內銷企業無法在內部市場上進行合理的定價,而導致價格過低,無法獲取合理的利潤。這個大局就是產生變相抬價的非法企業經營--以降低產品質量,比如三鹿之類行為。

因此當張五常跑出來反新勞動法,企業主張五常是屁股決定腦袋,從企業的微觀角度,以貨幣利潤來說事。而號稱經濟學家的張五常以此來談宏觀經濟,就是胡說八道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jackycao1030 回複 悄悄話 非常佩服您的文章,但關於勞動法方麵我還是比較同意張五常先生的看法,因為以政府強製推行的推高勞動者所得的思路如您所分析的那樣有它正麵的效果,但在具體的細節操作上與尺度的拿捏上則是個很大的問題,目前這樣的勞動法對中國整體經濟的負麵作用非常深遠,如果不能及時改正可能會影響中國的經濟前景幾十年。用政治力量介入來改變分配體係必須非常謹慎,因為文明的發展與經濟的進步來源於發明與創新,而企業家們在經濟層麵的各種微觀的努力與進步才是社會進步的主要源動力之一,現在版本的勞動法對中國中小企業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可能會形成長期的對企業家精神的打擊。如果用勞動法來強行增加勞動者收入可以帶來社會的進步與成功的話,那麽哪些發展中國家隻要修改勞動法使之發達國家更嚴格及最低工資更高就可以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