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點點

非常高興我們能在網上相遇,相識,相知。願這裏能帶給你陽光和快樂,溫馨和幫助!
個人資料
正文

知青回憶(3): 汗滴禾下土(下)

(2008-08-29 07:35:29) 下一個


山區什麽都得靠背。剛下鄉時隊裏給每個知青發了一個背簍,一個背架。春種時要把種子、肥料、農藥、甚至水背到地裏去,秋收時要把收獲的麥子、苞穀、洋芋背回來。我下鄉後就再沒長過個,是我們家最矮的。看著我妹妹那一米七的個頭,一米八大個的父親常常笑我是在農村被那背簍壓矬的。背麥子是個力氣活,為了鼓勵多背,隊裏夏收時每天記工的方法是將你收工後背回的麥子過秤,根據重量來記工分。這下可把我們這些剛下去的知青整慘了。眼見得社員背上的麥捆綁得像小山一樣,他們還能在那崎嶇的山路上健步如飛。而我們割麥子時已經費勁了力氣,收工後顫顫巍巍,走了半天山路背回去的麥子還沒人家的一半份量,一過秤隻能記很低的工分,一天幾乎白幹了。

第一年麥收時,有一次在一片很陡的山坡上割麥子。割好的麥子有的在山坡頂上,有的在山坡下。由於我們走陡峭山路的技術還不過關,幾個女生一商量就決定從山坡下比較平的地方給麥子打捆上肩。沒想到剛打了一半,就被隊長盯上了。隻見他罵罵咧咧地走過來說我們偷懶耍滑,要我們把打好的麥捆卸下來,到山坡頂上重來。望著那陡峭的山坡,我們一個個心裏直打怵。作為副點長,我硬著頭皮去和隊長交涉,希望他能看著我們是剛下鄉,走山路不習慣的女娃娃份上放我們一馬。沒想到隊長一口咬定我們既插隊到農村,就得和社員一樣,不能搞特殊化。還說什麽我們下來搶了他們的口糧,弄得村裏糧食不夠吃,幹起活來卻連個毛娃娃都不如。雖說我百般乞求,他就是不鬆口。一氣之下,我心一橫就爬到了最高處,把麥捆在背架上打得和小山一樣,要邊上的社員幫我上肩。旁邊的女生和社員一看都傻了眼,勸我別和隊長鬥氣。而我也是和隊長蹩上了牛脾氣,心想:你不是非逼著我背嗎?我今天就背給你看看!說我們下來搶了你們的口糧,你當我們願意啊?被迫遠離父母來到農村吃這份苦,我們的委屈又有誰能理解?

顫巍巍的我把那小山一樣的麥子背起來,一步三晃地慢慢向山下走去。隊長一看這架勢也傻了眼,趕緊使個眼色讓兩個社員在後麵跟著我。那背上的麥子真想座山,壓得我深深地弓著腰。我小心翼翼地順著小路向山下走,頭上的汗象雨點一樣流下來,讓我睜不開眼。不知走了多遠,我腿直發軟,腳下一絆就沿著山坡滾了下去,好在沒滾多遠就停住了。我躺在地上,那身上的痛,心中的委屈一起湧來,實在忍不住而失聲痛哭。那兩個社員一看我滾下去了,嚇得放下身上的背架,趕緊跑過來救我。還好,除了腿上被撞破了幾處,血紅一片,筋骨倒沒被傷著。休息了一會,我強忍著腿痛,還是將麥子背回了村子。從此,我的強脾氣在村裏出了名。不過,從那以後,隊長也對我們知青客氣了很多。

夏天的麥收是艱苦的,但最枯燥的農活是春天苞穀苗長出來後的鋤草。那真是一天十幾個小時鋤也鋤不完的草啊。鋤到最後是滿眼一片綠色,已經分不清哪棵是苗,哪棵是草了。大半天幹下來就盼著太陽早一點下山可以收工回家,而那太陽就好像被釘在了天上,一動也不動。

冬天寒風刺骨,氣溫能降到零下十幾度,本應是農閑的日子。但在當年“農業學大寨”的口號下,全國到處都在修大寨田,紅旗渠,我們也不可能閑著。在凜冽的西北風中,我們也加入了公社大修梯田和水利的隊伍。冰天雪地,一鎬頭下去震得虎口生痛,但地上隻出現一個白點子。好不容易刨出來的土要用背簍背到另一個地方去。手上、腳上凍出了一道道的血口子,真疼啊!可我們費盡力氣修出來的水渠卻因為根本就沒有水而成了擺設,而那硬修出來的梯田因為把生土翻上來,熟土翻下去了,根本就不長糧食。

就這樣我們不管春夏秋冬,和當地農民一起在這片黃土高原上背朝天,麵朝地,辛勤地耕種著。碰到老天爺開眼,多下幾場雨,地裏的莊稼長得茂實,大家還能盼上個好收成。要是趕上那幹旱的年景,幾個月都不下一場雨,那地裏剛冒出來的麥苗就會被活活旱死。雖說大家想盡一切辦法從山下找水挑到山上,但一瓢水隻能救活幾棵麥苗。那幾百畝地真是讓人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啊!大家隻好一邊大罵老天爺,一邊早早地合計著怎樣用洋芋,地瓜來幫著熬過那收成不好的年景了。

農田裏的勞動是艱苦的,也是枯燥的。為了緩解那每天難熬的勞動生活,我們就一邊在地裏幹活,一邊唱歌,將會唱的歌一遍遍地唱過。這樣日子會過得快一些,也給我們貧乏的生活帶來一些快樂。我們唱當時流行的知青歌曲,也唱那些伴隨我們長大的革命歌曲、蘇聯歌曲。我的嗓子就是在那黃土高原上這樣放聲歌唱練出來的。

當地的農民則唱《秦腔》,那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接觸那產生於秦嶺高原的秦腔。它既有西北原野那種“天蒼蒼野茫茫”的渾厚深沉,悲壯高昂、慷慨激越的風格,又有纏綿悱惻、細膩柔和、輕快活潑的特點。當地農民往往是根據當時的環境、人物,自編自唱。唱男女之間的愛情,也唱生活的艱辛和無奈。在西北農村的生活讓我能理解為什麽那秦腔唱起來是那樣的高昂、淒慘、蒼涼,讓人揪心。因為當地農民的生活就是那樣的痛苦,那樣的淒慘。不過,那高亢,激越,淒美的秦腔曲調襯托在那天藍藍,地蒼蒼的黃土高原上,有一種撼動人心的美。

這樣的艱苦生活磨煉著我們的身體,也從心理上幫我們一步步地走向成熟。它讓我們真正切身體會到幾千年來中國農民在這片黃土地上的艱辛和苦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jiurishanren 回複 悄悄話 黑心的隊長不多,但小心眼,好色,吝嗇的就比比皆是
whitelaces 回複 悄悄話 看得讓我忍不住流淚。知青可真是那個不公平的年代的犧牲品。中國人太能吃苦。
星星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mm走西口的評論: 謝謝MM的美言,看樣子我們是鄉鄰了。
星星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月亮花花的評論:月亮花花,看樣子你也曾吃過不少苦。
月亮花花 回複 悄悄話 你的描述讓我想起了我和俺爸一起背柴的情景。夏天打藥,背上讓農藥燒了一串泡。腳也讓蒿子杆紮過一個洞。。。勾起了太多的回憶。。。
mm走西口 回複 悄悄話 寫的非常生動真實,雖然沒有趕上下鄉,但當時俺的理想就是要去大寨做鐵姑娘,你的文中講的秦腔就是來自我的家鄉,很親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