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
奧巴馬需要考慮的另外幾個大問題,就是伊拉克撤軍,伊朗和談和阿富汗反恐問題。
在伊拉克撤軍,自然預示了美國在全球戰略上的撤退,和以放棄中東的軍事占領,來保證對戰略物資石油和天然氣的全球供應,進行控製。這個外交政策變化,自然就和國內發展再生新能源,減少對海外能源的依賴,相輔相成。而伊拉克撤軍,也標誌了對伊朗軍事行動的手段將被拿出桌上,使和談成為一個唯一的選擇。
這個政策變化,要應對的就是美國猶太人集團和以色列的挑戰。
在美國選舉前,以色列有這樣一種想法,就是其不能在大選前動武,免得背上幹擾美國大選結果的罵名,而導致美國的反猶太勢力乘機發難。本來,美國國會在金融危機的緊要關頭,不是開會,而是放假幾天(猶太新年)已經讓美國人非常不滿(加上金融界裏大量的猶太大亨們正是罪魁禍首),以色列如果私自動武,把民主黨等了8年的最佳翻盤時機,給耽擱了,估計夠以色列和猶太人喝一壺。
當然美國在敘利亞的軍事動作,絲毫沒有引發美國人的關注,也給了以色列一個兩難的抉擇。奧巴馬上台,表明和伊朗妥協的勢力上升,使以色列可以借助軍事行動來解決伊朗威脅的窗口,隻有三個月的時間。可是,如果以色列動手,受到伊朗報複,而美國袖手旁觀,就像當年美國中情局發起的顛覆古巴卡斯特羅政權的豬灣行動一樣,是用那個行動,借機讓美軍卷入。但是當年的肯尼迪總統,堅持不跟進,就把當年參與的人們全部晾在那了。
以色列的動作,也不排除奧巴馬不買賬,讓以色列自己收拾殘局,那麽局麵就很難看了。當然美國軍界和輿論界中的一些人,已經開始對以色列的企圖,進行恐嚇。曾出任美國中央戰區司令,貝魯特出生,黎巴嫩裔的將軍阿比紮伊德,就公開聲明,以色列完全沒有軍事實力可以獨自解決伊朗問題。而一向對美國外交政策嗅覺非常“靈敏”的“新聞周刊”則最近(10月25號)撰文說,伊朗的核設施在地下太深,以色列根本沒有能力摧毀。
“新聞周刊”引用了消息人士指出,要摧毀伊朗的核設施,必須轟炸4個地點。但由於這些地點隱藏在地下,上麵有60英尺厚重的鋼筋混凝土保護層,以色列根本沒有這樣的武器,可以對伊朗進行外科手術打擊。對這些設施,你必須將數個美國特製的地室爆破彈,全部精確的打在一個地方,才有可能打穿起防護層。以色列唯一的選擇就是扔核武器,而這一招很難下手。
筆者的看法是,這兩個動作,都似乎是在警告以色列不要輕舉妄動。以美國猶太選民對奧巴馬的不滿,比如說其他非黑人少數族裔對奧巴馬的支持度大概是百分之60多,而猶太人則是超過70%支持麥凱因。
而“新聞周刊”另一篇關於蘇丹達爾富爾的文章,也引起了俺的注意。根據這篇文章,美國的以反對中國,抹黑北京奧運會的達爾富爾運動,之所以搞得風風火火,影響極大,其主要原因是美國的猶太人團體在背後的操縱。美國猶太人組織牽頭的主要是“大屠殺紀念館(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和“美國猶太人世界服務(American Jewish World Service)”這兩個組織。
按照“新聞周刊”的說法,沒有這些猶太組織在背後的推手,這個運動根本就不可能達到目前的影響力。而這些組織隨後成功的“說服”了美國政府高官不斷表態,和“邀請”的好萊塢的各路明星出馬效力,後麵的那隻大手,看來不可等閑視之。也許將來中國政府在和美國金融界的猶太大亨打交道的時候,也該多長一隻眼,可謂防人之心不可無。
五十
奧巴馬需要注意的是,當心陷入自己的阿富汗陷阱。
當初當奧巴馬和民主黨齊力攻擊布什的伊拉克戰爭時,被共和黨反過來攻擊民主黨不愛國,是向恐怖分子投降。所以奧巴馬等人的策略,就是攻擊布什的反恐戰爭反錯了地方,如果他們搞反恐的話,就不會在錯誤的國家伊拉克去搞,而是應該到“正確”的國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去搞。
當然俺們這些明言人,正如在大國遊戲的長篇大論裏已經說得煩了,知道阿富汗戰爭的真實含義是什麽。而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浜子”(這裏引用奧巴馬的日語發音來娛樂一下,日本城市小浜讀起來就是奧巴馬),不知阿富汗的水深淺,就想插條腿進來,最後可能會掉入自己設計的陷阱裏去。
阿富汗美軍的局麵,比在伊拉克還要麻煩。伊拉克可以說是城市遊擊戰,阿富汗則是農村遊擊戰。美國為首的盟軍,通常是占領了城市,建立自己的碉堡式的軍事基地,拉起了鐵絲網,然後就是躲在軍營裏,盡量少出去。萬不得已,就是出去掃蕩一下,把整個廣大的農村,全部讓給了塔利班遊擊隊。這個局麵和當年的蘇軍占領沒有什麽兩樣,所以當後來美國向阿富汗遊擊隊提供肩扛對空導彈後,蘇軍的直升機被大量擊落,戰局就不可避免的逆轉了。
而現在因為俄羅斯還沒有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在加上塔利班還在繼續提高軍事作戰能力,美國盟軍還抗得住。等到塔利班的作戰水平,不斷升高,在有一些國家有意扶持一下,美國和其盟軍就會發現局麵越來越糟。上次,法國已經吃了些苦頭。
估計俺的讀者已經知道,美軍在阿富汗的一大戰略任務,就是打通連接南部坎大哈到北部赫拉特的石油通道,把雪佛龍在哈薩克斯坦的石油生產運出來,並希望可以同時染指土庫曼斯坦的天然氣。前幾個月,美軍在赫拉特扔了一堆炸彈,把當地無辜老百姓裏的婦女兒童炸得血肉紛飛,就是為了趕走當地居民,炸開一個無人區出來。當時美國的輿論談到了這個攻打塔利班時,發生的“意外”,簡直令人惡心異常。因為所有的明白人都知道,這種西方的公正輿論隻是用來忽悠自己受蒙蔽的人民。因為赫拉特的居民是以塔吉克人為主(和一些烏茲別克人),與普什圖人不是很和睦,當然不會是普什圖人的組織塔利班。這些塔吉克人和俺們中國的塔吉克族一樣,是說波斯語係的民族,是當年和塔利班對抗的北方軍閥的群眾來源,自然今天就和西邊的伊朗走得很近。
而受到奧巴馬支持的殺入巴基斯坦的方案也不是很順利。在9月3號第一次小試牛刀,衝進巴基斯坦殺人20(包括3個婦女和4個兒童)之後,在3天後,巴基斯坦軍隊宣布,由於“安全”原因,美國從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港口上岸,北上白沙瓦,去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後勤補給線(大約是北約盟軍70%的總補給量,另外30%應該從俄羅斯境內過去)在開布爾山口,禁止通過。這之後,巴基斯坦軍隊接到命令,如果美軍再次越境,巴基斯坦士兵會開火。結果在9月26號,在美國第二次準備越境時,就受到了巴基斯坦軍隊的阻擊。雙方槍口抬高了一寸,以警告方式交戰了5分鍾,子彈在兩邊士兵的頭上飛過。
而巴基斯坦的現政府在“10%回扣先生”紮爾達裏的領導下,因為過於親美,甚至事事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阿富汗裔的哈利勒紮德商量,有時連美國國務院都蒙在鼓裏,導致美國副國務卿尼格羅龐提和南亞助理國務卿鮑希爾的不滿。回扣先生試圖以美國的聖旨來改造巴基斯坦軍情局也被人為抵製。在巴基斯坦麵臨的經濟危機下,其兩個最好的朋友中國和沙特,表現的沒有老紮希望的熱心,隻好再次向國際貨幣基金會求救。這個政府可以維持多長時間,仍是一個未知之數。而巴基斯坦國內的各派勢力已經大力攻擊紮爾達裏政府忽視中國,將會付出代價。
以樓主舉的例子堤外(外貿)損失堤內(內需)補的政策來侃侃:
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約占GDP的7%多一些,而且由於加工貿易的比重,實際GDP貢獻率低於7%。但是這個產業吸收的勞動力應該不止這個數,想想很多朋友提到的廣東出口企業倒閉的情形就知道了——都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一倒了就會有一大批工人失業。就以這個產業吸收10%就業人口的比例計算,如果對美國出口下降20%,中國的失業率就會上升2個百分點。再加上對其他地區的出口業受到經濟危機影響,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所以,中央的方案考慮到了對就業率拉動,對勞動密集的產業有大量投入,比如包括道路橋梁在內的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設施的投入等等。最關鍵的是,這些行業就業要求相對較低,出口行業和其他行業的多餘勞動力基本上可以直接吸收,不需要培訓。這一點我和樓主的看法一致。但是對於樓主說的選擇合適的行業進行向中西部轉移我認為實際上不太可行。我隻考慮了消費品出口行業的情況來說明。我們出口什麽到美國?奈克運動鞋,牛仔褲,襯衣,聖誕節玩具是典型的產品吧?中國真的需要這些嗎?或者說需要這些過剩的生產能力嗎?生活消費品在中國不是生產能力不足,而是低收入階層(以農村為主)收入不足。在我看來,連美國人也不是真的需要每個人都需要5雙奈克鞋,10條牛仔褲,和數不清的聖誕節玩具(這些數字在我周圍的家庭裏都算少的),隻不過資本家願意借錢給他們,然後到中國來買產品,解決我們的過剩生產能力,給我們的工人發工資,拉動GDP,我們何樂而不為?
但是,既然美國人破產了,不再買這些東西,我們也沒有必要保持過剩產能,甚至鼓勵自己的人民購買這些垃圾。運動鞋有兩雙就夠了,那些用來炫耀的“品牌”更是美國這種垃圾消費文化的代表!
所以,消費產業轉移基本沒有意義,這是由我國對美國出口的產業性質決定的。我們應該做的,除了前述基礎設施投入之外,應該是將資金投入到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上去,讓這部份勞動力有機會投入到那些對和諧社會和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大的地方去!
古巴據說發現20億桶油,開始接受西班牙和巴西的參與。胡Core馬上會去看看老卡。美國的經濟封鎖基本無效。左派想談判,然後拿油。右派想政變,然後拿油。
到底哪條路?兩黨從來不敢得罪古巴異議分子,因為他們的票數可以決定你是否贏佛羅裏達,就是誰贏總統大選。如果這次這幫丫選了麥肯,而奧8還是贏的話,就不會給他們麵子了。
想請問下樓主,可不可以寫一下美國對拉美國家的現行政策?特別是和古巴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