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望天

談天說地 古往今來 曆史人文 天下大勢
個人資料
正文

夢幻泡影三十二 地區發展博弈

(2008-11-18 15:19:51) 下一個

 

 

 

六十三

 

 

 

 

首先在應對當前這個形勢的時候,千萬不能有僥幸心理,以為隻是這個年關難過,如果政府各種救援措施得當的話,比如說新勞動法不要搞了,取消最低工資製度,調高出口退稅,放水銀行信貸等等,頂過去就行了。更有甚者,連將人民幣再度貶值的口號都喊出來了。這些辦法,也許可以救急,但不能救窮,可以就一時,不可能救長久。

 

為啥這麽說呢?因為真的經濟衰退還沒有開始。筆者上次說過,因為中國的產品相對於德國和日本,還是在低端和常用品市場,要比這兩個國家的高端產品市場,受到全球需求萎縮的打擊要遲到一些,大概是6個月吧。而中國現在麵臨的經濟速度急速下滑,並不是因為受到了金融危機的直接影響,而是俺們中央銀行的重手調控措施在經過一係列的增準備金,提高利率,再加上原材料價格暴跌,導致產品最後價格的急劇下降,而使很多中遊企業經營困難。

 

現在歐洲,尤其是全球主要出口國德國,和亞洲的主要出口國日本,都已經步入了衰退,而中國的出口主要的標誌之一,沃爾瑪商場的銷售情況還不錯,可以說保住了一個底盤。但隨著美國和歐洲開始大規模的企業倒閉和工人失業,熬過這個西方世界的聖誕節假日銷售季節後,零售業就開始大量裁員。從明年初,那時中國出口商的困難日子將會正式開始。如果這些出口商可以注意一下國內的內需市場,那麽中國的春節也許可以幫助一下過難關。那麽在3-4月間,就是中國外貿加工業的衰退開始。

 

美國在那個時候,應該有一個退稅刺激經濟計劃。但是以俺的估計,按照“債務通縮”的推斷,這些退稅刺激,估計會大部分用於減低美國家庭的所欠債務,不會對中國的出口貿易有太大的幫助。

 

基本上,不論中國想不想轉型,可能都沒有選擇。因為中國政府的猶猶豫豫,不能料敵之先,在新勞動法和環境保護法上拖拖拉拉,已經錯過了轉型最好的時機,使現在轉型的社會風險和經濟代價要高很多。不過人類的一個通病就是得過且過,不被逼急了,就不會屁股挪個窩,不被打痛了,就不會主動變革。在要麽轉型,要麽死亡的兩難選擇下,大概還是會走轉型之路的。隻不過現在越轉得快,將來的問題越小些,再用救各種企業的方法,左拖一下,右拉一下,半年後這些企業一樣生存不下去,還是一樣要麵對為新失業的工人創造就業機會的問題。

 

現在與其如浪費財政資源,還不如盡快安排企業的內遷。最好的辦法是,成立一個國務院轉型辦公室領導和協調這個工作。在沿海的廣東和浙江等地,首先看緊問題企業,防止有不良企業主卷款外逃。根據各行業的企業運作情況,有計劃的實行關停並轉的工作,可以在剩下來的整合後的企業中,進行各種金融扶持的幫助政策,協助這些企業度過難關。而在主要民工回潮的省份,可以安排以現有的技能為首選,在這些地方的農村興辦工廠,以國家扶助的方式,實行補貼政策,讓這些新企業可以做到盈虧平衡。然後由國家幫助,在中國的中西部省份尋找銷路,或者是以扶貧的方式,將這些生活必須品發放到扶貧的地區,或者以中國外援的形式,將這些消費品,運到非洲和拉丁美洲去幫助窮人。比如說,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對外援助,無息貸款,都可以考慮以部分用中國貨的方法計算。

 

在企業的內遷方麵,如何把倒閉的中小企業的工人,根據其回流的省份,整合成大型企業,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課題。通過整合,建立起一個產業鏈,才可以真正完成中國的這個產業轉型,使內地省市,成為中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心。

 

 

 

 

六十四

 

 

 

 

而在廣東和浙江沿海的企業,就可以用來保住萎縮的海外市場,並爭取開拓中東的新市場。其中一個方法就是留意美國和歐洲的消費品國際品牌,一旦當這些品牌出現困難時候,趁機以低價吃盡來,然後將其設備和設計人才爭取全部搬回來。因為廣東和江浙一帶,生活水平素質比較高,又有兩個國際大都市香港和上海,可以為這些人才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然後以這些設計人才作為技術領導,帶上一幫江浙和南粵本地的心靈手巧,腦袋靈光的設計人才,盡快把這些軟的實力建立起來,為將來占領消費品的全球高端市場打下基礎。

 

而一旦將品牌的設計和營銷中心建立起來之後,沿海地區就沒有必要繼續進行實際的生產,可以將下屬的工廠搬到中西部去,利用中國這幾年發展起來的地區高速鐵路來解決運貨問題。

 

這種方法對沿海和內地雙方的好處都很大。當沿海地區成功的建立起高收入的品牌設計和行銷中心後,由於創造的工作職位是屬於附加值及其高的高端職業,就會自然而然的帶動起整個地區的地租價格,從而帶動整個地區的土地價格。而內地的製造產業的興起,同樣會帶來當地的土地價值的增長。一個例子就是北京的首鋼搬出首都的石景山區,到唐山的曹妃甸,對前者來講,原工業園用地將變成價值更高的城市商業和辦公用地,造成地價大漲。而對後者來講,新工業園區則將原來的荒島沙土地變成了更高價值的工業 用地,也造成地價的是上漲。因此將產業分布的合理化,應該是對中國的整體,以及內部的各個地區都是皆贏的結果。

 

以廣東的情況為例,現在開始建設的貴陽--廣州高速鐵路和南寧廣州高速鐵路,再通過南寧昆明高速鐵路,貴陽六盤水昆明高速鐵路,貴陽重慶高速鐵路,和貴陽成都高速鐵路,就把整個大西南和華南聯係在一起,通過珠江三角洲的龍頭作用,可以把一盤棋完全走活。通過整個產業鏈的分工,盡量讓勞動密集型的部分,靠近密集勞動力的地區,而讓對市場觀念,國際貿易,世界風潮都比較了解的沿海地區,與世界各國爭奪高科技發展,新產業開發,和高消費品品牌等軟活,使中國自己內部的產業分工,趨於合理化。

 

其實很多人不明白,中國的沿海地區相對於內地地區的富裕,和美國的東西海岸相對於中部的內陸地區的富裕,原因是差不多。除了地理優勢之外,這些地方的人民思想比較開放,見識比較多,行為比較敏捷,是其中一個決定的因素。如何利用這個現實存在的地區差異,加強中國產業的整體競爭力,讓各地區可以吃到應得的那份蛋糕,並在未來發展中,如何縮小地區的差距,需要在這次的經濟大調整中,有可全麵的思考。中央的政策,不能過於短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被眼前的困境嚇破了膽,搞得政策的出台,毫無章法,驚慌失措,是無法有效的解決未來的發展問題。

 

筆者本來和大多數人一樣,對中國的GDP的產生方法不甚了解,就流於和大部分的專家一樣,常常用西方GDP的算法,試圖來解析中國經濟的發展。後來經過這方麵的一些專才的解釋,才算明白的以前的一些看法,是錯把馮京當馬涼,而分析出來的結果自然是雞同鴨講,隔靴搔癢。

 

這裏俺不想在具體的計算方法上,比如說美國用的支出法,中國用的生產法和收入法的異同方麵,把這些專家的說法照抄過來,隻是想說世界上任何的國家GDP其實都有忽悠的成分在裏麵。而中國和美國不同的是,美國是往大的方向忽悠了,中國是往小的方向忽悠了。

 

當然GDP的具體數字是不是準確到不重要,而是看這些數字的變化,是不是可以得出一個對整體經濟形勢的把握。比如說,一個大家似乎都可以接受的看法是,中國經濟的發展必須至少在8%的水平,如果達不到這個水平,中國就不能創造出足夠的工作機會,而中國政府就會麵臨社會不穩定。而這個對經濟的基本判斷本身似乎就不是很正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