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有個叫張呂萍的大家知道嗎?

(2009-05-18 13:03:50) 下一個

有個叫張呂萍的大家知道嗎?
張呂萍:一隻都不能死!
2005-03-25 14:11:46 21CN時尚中心 文章內容彩信發送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論壇 → 小動物保護 → 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 → 有個叫張呂萍的大家知道嗎?

  ■動物立法刻不容緩

  “人的福利還沒解決呢,你倒把動物福利排人前頭啦。”此話,張呂萍聞聽多年。她的解釋是“愛心沒有排序。”英國人的鼓勵“提出這種問題的人說明自己有問題”讓她徹底排除了質疑紛擾。然而,一個紛擾成她一塊心病———狗市。外國人對不采取任何安樂措施的屠宰稱之犯罪,稱饕餮動物是犯罪飲食,“你們是在吃家庭成員啊!”

  張呂萍目睹過犯罪之地———北京某地狗市。她形容這是一個需要鐵石心腸的人才能看的血腥地方。殺狗給狗看,她心顫;看客麻木,她心寒。屠夫當著其他狗的麵,將帶鋸齒的利器一把扣在某狗腦袋上,令其致昏,吊起來,一刀捅死,立即剝皮。鮮血淋漓的冒著熱氣的狗肉就掛在群狗麵前。張呂萍清楚地看見同是天涯淪落狗從集體狂吠到沉默,狗眼含淚。眼神驚恐、悲傷、哀怨、憤怒、詛咒……“如果它們會說話的話”,她說:“它們一定會咒罵屠夫禽獸不如。”孰不知,這樣的狗肉對人健康有害無益。處於惡劣情緒中的它們,其應急反應是分泌如腎上腺素等有害物質。同樣,注水豬、牛、甲魚、雞等不僅分泌應急毒素,還有體內汙水,如此肉食,談何安全?!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艾滋病、SARS等疾病,在張呂萍看來皆與動物福利直接關聯。致人死地的疾病即是動物的反抗。

  張呂萍呼籲“為動物立法刻不容緩。”如果我國有法可依,販狗、殺狗、給豬牛羊注水的罪犯豈能逃脫罪與罰。然而,他們繼續一天,公共衛生就被挑戰一天。2003年,衛生部公布我國27種重點傳染病中,狂犬病病死率位居榜首。同時,法律的缺席還導致肉製品出口遭遇貿易障礙。我們不能對接國際標準———飼養、運輸、屠宰過程中體現出的動物福利。由是,中國肉製品進入國際市場,必須改變現行蔑視動物尊嚴的飼養屠宰方式。

  2002世界杯前,有吃狗肉傳統的韓國,為動物福利立法贏得世界聲譽。2008奧運會給我們提供了為動物立法的機會,我們能否抓住機會?

  10年收養,張呂萍見證了這樣的曆史進程。一方麵,狗販子由無意識、無序、零散狀態轉為有意識、有規模的組織。她稱之“解鏈子(生物鏈)的人。另一方麵,護鏈子的綠色公民在崛起,在改變中進步,特別是年輕一代,知識教他們遵循自然界共生法則。張呂萍知道覺醒需要時間,但她希望立法加速覺醒。覺醒表現,中心不是越收越多,而是越來越少,直至關門。2003年,某大學教師在中心一角落裏發現雙目失明的“菊園”。她決定領養並自信“我不領養它,恐怕沒人領養它了。”她請中心放心“我會待它好。”誌願者定期回訪報告讓張呂萍安心“遺棄的命運不會重複了。”大學教師罕見的境界讓張呂萍欣慰中有遺憾:“扔的比養的多得多。”現有309隻狗、143隻貓(截止8月11日)的中心處於飽和狀態,循環澀滯。張呂萍寄希望它們進入家庭,由群養變單養,以挽救更多傷殘流浪動物。 (北京青年報)

(編輯:韓小邪)

  ■動物立法刻不容緩

  “人的福利還沒解決呢,你倒把動物福利排人前頭啦。”此話,張呂萍聞聽多年。她的解釋是“愛心沒有排序。”英國人的鼓勵“提出這種問題的人說明自己有問題”讓她徹底排除了質疑紛擾。然而,一個紛擾成她一塊心病———狗市。外國人對不采取任何安樂措施的屠宰稱之犯罪,稱饕餮動物是犯罪飲食,“你們是在吃家庭成員啊!”

  張呂萍目睹過犯罪之地———北京某地狗市。她形容這是一個需要鐵石心腸的人才能看的血腥地方。殺狗給狗看,她心顫;看客麻木,她心寒。屠夫當著其他狗的麵,將帶鋸齒的利器一把扣在某狗腦袋上,令其致昏,吊起來,一刀捅死,立即剝皮。鮮血淋漓的冒著熱氣的狗肉就掛在群狗麵前。張呂萍清楚地看見同是天涯淪落狗從集體狂吠到沉默,狗眼含淚。眼神驚恐、悲傷、哀怨、憤怒、詛咒……“如果它們會說話的話”,她說:“它們一定會咒罵屠夫禽獸不如。”孰不知,這樣的狗肉對人健康有害無益。處於惡劣情緒中的它們,其應急反應是分泌如腎上腺素等有害物質。同樣,注水豬、牛、甲魚、雞等不僅分泌應急毒素,還有體內汙水,如此肉食,談何安全?!瘋牛病、禽流感、口蹄疫、艾滋病、SARS等疾病,在張呂萍看來皆與動物福利直接關聯。致人死地的疾病即是動物的反抗。

  張呂萍呼籲“為動物立法刻不容緩。”如果我國有法可依,販狗、殺狗、給豬牛羊注水的罪犯豈能逃脫罪與罰。然而,他們繼續一天,公共衛生就被挑戰一天。2003年,衛生部公布我國27種重點傳染病中,狂犬病病死率位居榜首。同時,法律的缺席還導致肉製品出口遭遇貿易障礙。我們不能對接國際標準———飼養、運輸、屠宰過程中體現出的動物福利。由是,中國肉製品進入國際市場,必須改變現行蔑視動物尊嚴的飼養屠宰方式。

  2002世界杯前,有吃狗肉傳統的韓國,為動物福利立法贏得世界聲譽。2008奧運會給我們提供了為動物立法的機會,我們能否抓住機會?

  10年收養,張呂萍見證了這樣的曆史進程。一方麵,狗販子由無意識、無序、零散狀態轉為有意識、有規模的組織。她稱之“解鏈子(生物鏈)的人。另一方麵,護鏈子的綠色公民在崛起,在改變中進步,特別是年輕一代,知識教他們遵循自然界共生法則。張呂萍知道覺醒需要時間,但她希望立法加速覺醒。覺醒表現,中心不是越收越多,而是越來越少,直至關門。2003年,某大學教師在中心一角落裏發現雙目失明的“菊園”。她決定領養並自信“我不領養它,恐怕沒人領養它了。”她請中心放心“我會待它好。”誌願者定期回訪報告讓張呂萍安心“遺棄的命運不會重複了。”大學教師罕見的境界讓張呂萍欣慰中有遺憾:“扔的比養的多得多。”現有309隻狗、143隻貓(截止8月11日)的中心處於飽和狀態,循環澀滯。張呂萍寄希望它們進入家庭,由群養變單養,以挽救更多傷殘流浪動物。 (北京青年報)

(編輯:韓小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