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壇小學

為祖國的孩子們建一所結實的房子。讓他們不再淋雨,不再受風寒。讓他們在求學的時候,有一個溫暖的家。請為這房子添一塊磚,加一塊瓦。
個人資料
正文

【家壇小學】幫助我們建校的人

(2008-09-11 13:42:39) 下一個
幫助我們建校的人

(照片轉自信天助學網站)

信天謹遊(網名),是北京一家建材公司銷售經理。七十年代生人。最近剛剛參加了鳥巢的施工,他自己很得意這張“哥哥我做船頭”的照片,我就貼這張吧。



信天二十多歲時,一個人騎車遍遊中國,路過雲南寧蒗時在一間鄉村小學投宿。他覺得這學校實在是太破了。把一個三間教室的學校翻修一下應該不難吧。回京後即刻籌款。根本沒人理他。後來有了錢,這第一所還是沒有建成。信天稱它為負一所。我們的小學,應該是一百一十二。

這中間的許多故事,有興趣的同學看這裏:

【央視國際信天謹遊訪談錄】一個人和十一所學校

還有一些他寫的助學文章:

《助學請勿擾民》
《無糧,何不食肉`?》
《試玉要燒三日滿》
《從身邊做起》
《衣濕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蝴蝶飛不過大海》
《佤藍mm》
《不遷怒》

負責走訪的周忠民老先生,是一位退休的工程師。這是在走訪途中,天氣悶熱,坐下歇一歇。



負責施工的曹永書師傅,是信天的合作夥伴。信天評價他和周老師都是“有愛心又很負責任的那種人”。



教育局武局長,正科級副局長,主抓學校基建工作。信天評價:“平時經常下鄉跑,曬得很黑,彝族朋友,豪爽,實在,關鍵是能辦實事。縣裏不通公路的超級村小,由於國家顧及不到,這些學校多由我們民間資助修建,也適當地減輕了教育局的壓力,武局長很是感謝。”

還有:“蓋學校離不開當地政府和政府裏能做實事的、有組織能力、有執行能力人的支持。和當地這樣的朋友喝酒也願意。”

左邊是教育局武局長,右邊就是民主鄉中心校長胡該貴。這位校長幫助在民主鄉建了14所小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