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鏡心

詩書磨心鏡, 鏡心明詩書
正文

生命的經營和管理 ---- 張廷春

(2008-08-01 13:15:54) 下一個



隻有一回人生,這個命題令我時而困惑不已,時而驚心動魄。麵對生命的無奈和時間的流逝,終令我大徹大悟﹕人生最大的生意莫過於對生命的經營和管理。

生命是什麽﹖有人把它比作捧在手裏的水,從擁有生命的那一刻起,無論我們的十指如何拚命地靠攏,如何小心翼翼,水還是無情地一點點地滲漏﹔有人則把它比作上蒼給每個人存在銀行裏的儲蓄,究竟它有多少﹖沒人能在生前知道,惟有真真切切地一天天消費它,直到生命銀行有一天出現赤字。
  
生命的一次性和不確定性,足以讓人思緒萬千、徒歎奈何﹕上蒼是惡作劇的造物主,雖然他把生命的禮物送到人間,但卻把生命終有一死的肉體和渴望不朽的靈魂同放人的身上,生命中一切歡樂和美好的東西顯得彌足珍貴,一切痛苦和嚴肅的情感由此更見真誠。上蒼送給人的生命禮物並不慷慨,他會在某時把禮物收回,盡管收回方式各異,但收回沒商量﹗

然而,也許人們在世俗名利場陷得太深太久,也許物質世界的誘惑讓人欲望膨脹,隻有一個人生這個常識性的命題,往往被忽略被遺忘了,以為死亡很遙遠甚至與己無關,這是生命的迷失。

我們隻要看一看當下的社會,多少人為了掙錢、消費日夜奔忙﹔多少人為了金錢、權位爭得臉紅耳赤,而疏於對生命成本的測算與經營。我身邊一些對發財弄錢豪情萬丈的年輕人,由於上下周旋,心煩氣躁,一個偶然的意外,竟讓生命走得倉促而令人扼腕。請看那些經濟犯罪的案例,有些風華正茂的鮮活生命,年僅二三十歲就因貪汙巨款,在正義之劍下廉價拍賣了自己的生命。我還有一位被稱之為富翁的朋友,經過十年奮鬥,擁有了一切標誌富人身份的東西,靚妻、豪宅、名車一應俱全。卻因勞碌過度累及健康,四十剛出頭就猝死辭世。他實際上用了十年的富足提前支取了三、四十年的壽命。這筆生意很不劃算﹗

人們這樣比喻生命的兩條軌跡﹕人的生命用減法,功名錢財用加法。隨著時間的推移,功名錢財也許會不斷疊加,但當某一天這兩條生命軌跡一旦交叉,生命的符號出現零,零乘以任何數都等於零。這條公式明白無誤地昭示著一條定理﹕億萬錢財與生命的零相乘,都是負數,都毫無意義。而所有的東西都可以失而複得,惟獨生命的喪失卻是不可挽回﹗

假如,這些悲劇的主角將馳騁商場、工於計算的頭腦稍稍用於生命的經營與管理﹔假如,對生命和死亡的命題有認真的思考,那麽,他們或許對人生有著截然不同的選擇。

我想,珍惜隻有一次的人生,最重要的是負起生命經營與管理的責任。生命作為一個過程,不同時期的生命資源有著不同的分布與特點。就像大自然的春夏秋冬一樣,有著各自美麗的內涵﹕春的鮮花,夏的綠葉,秋的成熟,冬的深沉。萬不可冬天裏做春天的事,秋天裏唱春天的歌,季節的錯位將使生活變得紊亂、尷尬甚至悲哀。

青春,是少男少女肉身發育和靈魂成人的關鍵期,做人、求學、開拓、進取、為一生立業生存奠定根基。誠然,也是戀愛和生命繁衍的季節。切記,青春隻是回眸時醉心的一瞬,經營青春要有緊迫感。

中年,生活的曆練給了他們智慧與深沉,懂得生命的圓熟與底蘊,不再亟亟於虛榮與浮華,但求家庭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地做自己能做的事和喜歡的事。他們有著清晰的生命經營理念﹕昨天是已用過的支票,明天是未發行的債券,今天才是現金。重要的是好好活著,活在現今比什麽都實際。

老年,是生命的頂峰,明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生命中許多東西雖已消耗殆盡,唯有尊嚴和安詳是老年人經營健康和自我關愛的法寶。

至於生命的管理,很重要的是指以人為本的對健康的管理。據說,將來醫學的模式不僅僅是生物學的,而且還是社會學和心理學的總和。就個人而言,健康管理最重要的是心情的調適,即心理健康和精神健康。有好的心情就有好的生命質量。

我想,特別指出的是,雖然隻有一個人生,但不必過於看重人生的成敗榮辱、福禍得失。若視成功幸福為人生第一要義和至高目標,則把人生看成一種功利性的占有物。其實,人生何嚐可以占有﹖這個偶然落在我們手上的禮物,遲早要交還上蒼。人生中還有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淩駕於一切成敗禍福之上的豁達胸懷。如果我們能在沉浮人世和身外遭遇中保持一定距離,我們將獲得生命的超越與寧靜。境由心造。如能步入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人生境界,就意味著做自己生命健康的主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