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鶴

非得介紹點什麽嗎﹖我看﹐還是以後再說。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州承認中國年就意味著公共假期嗎?

(2015-02-26 21:28:29) 下一個
2月7日,美國百威啤酒"歡慶中國年,為夢想舉杯"2015新春慶典,在紐約時代廣場拉開帷幕;在春節期間,紐約也將出現曆史上最為壯觀的慶祝中國春節的焰火。另外, 2月9日,由加州參議員共和黨領袖夏樂伯(Bob Huff)提出的承認和慶祝加州多元文化決議案SCR10獲得加州參議院的通過。根據這一決議案,加州將開始慶祝中國的農曆新年,這是美國曆史上首次在州層次參議院通過慶祝農曆新年的決議案。
 
那麽,加州州政府開始慶祝中國新年,對於亞裔來說,是否意味著今後春節可以成為聯邦或者加州的公共假期,華人可以休假慶祝春節呢?不少工作和生活在美國的華人也許會有這樣的人士。但事實上,春節成為美國正式聯邦公共假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都知道,在美國的華裔社區慶祝中國春節,已經有100多年的曆史。舊金山的唐人街是美國最早慶祝春節的華人社區,最早的慶祝活動是在1860年,目前舊金山慶祝春節的遊行活動已經被認為是亞洲之外10大慶祝春節遊行活動之一;洛杉磯華埠慶祝春節活動的金龍大遊行,到今年已經是第116屆。連小布什和奧巴馬都在春節期間向華人拜年,中國春節在美國產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並成為美國多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有關呼籲春節成為美國法定節假日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不僅華人呼籲,在2013年還積極主張在白宮網站簽名。但是,這並不意味春節短期內能成為美國的公共假日。
 
以美國白宮回應華裔網站簽名為例,盡管在白宮網站簽名的華裔遠遠超過白宮必須回應的2.5萬人的數量。但白宮的回應是,"盡管將春節定為聯邦法定假日還需要國會采取行動,但我們樂於做出保證,確保這個重要的慶祝活動得到廣泛的認可和尊重。正如猶太新年、複活節或古爾邦節,即使沒有成為聯邦法定假日,也是一次豐富我國文化的好機會,從而使我們的民族更加強大。"
 
盡管白宮的回應沒有明確拒絕,但也傳達除了明確信號,那就是:美國是個多族裔、多元化的國家。尊重、認可個族裔的節慶活動是美國的傳統,但並不意味都可以進入公共假日。例如,猶太人的新年和複活節、伊斯蘭教的古爾邦節,盡管都得到認可和尊重,但並不是都可以成為公共假期。可以說,認可、尊重春節是一回事,但成為公共假期又是一回事。因為節日和帶薪的法定假日,還是有本質的區別。
 
筆者認為,春節活動中東方文化顯露出的曆史性、神秘性和趣味性,是吸引美國主流社區的原因之一。另外,春節的商業機會,也是近些年來吸引美國主流社區參與的重要原因。特別是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春節在美國過已經成為一些人的時尚,這其中當然包括購物。難怪美國的商家如此趨之若鶩了。
 
從美國法定節假日的起源來看,也是有漫長的曆史傳統的。遠不是呼籲一下,到白宮網站上簽個名就可以搞定了。因為美國的法定假日是需要聯邦政府付錢的,換句話說,聯邦政府公務員休假是也要拿薪水的。目前,美國聯邦政府一年需要支付大約5億美元的帶薪休假費用。以此,法定假日製定不是那麽容易的。以馬丁路德金日為例,1968年由民權團體提出,經曆了15年的呼籲,由1983年才正式決定的。決定一個少數族裔的節日為公共假日,在一個多元化、多族裔的聯邦製國家絕非想象那麽簡單的。
 
顯然,除了文化、族裔因素外,美國法定假日的形成,還有濃重的曆史因素。比亞裔人更多的猶太人的複活節、逾越節和齋月目前也不是美國法定假日,為什麽要對春節特殊呢?
 
因此,盡管春節在美國影響力也會越來越大,但畢竟隻是一個節日而已;對於美國社會來說,可能隻是一個點綴。節日不是假日,假日與曆史和政治有關,這就是美國。從美國法定假日形成的曆史看,春節成為美國的法定假日,必須有更廣泛的美國社會基礎了。這就需要在美國的亞裔積極參政,成為各個層級議會的民意代表去推動立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