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獨行

我是一個孤獨的流亡者,我以最質樸的筆記錄我的一段過去,或許正如我的作品名一樣,我將在孤獨中死去。
正文

十四、蟬變(下) (圖)

(2008-07-19 03:17:22) 下一個

談了這麽多,也話大家對我作為一名政治犯,居然能混到小報編輯室這樣重要的部門,把持全監的宣傳工作感到吃驚吧?其實一開始我也很吃驚,記得剛到小報編輯室的當晚,我在日記中寫道:“這裏(指監獄)的風氣很好,我一沒花錢,二沒托關係,憑自己的本事也到了這樣一個條件較優越的地方。我不用參加體力勞動,還能好好看書,也有時間寫點東西。我一定好好幹,以報答馬教員(小報編輯室主管幹部)的知遇之恩。”其實,光憑我的本事,根本到不了那裏。監獄犯人因為刑期包袱太重,不象勞改隊的犯人那樣愛惹事生非,打架鬥毆的現象比較少,因此初到監獄的人會認為這裏的管理文明,其實內部的黑暗決不亞於勞改隊。監獄犯人與管教人員長期相處,久則生情,甚至互相間以兄弟相稱,警犯之間維持一種其樂融融的關係。在這樣一種關係中,新來乍到之人要突穎而出,談何容易。我比較幸運的是,送到二監時,小報室的其中一位編輯即將刑滿出獄,需要找一個文化程度較高的犯人接替他的工作。馬教員在眾多新入監的犯人中相中了我,但是僅憑這一點我還是不可能分到小報室,因為我的身份太敏感了。我最終能到小報室,最關鍵的一點是,送我來的磚廠獄政科鍾科長與二監教育科牛科長曾在一起共過事。當天新江主動要求與種科長一起送人,他們辦完事後巧遇牛科長。老同事相見,牛自然力邀他們到家小坐,閑談之間,新江托牛科長照顧我,牛滿口答應。這些事我一年以後才知道,那時牛科長已退居二線,因此說話就沒有那麽多顧忌了,他說為了將我弄到小報編輯室,真是費了不少周折。牛科長感歎道:“你啥罪不能犯,偏偏犯個反革命罪呢?”

如果能夠選擇,我倒寧願自己是一個普通的刑事犯。監獄始終對政治犯另眼相待,全監幾十名政治犯雖然分散在不同的中隊,卻在獄政科另外建有專門的檔案,有一個姓秦的幹事專門負責掌管這些另冊罪犯的改造動態。用監獄的話來說,對反革命犯實行專人專冊管理。除此之外,各中隊還派人暗中監視政治犯,一舉一動隨時向幹部匯報。我在小報室幾年,雖然也有人監視我,但是一是那裏的環境本身就比中隊鬆散得多,二是小報室無論是編輯還是協助搞“三課”教育的教師,都是多少有點文化的人,不會自賤到成天像一條狗一樣跟著你,因此所謂的監視也基本流於形式。後來調到五中隊後,對我的監視就明顯加強了。但是派來監視我的人也太笨了一點,沒兩天就讓我看穿了他們的暗探身份。政治犯不僅在行動上受到比普通刑事犯更多的限製,而且在減刑、獎勵上的待遇也很不平等。法律並未對政治犯的減刑、獎勵加以特別限製,但是政治犯要獲得減刑很難,甚至根本不可能。二監關押的幾十名政治犯,在我寫這本自述時,隻有我通過走後門、行賄等不正當方式減刑一年六個月,其他的如張宗愛、魏光君、徐偉、許劍雄、孫正剛、馬洪良等皆未減刑。中國人權主席劉青也曾在二監長期關押,對此應有所了解。而普通刑事犯,如一個判處15年有期徒刑的犯人,通常可以減4—6年開。就像我剛被判刑時,那個安慰的女審判員說的一樣,10年也沒有什麽了不起,到監獄後好好改造,過個兩三年就能出來。對普通刑事犯確實如此,但對政治犯來說大多數都將坐到刑滿之日才能出來。如此一來,政治犯的刑期就被相對延長了。比如有兩名犯人同年同月同日入獄,都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他們的刑期相同,不同的是,一個是刑事犯,一個是政治犯。按照常理,兩個同時入獄,而且刑期也是一樣的犯人,出獄時間也應該一樣。事實上卻不可能,因為一個判處10年徒刑的刑事犯投入改造後,隻要按照當局的要求“積極改造”,通常可以減2—3年徒刑,而政治犯無論如何“積極改造”,幾乎與減刑這樣的好事不沾邊。如此一來,當那位同樣判處10年徒刑的刑事犯出獄時,倒黴的政治犯至少還得繼續在監獄裏苦熬3年才能出去。除了這些製度上的歧視,日常生活中也處處充斥著對政治犯的不平等待遇。不少奸滑的刑事犯深諳其中玄妙,加上大多數政治犯為人處事都比較老實,因此吃了他們不少苦頭,監獄對此也是睜隻眼閉隻眼,即使事情鬧大了,處理起來也是不痛不癢。但是沒有人敢找我的麻煩,一方麵我所處的位置不同,另一方麵我比他們更流氓,真正弄起來,吃虧的決不會是我。對政治犯的這些平等現象,我在勞改隊時卻從來沒有遇到過,這可能是當初勞改局調我們到二監的根本原因吧!據說劉青當年在二監關押時,比我們的處境還要慘,他甚至從來就沒有出過禁閉室和嚴管隊。那兩個地方乃獄中之獄,沒有進去過的人,不可能知道其中的慘況。

這次次牢獄生活,摧殘了我的心智、身體和本來就不堅定的信念。我出去以後,可能還會選擇犯罪,但決不會再從事政治活動,我從來不認為從事政治活動是犯罪。我將去殺人、放火,成為真正的罪犯,不然我這十年的牢就坐得太冤枉了。我是清白無辜的,我為自己並未犯下的罪坐了十年牢,我不甘心,我一定要報複這個社會。有的人寬慰我說:“亞明,總有一天會給你平反的,你還有出頭之日。”不要說平反是件毫無指望的事,即使我出獄的第二天就給我平反,我也不需要。一個人的生命隻有一次,生命中最寶貴的就是青春歲月,我失去的是無價的青春,難道我能被重新生一次,回到單純、快樂的少年時代麽?

我要殺、殺、殺,我的仇人統統都得下地獄。武二郞血濺鴛鴦樓,殺掉張都監全家老少二十七口,那場麵讓我激動,也讓我向往。我是一個渴望喋血的魔鬼,十年後,如果我還活著,將再寫一本書,書名我已想好《都市尋獵:殺人惡魔胡亞明自述》。到時候,你一定要捧場,別忘了買一本來看。不然,我會將你也殺掉的。

當然,我隻殺我的仇人和那些沒有骨氣的中國人。

寫到這裏,我想向那些為中國的民主事業奉獻出青春,到現在仍然癡心不改、執著追求的朋友們進一言。麵對一個擁有五千多萬黨徒,以血腥、殘暴著稱於世的大幫會,如果僅僅采取上書請願,和平示威的方式,我們的下場隻能是刑場和監獄。我非常讚成愛爾蘭共和軍和伊斯蘭哈馬斯的作法,必須以暗殺、爆炸、投毒等恐怖手段迫使對手坐到談判桌前,不然民主、自由永無在中國實現之日。目前迫切需要做的事情是,整肅海外民運組織,讓他們捐款。留在國內的有識之士,招募一批不滿社會的亡命之徒,進行嚴格的訓練後,同時在全國主要大城市進行恐怖活動,暗殺黨政官員,破壞交通、供電、供氣、供水設施,讓全國頃刻之間牌恐慌之中。這時候海外民運組織通電全國,要求改組政府,消除恐怖,如此則民主、自由指日可待。如果能夠同時將政治局成員全部逮捕或暗殺掉,則可通過一場宮庭政變實現民主。總之,這場革命必須流血和犧牲,即使中國人死掉一半,隻要民主得以實現,也是值得的。

以暴製暴,以殺止殺。願諸友以實際行動實現我們共同追求的偉大目標。毛澤東說過的許多話我都不以為然,但“槍杆子裏麵出政權”確實為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放眼世界,沒有哪一個政權未曾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南非總統曼德拉和他領導的非洲人國民大會,在世人眼裏是通過非暴力的抗議取得最後勝利的。其實這是天大的誤解,曼德拉曾長期擔任“非洲之矛”(即非國大下屬的準軍事組織)的總司令,這個組織的主要任務就是破壞、暴炸、暗殺,在“非洲之矛”的打擊下,白人政府不得不坐下來與曼德拉談判。曼德拉高明的是,在即將取得最後勝利的前夜,他宣布放棄武力,從而贏得了南非“和平之父”的美譽。然而,即便是已經貴為一國之尊的曼德拉和南非執政黨的非國大,直到今天仍然赫然列在美國的反恐名單上,被美國當局視為最凶險的恐怖分子和恐怖組織。事實上,即使是最推崇民主的美國,對武力也是狂熱崇拜的。關於武力,美國前總統尼克鬆說過一句非常精辟的話,他說:“安理會的一紙決定,還沒有一挺機關槍起的作用大。”我不清楚中國的民運人士為何要販賣“非暴力”這個陳年舊貨,如果是為了安全,就不應該從事這個毫無前途的事情。這不禁讓我想起悲壯的“六四事件”,如果當時我們手裏能控製一支軍隊,哪怕人數很少,也不可能有那麽多無辜者喋血廣場。退一步說,即使我們隻掌握著一個規模很小的暗殺團,恐怕當局也不敢把我們那麽多同誌關進監獄。隻要我們的某個同誌被捕了,暗殺團就行動起來,將承辦案子的人員全部殺掉,一直殺到沒有人敢辦這件案子為止。雖然我們這位同誌的性命也可能不保,但是當局從此再不敢輕易抓我們的人。近幾年,中國大陸出現了不少黑幫組織,雖然他們作案累累,但其成員卻安然無恙,被捕入獄者鮮也。何故?皆因其心狠手辣,敢同警察真槍實彈地幹。我聽說不少警察路遇黑幫成員時則繞道而行,生怕一招不慎即送掉性命。

當然,隨著時代的進步,二十一世紀的革命手段也應該更多、更先進。我們應該培養出一批電腦專家,利用互聯網,將電腦病毒傳入終端用戶的電腦中,特別是有針對地襲擊金融、交通、通訊係統,讓這些係統徹底癱瘓,我們好從中漁利。

不過,一定要切記的是,不管采用什麽樣的非常手段,都要保證台麵上的幾個人以和平麵目展示在眾人麵前。畢竟恐怖手段是不得人心的,如果失去了人心,也就什麽都失去了。

 

現在再回頭談談我在小報編輯室的情況。剛開始,我不知道自己是依靠關係進的小報室,還以為這裏風氣不錯,重視人才呢!小報編輯室的主管馬教員(教育科負責教學的幹部都稱教員),是恢複高考製度後第一批考上大學的大學生,為人有點迂腐,但還不失為好人。大家都是知識分子,自然惺惺相惜。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思想深處的分歧逐漸暴露出來,隻是我們身份不同,不可能發生明顯的衝突。他為人謹慎、小心,在他的思想指導下,那份小報辦得四平八穩。我到編輯室後,將自己的一些編輯思想不動聲色地加了進去,報紙的風格發生了一些不易覺察的改變。當然,所謂的“宣傳黨的勞改方針、政策,報道改造生活中的先進典型”的辦報宗旨,沒有人敢擅自改變。我隻是利用手中的編輯權力,對版麵和欄目進行一些小小的調整。那份小報一共三個犯人編輯,一個60多歲的老頭是小報室的組長,相當於編輯部主任,但他主要負責行政管理,一般很少直接過問編輯稿件的事。惠黎明負責劃版和刻大標題和插圖,相當於美術編輯。我負責處理犯人的來稿,也就是文字編輯。馬教員相當於總編,我將稿件處理好後交給他審稿,簽字後就可以刻印了。從小報室的人員分工來看,我的地位最低,但是卻對小報的影響最大。因為所有的來稿都要經過我的手,上什麽樣的稿,事實上是由我說了算。現實生活中也是這樣,真正做決定的往往是那些毫不起眼的小人物。正因為如此,我不動聲色地調整了報紙的版麵,我將第四版留出來,專門刊登散文、詩歌、小說等,如此一來就增強了報紙的可讀性,一份死氣沉沉的報紙就變活了,這些變化都受到了絕大多數的犯人的歡迎。我還增加了警種長鳴一欄,專門刊登批評性文章,針砭犯人中的不良現象。這些事情雖然都是由我做的,但是表麵上的功勞都是馬教員的,因此他內心裏也很高興。他對我隻有一點不太滿意,他認為我的寫作風格太隨意了。他是陝西師大中文係畢業的高材生,寫文章講究什麽“豹頭、豬肚、虎尾”,我則完全不按路數,在他看來過於天馬行空了。馬教員曾委婉提醒我多看點有關寫作方麵的書,我嘴上連連答應,心中卻不以為然,甚至根本就認為那些教科書的東西都是胡說八道。真正的小說家、散文大師,是不會受任何條條框框的限製的。除了這些,他對我總的來說還算滿意,因此我們雖然身份不同,卻相處得還算和諧。我被趕出小報編輯室時,一慣不拘言笑的他也明顯動了感情,他說:“胡亞明,你是我十年來遇到的最好的編輯,我很不願意你離開,但是我也沒有辦法。”三年兢兢業業的工作能換來這樣的讚譽,我已經很滿足了。我也知道他沒有辦法留下我,因為是獄政科直接發話要將我調離小報室,而馬教員自從牛科長退休後,一直在教育科受人排擠,別說在獄政科說不起話,就是在教育科說話也沒人聽他的。一年以後,作為教育科惟一擁有大學文憑的幹警,他竟因為工作不稱職被精減出教育科,調到夥房中隊去管做飯。我離開小報室後,再也找不到如我一樣認真做事的編輯了,那份本來一月出兩期的小報,後來改為一月一期。等馬教員離開時,報紙更是時出時停,甚至有人預言它遲早將會停刊。

我在小報室時,也幹了不少假公濟私的事情,在自己編輯的報紙上發了不少自己的文章。在監獄這樣的文化沙漠,一份油印小報就是文化的象征,它同時也是獄方重要的輿論宣傳工具,一般犯人想在上麵發表文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剛到小報編輯室的時候,我的創作欲望還很強烈,寫了不少清新、淡雅的詩歌和散文。現附錄幾篇於後,讓讀者對我當時的心境有個初略的了解。

 

冬雨

昨夜下了一場雨
很緩很濃
離家的孩子
忘了撐一支小雨傘
冬雨濕了衣衫
涼意直透心底
風兒對我說
這季節不該離家遠行

我想回家去
風雨阻斷了歸路
我抬眼望望
冬雨像一團霧
很緩很濃

1993.11.18

 

我當時的詩作,大多透出一股淡淡的,同時也有點無可奈何的思鄉之情,這同我上學期間寫的大量愛情詩比起來,境界更高了一籌,文字運用也更加嫻熟。這個時期的散文,也比過去的文章更大氣。有一篇題為《家》的不足二百字的短文,堪稱當時的代表作。

 

我的家在美麗的浣花溪畔,清清的溪水記錄一個不變的傳說,詩聖杜甫曾在隔壁的老屋寫下流傳千古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溫暖的家潤育了我童年的夢想,我曾踏著祖先的足跡,跨過浣花溪,走向外麵的世界,尋找我的希望。

十年人海顛簸,小船破了,水手倦了。家是我最後的避風港,我要找到回家的航向。

1994.10.30

 

這樣的詩和散文,是我內心世界的真實流露。與此同時,我也寫了不少應景之作,除了《菊香飄飄》一篇外,其他都不值一提。

 

菊香飄飄

不知是哪位有心人,在監舍的空地上種滿了菊花。寒風瀟瀟中,一簇簇紅的、白的、黃的花傲立深秋,每當我從她們身邊走過,都要駐足觀賞,嗅一嗅那芬芳馥鬱的縷縷菊香。

深秋,草木凋落,百花息芳,菊花卻迎著朔風含笑而放。千百年來,多少騷客文人寫詩賦詞,詠菊的孤芳、高潔,但我更敬佩菊對美的追求和甘於寂寞。宋人張孝祥說得好:“一種濃華別樣妝,留連春色到秋光。鮮將天上千年豔,翻作人間九月黃。”菊以她樸實無華的美,為寂寞的深秋增添了幾分歡樂的色彩,使人們於蕭索中領略到一種不同的美麗。

“凝薄霧,傲繁霜”,這是對菊傲霜精神的謳歌,也是菊對人間美麗無私的奉獻的真實寫照。我讚美你,含笑傲霜的菊,願人間飄滿菊的芬芳。

1993.10.31

 

幾年前,我的內心仍可持著一塊寧靜的空間,我還有興致寫出一些閑散、淡雅的文章。殘酷的牢獄生活將那位多情的少年改造成了怪僻、凶殘的暴徒。八十年代末,西安出了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魏振海,不少人至今提起他的名字仍心有餘悸。但是魏振海並非天生的罪犯,在學校時他也是勤奮好學的好學生,一次與流氓鬥毆時失手致人死命,被判8年徒刑。出獄後,他成了人見人怕的殺人魔王。我在這裏提到魏振海,完全沒有替他翻案的意思,我隻是想通過這個例子證明“監獄是罪犯的培訓所”,一個品學兼優的學生一旦入獄,再也不可能走上正途。

共產黨不餘遺力宣揚說“中國的監獄是工廠、農場、學校”,如果將這個說法改成“中國和監獄是殺人工廠、禽獸農場、犯罪學校”就準確了。可以這樣說,沒有監獄的存在,就不會有真正的罪犯。

《聖經》上說:“人種的是什麽,收的也是什麽。順著情欲撒種的,必從情欲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在監獄這個罪惡的汙坑裏,沒有人能做到出汙泥而不染,人人恣意胡為,順著情欲撒下罪惡的種子,當然隻能收獲敗壞的果實。如果有一天我成了十惡不赦的惡魔,請善良的人們記住,我本多情少年郞,我是被邪惡的力量強逼到犯罪道路的。我曾掙紮、反抗過,但是這個社會沒有給我留下一席容身之地,除了殺人,我還能幹什麽呢?

血,紅色的血,讓它染紅大地,塗抹出一個斬新的世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