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鶴

非得介紹點什麽嗎﹖我看﹐還是以後再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吃“皇糧” 就要說“官話”

(2015-04-08 20:58:35) 下一個

畢福劍做為央視節目主持人、中共黨員和複轉軍人,酒後吐真言也罷還是酒話也罷,一個客觀事實是,說了與自己身份不相符的話。被批評批判甚至撤職查辦,完全是咎由自取,與言論自由無關。吃“皇糧”就要說“官話”。

在此,要糾正一下一些人對“言論自由”的理解。言論自由,是指一個社會或是一個政府對於言論控製的尺度,而不是民眾想說什麽就說什麽。

和上次柴靜的視頻一樣,畢福劍的視頻也引起了社會廣泛的討論。如果把社會上對這兩次事件的討論聯係在一起對比一下,不難發現,問題的本質就是對毛澤東和公有製的態度,核心的問題是中共執政的合法性。

與柴靜事件不同的是,這次幾個主要的官媒站出來說話,批評畢福劍,這是符合邏輯的。官媒就要為官家說話,這與吃“皇糧”就要說“官話”是一個道理。

畢福劍事件的另一個問題,是公眾人物的社會形象問題。在這方麵,影視界已經提供了很好的例子。以一言蔽之,公眾人物應該對社會負責。

擁毛、敬毛與反毛、罵毛,幾乎成為中國社會最大的意識形態issue,對於毛的爭論也會持續下去。毛澤東的功過是非當然可以評述,對毛當然可以有不同的看法,黨內也應該如此。但表達的方式大有講究,個人的身份也需要考量。如果畢福劍是茅於軾天則研究所的人,拿著洋人的俸祿,罵罵老毛,也就不會引起這麽大動靜。

鏡頭上的畢福劍與酒桌上的畢福劍反差如此之大,是耐人尋味的。中共黨內還有多少個畢福劍?中共需要反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