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宋瓷簡介

(2008-05-02 08:06:37) 下一個


宋代是中國的瓷器藝術臻於成熟的時代。宋瓷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以單色釉的高度發展著稱,其色調之優雅,無與倫比。當時出現了許多舉世聞名的名窯和名瓷,被西方學者譽為
中國繪畫和陶瓷的偉大時期。在燦若繁星的宋代各大名窯中,景德鎮青白瓷以其光致茂美如冰似玉的釉色名滿天下,而其中以湖田窯燒造的青白瓷最為精美,冠絕群窯。它的胎土采用當地高嶺土,素白細密,潔淨緊實,經過一道道繁複的工序,成就了冰肌玉骨,秀色奪人的藝術效果。燒造出的青白釉瓷器色澤瑩潤,清素淡雅,純淨細膩。

    宋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輝煌時期,不管是在種類、樣式還是燒造工藝等方麵,均位於巔峰地位。難怪當代陶瓷收藏高手對手中的每一款宋代瓷器都會愛不釋手:鈞瓷的海棠紅、玫瑰紫、好似晚霞般光輝燦爛,其窯變色釉釉色變化如行雲流水。汝窯造型最豐富,來源於生活,如宮中陳設瓷,瓷釉顯得晶瑩柔潤,猶如一盅凝脂。翠綠晶潤的梅子青是宋代龍泉窯中上好的青瓷。被美術家譽為缺陷美瑕疵美的宋代辭瓷(又名冰裂、斷紋)令人玩味無窮,其油滴兔毫”“玳瑁等結晶釉正是宋人的創舉。宋代定窯的印花、耀窯的刻花是瓷器裝飾手法的新貢獻。唐、五代時期窯工們創造的越窯如冰似玉的千峰翠色秋色和邢窯白瓷,已不能同宋瓷爭高低了……

 

宋朝五大名窯,汝窯居其首,汝窯,窯址在河南寶豐清涼寺,燒造青瓷出名,它在北宋晚期的哲宗,徽宗年間燒造宮廷禦用瓷器,特點是開細密紋片,釉厚的地方甚至出現立體開片的現象,以天青色,粉青色為最上,其次有灰青,蝦青,蔥綠等顏色,如青玉一般溫潤凝重,這是因為汝窯用瑪瑙入釉的緣故。汝窯瓷器的胎骨是比較疏鬆的香灰胎,呈灰白色到灰褐灰黃色,這種胎土在釉薄的地方顯露羊肝紅色,汝窯禦用瓷器的燒造方法多用支燒,即器底用細小的橫截麵為芝麻狀的支釘支起來燒造,這種燒造方法的最大優點是可以讓瓷器掛釉麵積達到最大,從而保障了瓷器的美觀,汝窯瓷器的支釘痕,多為奇數個,少數如水仙盆是6個,但也是每端三個,汝窯瓷器還有一些是墊餅墊燒的,傳統看法認為汝窯瓷器追求高古玄妙之美,基本不用裝飾手法,但是隨著汝官窯遺址的考古發掘的進展,現在發現汝窯的裝飾手法有很多種,包括鏤空,刻花,劃花,堆塑等等,汝窯瓷器傳世稀少,極為罕見,價格高昂,故列為五大名窯之首,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汝窯青官窯瓷器,有北宋官窯和南宋官窯之分,現在一般說的宋官窯瓷器,主要指的是南宋官窯,南宋官窯瓷器分為兩種,一種是修內司官窯,一種是郊壇下官窯,兩窯都在杭州,以早期修內司官窯燒造的瓷器為南宋官窯瓷器中最上品,這兩窯瓷器,從造型,釉色上都與汝窯相仿,但是不同的是,南宋官窯瓷器雖也開片,但是開片比汝窯普遍為大,成蟹爪冰裂狀,南宋官窯瓷器的胎色,主要是黑褐色,也有少數的灰白色,胎土也比較疏鬆,有些南宋官窯瓷器的口部釉薄,隱約露出胎骨,故稱為紫口,南宋官窯瓷器早期用圓形支釘燒造,晚期開始墊燒,且早期胎厚釉薄,晚期胎薄釉厚。

 

瓷在北宋末年的短短20年間能夠達到如此高的成就,是與它長期燒造民間用青瓷,並充分吸收其他窯口青瓷成就分不開的,汝窯的民用瓷器屬耀州窯係。

哥窯的窯址曆史上一直不清楚,現在在杭州修內司官窯遺址元代底層發現了類似哥窯的瓷片,所以推測哥窯應該是元代仿造宋官窯的作品,哥窯也是灰黑胎,也有支燒墊燒兩種燒造方法,但是哥窯和官窯的主要區別在於開片的大小,哥窯開片基本上比官窯細碎,稱為百圾碎,且大開片線呈黑色,小開片線呈黃色,故名金絲鐵線鈞窯,在河南禹州神垕鎮,鈞窯瓷器也屬青瓷類,但是鈞窯的乳濁釉較之傳統青瓷的乳濁釉有獨特之處,因為傳統青瓷用鐵元素顯色,而鈞窯用銅元素顯色,故鈞窯在強還原燒造氣氛中可以燒造出姹紫嫣紅的鈞紅釉,這是銅元素被還原到0價時的顯色,鈞窯瓷器極少有日用瓷器,尤其是官鈞窯,基本上都是花盆之類的陳設瓷器,鈞窯多數是墊燒,少數是支燒,胎土呈灰黃色,比汝窯的要致密一

 

官鈞窯的露胎處基本上還有一層芝麻醬色的護胎漿,鈞窯的釉子比較粘稠厚重,所以形成了獨特的蚯蚓走泥紋,官鈞窯瓷器一般有編號,從110,簡體漢字,刻在器底。鈞窯亦是官窯,民窯兼燒,以宋官鈞為上,元鈞等而下之,鈞窯燒瓷,繼承的是河南魯山窯唐代花釉瓷的成就。可以看作是魯山窯花釉瓷器在宋元的發展和延續

 

定窯瓷器,在宋代五大名窯裏麵是唯一的白瓷,同時也是五大名窯瓷器裏麵燒成溫度最高,瓷質最接近現代白瓷的,定窯窯址在河北曲陽縣靈山鎮一帶,定窯細白瓷,始燒於唐,成熟於晚唐五代,晚唐五代和北宋早期的定窯瓷器很少有裝飾,器物造型多借鑒金銀器,有一些底部有款識,如”“新官”“定州公用等。裝飾手法和同時期南方越窯互有借鑒,早期定窯多是墊燒,還原焰燒成,故積釉處呈現水綠和水青色,胎骨非常潔白堅致,北宋早期偏晚,定窯出現了掛燒手法,即口沿下無釉,定窯瓷器在這一時期走向全盛,喜歡白色的契丹人在燒造遼瓷時,廣泛借鑒了定窯在這一時期的成就,北宋中期的時候,定要形成了有獨特風格的刻花裝飾手法,定窯刻花技法,類似西周玉器的斜坡刀,呈平行單複線,粗線有一麵坡,定窯晚期用氧化焰燒成釉色黃白,如象牙色,但是胎質不如北宋早期,這一時期定窯開始借鑒定州緙絲藝術成就,大規模出現了印花器物,其中有一批魚龍紋印花深腹器有尚食局款識,應該是北宋宮廷所用,這時期的定窯開始用覆燒法來提高燒造效率,口沿無釉,稱為芒口,而貴族所用定窯器物,為了使用方便和美觀,多在芒口處鑲金銀銅扣,定窯除了燒造白瓷以外,還燒造醬釉白胎瓷,主要是北宋早中期的,稱為紫定,這類的還有黑釉白胎瓷,稱為黑定,還有綠定,但是至今沒有發現綠定的典型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