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點點

非常高興我們能在網上相遇,相識,相知。願這裏能帶給你陽光和快樂,溫馨和幫助!
個人資料
正文

知青回憶(1):不受農村歡迎的人

(2008-07-04 17:15:24) 下一個

一九七七年是上山下鄉運動的末期,我卻搭上了這場運動的最後一班列車。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毛澤東逝世,舉國上下陷入一片悲痛的氣氛中。曾被人們認為能夠萬壽無疆的偉大舵手突然離我們而去,大家一下子都感到很茫然,不知中國將向何處去。 

隨之而來的打倒四人幫,毛主席親選的接班人華國鋒接管最高權利,更讓老百姓們重新陷入了新一輪的政治崇拜中。隻是這次崇拜的對象不是從湖南韶山衝走出來的毛澤東,而是山西交城的華國鋒。 

我就是在中國這一特定的曆史時刻高中畢業的。我們這代人,可以說是最不幸運的一代。在娘肚子裏我們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嚴重營養不良;小學、中學又趕上了文化大革命,讀書無用,造反有理,白卷英雄。當時甘肅的教育體製改革把傳統的小學中學十二年製壓縮成了九年,把秋季畢業改成了春季畢業。所以我和我的同學們於七七年一月拿到了“高中畢業證”。

當時的高中畢業生隻有一條路,就是上山下鄉,插隊落戶。人們好像已默認了這種命運的安排,一家幾個孩子同在農村插隊的比比皆是。大家唯一的想法就是早點下去,早點回來。甘肅當時的政策是一家隻能留一個孩子在身邊,而且知青一般下鄉五、六年後就有可能抽調回城。所以對我們那批畢業生也沒什麽思想工作要做,大家都知道那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報名時倒也痛快。 

當時我的姐姐和哥哥均已下鄉,下麵還有一個小我一歲多的妹妹。如果我留城,我妹妹就必須下鄉。為了把這寶貴的留城名額讓給妹妹,我別無選擇地報名下鄉了。

當時下鄉是自發地組成一個十人左右的知青點,到與父母親單位掛鉤的農村去插隊。所以我們當年畢業的一百多個鐵路設計院的子弟就被一竿子趕到了遠離蘭州,位於甘肅,陝西和四川交界的徽縣插隊。這些在鐵路區長大的孩子,從小上的是同一所鐵路小學,鐵路中學,加上父母又都是多年的同事,所以彼此都很熟悉。我們就在高中班的基礎上找了十一個比較合得來的同學共組了知青點。班長聿明自然成了點長,而我——當時的副班長就理所當然地成了副點長。

我們知青點由六男五女組成,說起來都還隻是一幫剛滿十六歲,從未離開過家,什麽都不懂的大孩子。如今要獨自到農村去生活,家長們都很擔心。再之當時插隊老知青們出現了酗酒、抽煙、打群架、懷孕等諸多問題,父母都擔心下去後我們會學壞,所以父母們都囑托我們兩個正副點長要把大家團結起來,互相幫助,像一個大家庭一樣共度這段艱難旅程。 

離家的前夜,父親和我有過一次長談。因我從小就是一個聽話懂事的乖女,在學校沒讓父母操過什麽心,父親對我還是比較放心的。隻是叮囑我要對農村的艱苦條件有充分準備,甘肅農村素以缺水幹旱,鹽堿地等惡劣的自然條件著稱,下去後肯定要吃很多苦。他囑咐我任何時候都不要悲觀、失望,不要輕言放棄。要樂觀、堅強,爭取好好表現,早點抽上來。 

“知足者常樂”是當時父親送給我的座右銘。這五個字是我從父親那得來的最大財富,它支持著我度過很多艱難的歲月。我很感激我的父母,雖然他們沒有權勢和地位為我們直接鋪平人生的道路,但他們教會我們怎樣在艱苦的環境下自立、生存;怎樣在困境下看到光明,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夢想和歡樂! 

徽縣地處秦嶺山脈,隴南山區,交通極為不便。我們要先乘火車到天水,再坐七八個小時的長途汽車到徽縣。走的那天父母和妹妹都到火車站為我送行。火車啟動的那一刻,母親們還是忍不住失聲痛哭,父親們也忍不住熱淚盈眶。車廂內我們這一百多個第一次離家的大孩子們也哭成了一團。大家都不知道至此一別,何日是歸程?更不知道前麵等待我們的將是什麽? 

到了天水火車站後,我們分乘早已等候在那的大卡車翻越秦嶺山脈,向徽縣進發。卡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前進,一邊是那險峻的懸崖峭壁,一邊是深不見底的萬丈深淵。山路盤旋曲折,峰回路轉。我們在一次次的急轉彎中,心驚肉跳,恐懼萬分,也逐漸認識到今後的回家之路將會是多麽艱難。

到了公社,這一百多個知青被分到不同的生產大隊。幸運的知青就分在公社所在地,或緊挨著公路的大隊;而我們則被分配到離公社還有二十裏山路的郇莊大隊。

隊裏派了三輛馬車來接我們。隨著越走越窄的山路,逐漸荒涼的景色,我們幾個人的心也越發沉重。年紀最小的湘玉趴在我的懷裏哭成了淚人,我強打著笑臉對她說:“別哭了,村民都等著歡迎我們呢。讓村民看到我們這樣哭喪著臉進村,會笑話的。我們總該給他們留下個好的第一印象吧!” 

萬萬沒想到,進村時除了幾個孩子圍著我們的馬車看熱鬧外,到處靜悄悄的,哪裏有什麽熱烈的歡迎儀式!初來乍到就遭到了這樣的冷落,我心裏立即產生了一種不祥的感覺。 

後來我才知道當地是半山區,可耕種土地非常有限,再加上雨水稀少,基本是靠天吃飯。遇上幹旱年景,收成更差。別說交公糧,連社員一年的口糧都維持不了。知青下鄉給當地農民造成了很大的負擔,因為從第二年起我們將和他們去爭奪那點兒有限的口糧。 

因為農村缺吃少喝,沒蔬菜、沒油水,知青們又正是長身體的時候,餓急了,社員們辛辛苦苦養的雞、狗,生產隊的果園就都成了他們掃蕩的對象。我們村已經被老知青折騰騷擾了好幾年,當地農民對知青的態度早已從歡迎變成了厭惡,但又沒有辦法拒絕。 

就這樣,不管我們自己是多麽不情願地走上了下鄉插隊這條路,一去我們就成了不受農村歡迎的人。這種心靈上的打擊比艱苦的生活環境更殘酷,為我們的知青生活塗上了悲劇色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jiurishanren 回複 悄悄話 午餐時間到了,回頭再來
weilee 回複 悄悄話 毛主席偉大嗎?
獨孤小鶩 回複 悄悄話 你是設計院的,是鐵二中畢業的吧?
martinlu2003315 回複 悄悄話 You make me recall the special time. It was horrible, but right now I think it is helpful for me to struggle, work, and enjoy
星星光 回複 悄悄話 坐家媽媽

謝謝!

待我去看看你的大作。那個頭像好可愛啊。
坐家媽媽 回複 悄悄話 好看,愛看。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