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鶴

非得介紹點什麽嗎﹖我看﹐還是以後再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為何美國屢發華裔“經濟間諜”案?

(2015-05-25 18:42:26) 下一個
5月21日,身為美國公民的美國天普大學物理主任、世界著名的超導物理專家郗小星教授在賓夕法尼亞州被逮捕,當日過堂時他被指控電信欺詐的4項罪名,在繳納10萬美元保釋金後被釋放。這是後繼天津大學教授張浩被逮捕後的2天內,又一名華裔科學家被美國政府指控,這讓原本認為張浩案或許是個案的華裔社區民眾不得不重新思考。
 
5月19日,美聯社在報道張浩案時稱,聯邦官員說,外國政府盜竊美國技術,是對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最大的威脅之一,他們特別關注中國。19日當天,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傑夫·拉特克說,美國政府對“經濟間諜活動”非常重視。他告訴華盛頓郵報的記者,“此案顯示了美國致力於保護美國公司的商業機密和公司的業務信息不被盜竊。這是美國的重要議題。
 
就在張浩案和郗小星案之前,去年被控從事間諜活動被逮捕的美國聯邦政府水文專家陳霞芬一案關注的焦點。2014年10月1,剛從中國回來的陳霞芬在辦公室被FBI逮捕,被控涉嫌竊取政府機密數據等8項罪名;今年3月,美國司法部在未作任何解釋的情況突然撤撤銷對陳霞芬的指控。陳霞芬一案引起亞裔國會議員的質疑,華裔國會議員劉雲平和趙美心等22名國會議員日前舉行新聞發布會,在聯名的公開信上要求司法部長林奇對陳霞芬一案作出解釋,其中包括否涉及種族歧視、對待少數裔政府雇員時是否把他們的種族背景、祖籍國因素作為考慮對象並影響司法判斷。紐約時報日前也刊載長篇報道,披露陳霞芬一案的細節。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在過去幾年中,政府官員稱中國黑客和被收買的內部人士正在盜取美國的商業秘密及其他機密信息,並對此加強警告。2013年奧巴馬總統宣布實行新的反擊策略,主要舉措就是加大調查及起訴力度,數據顯示,司法部根據1996年11月美國通過的《經濟間諜法》提出的訴訟數量比一年前增加了30%。在2014年的前九個月又增加了33%。公開文件顯示,尤其是在2013年以來提出的經濟間諜起訴中,有超過一半的案件都與中國有關。華人因獲取資料或把資料帶回大陸等原因,被美國聯邦機構以泄密罪起訴或是逮捕的案例增多,與美國強化實施反經濟間諜有關,這也是美國反間諜的另一主要領域。反經濟間諜法案的製定和實施顯示,美國把國家安全和經濟安全是放在同等位置的。
 
在案件還不完全清楚的情況下,華人至少應該要注意知識產權問題、信息保密問題和代理美國產品時的權限問題。美國的知識產權法律和製度極其嚴格,非常完善,稍有不慎會無意觸法。對於入職後簽署的保密協議,也有仔細閱讀、銘記在心,不可造次。在代理美國產品時,也要遵守協議,特別是要弄清產品的銷售是否違反美國的國防保密法及銷售範圍。另外一個問題是,往來的郵件也注意用詞了。指控郗小星4項電訊欺詐罪的事實基礎是2010年5月到10月的4封電子郵件。
 
但是如果把2個案件放在目前中美關係的大背景下,就並非僅是個案那麽簡單。比如,與張浩等人案件不同的是,郗小星被指控的是電訊欺詐罪而並非是間諜罪。這一差別引起中國媒
體和美國媒體的注意。根據檢方的指控書,郗小星利用美國國防部科研資金購買了美國“某公司”的“某設備”,試圖將技術輸送到中國。郗小星與“美國公司”的協議規定,不得將這一“設備”複製、出售、轉交或轉移、複製給任何第三方。指控郗小星4項電訊欺詐罪的事實基礎是2010年5月到10月的4封電子郵件,但指控書中沒有包括那個“美國公司"的名稱,美國聯邦檢察官費城辦公室的發言人Michele Mucellin也稱不能透露“設備”的名稱。媒體的質疑是,如果涉及商業機密或軍事機密,為何不以竊密或間諜罪起訴?如果未涉及機密,為何不公布涉事美國公司名字或設備?
 
有學者指出,日本首相安倍訪問美國後,中美關係出現緊張,特別是在南海,出現了擦槍走火的危險。2位華人教授涉案,除了美國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恐慌而草木皆兵的原因外,難免與中美之間的政治角力有關。2005至2007年間,FBI以涉嫌竊取美國技術為名,逮捕近30名中國人和華裔美國人,但最終沒有任何人與所謂“中國間諜”有關。即使在2006年到2007年間曾轟動一時的南加州華裔工程師麥大誌夫婦被FBI帶走而引發主流媒體炒作的“中國間諜案”,法庭最終裁定麥大誌“未經登記成為外國代理人”以及“撒謊”等罪名成立,但沒能就所謂“間諜”指控提供任何證據。
 
2013年華人趙軍被FBI指控企圖竊取威斯康星州醫學院癌症研究化合物給浙江大學,法庭的最後裁決是,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表明“趙曾對威斯康星醫學院有意欺騙或造成任何損失,甚至以賺錢為自己”。2013年3月,正要返回中國的曾在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的薑波被FBI在華盛頓杜勒斯機場逮捕,被指控從事間諜活動,帶著裝有美國航天局敏感信息的筆記本電腦到中國。在聯邦檢察官承認沒有證據表明薑波擁有敏感、機密或保密材料後,他被釋放,對他重罪指控也被清除。薑波的辯護律師說,他的客戶成了“替罪羊”。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9月份對美國進行正式訪問,這2個案件對美中關係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還有待於觀察,或許隻是一個小小的籌碼,也或許這2個案子無疾而終,因為本來根據美國法律,被起訴不一定就是有罪。無論如何,此案應該給華人一個警醒,還是那句老話,要遵紀守法。習近平訪美會對目前的美中關係帶來變數,希望美中關係是向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我是一元黨 發表評論於 2015-05-26 14:00:38
=============================================
您說的情況在世界大同、實現共產主義以後會成為可能。:-)
我是一元黨 回複 悄悄話 不同意樓下觀點。開源才是趨勢。願百年後,知識的傳播不再有壁壘。
Armweak 回複 悄悄話 如果美國的知識產權法等有關法律保護不了美國科技產品在世界範圍內不受侵犯,連在它們在美國國內也保護不了,那麽,人類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可能就走到了末日。

天朝的大街上,滿大街10塊錢一個拷貝的 MS OFFICE。從天朝走出的子民,無論是唐人街上打黑工的,還是美國什麽首席科學家或著名教授,就不要指望他/她們如何尊重知識產權。

如果在美國的大街上,10塊錢也能買一個MS OFFICE的拷貝,微軟老早就關門了,矽穀早就是死亡穀了。

天朝醬缸國在美國的子民們: FBI、司法部等美國司法機關真的沒有冤枉你們,盡管他們有那麽一點點PROFILE,執法嚴厲了一點。但沒有他們嚴格認真的執法,美國的科技創新很快就會完蛋。猶如美國警察,如果沒有他們有時的暴力執法,美國可能早就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國家了。

天朝子民們,當你們在騙和偷的時候,也想著為人類的發展留條後路吧。如果在天朝的時候沒有時間、空間和機會思考人生,到了西方以後,麵對著人類的最高文明,應該有太多這樣的機會了。作為一個教授或其它類型的學者,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掙的薪水雖然不是特別高,但足夠讓你維持一個體麵的中產階級的生活。與其和天朝的那些烏合之眾同流合汙,還不如留在西方安安靜靜地、不受幹擾地做點真的學問。夏天到了,三個月裏去中國掙的額外報酬,隻能給你帶去一些量地變化,既不能讓你已經有的物質生活走上一個新的水準,也不會為你的學術造詣給予任何提高。你的創造力、道德觀乃至生命,將在那推杯換盞的渾濁社會中被慢慢地吞噬掉。
老煤OldMike 回複 悄悄話 人為財死,烏為食忙,隻是想發財而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