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點點

非常高興我們能在網上相遇,相識,相知。願這裏能帶給你陽光和快樂,溫馨和幫助!
個人資料
正文

談談創新精神

(2012-03-22 07:10:35) 下一個

最近我們學校的中國學生會組織了係列講座,請學校裏那些功成名就的教授們講講他們的成功之路,蠻有意思的。


昨天的話題是“Biology Past and Biology Future: How Scientists Shape their Careers”


主講人是我們學校的教授,Dr. Bruce Alberts. 看看他的簡曆,he is an original author of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Alberts, noted particularly for his study of the protein complexes which enable chromosome replication when living cells divide, is Editor-in-Chief of Science magazine and United States Science Envoy to Pakistan and Indonesia. Alberts was the president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from 1993 to 2005 and a trustee of the Carnegie Corporation of New York.

 


雖說他頭上有這麽燦爛的光環,但人很和藹可親,講得也很風趣。


 

他說一個年輕的科研工作者,要想早出成就,與其擠在大家都熱衷的一個狹小熱門的領域裏和別人競爭誰能早一點得到結果,發表論文;不如自己去尋找一個自己感興趣而不那麽熱的領域去花費時間和精力,那樣將更有成效。


 

他說由於現在的科研體係,一個有名教授下麵的弟子,徒孫們都在搞和他們的大導師同樣的課題研究。即使他們日後成了教授,有了自己的實驗室,也還沿著他們早期的科研方向走下去,導致在有些科研領域裏擠滿了人,而有些也很重要的科研領域卻無人問津。科研的經費和人力分配絕對不均勻。所以要學會跳出圈子,衝出框框。


 

當問到怎樣才能找到有意思的科研課題,找到靈感時。他建議大家多去聽聽與自己科研課題不相關的其他領域的學術講座,這些跨學科的交流也許會帶給你靈感和啟發。



他對中國的科研體係很熟悉,覺得中國把科教職稱評定和論文發表數直接連在一起的做法很短視。他覺得這樣的科教體係隻能造出大量會製造論文的機器,而不是勇於創新的科學家。


 

他說一個好的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最重要的是啟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尋求自然真相的能力。


這些講座聽下來,最大的感悟就是這些成功的人都是對科研著迷,非常喜愛,非常享受的人。。。


他對那些年輕學生說,你要是不喜歡生物,隻是想找個飯碗,那你走錯地方了,趕緊轉行吧。因為你自己會很受罪,你也幹不出什麽成果來。

 

很喜歡他的講座,也希望中國能真正走上科研創新之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