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弓筆談

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多少人與事,盡在筆談中。
個人資料
正文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李軍長

(2008-05-25 13:00:43) 下一個


您別誤會,這位李軍長可不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長,他是第三次世界大戰備戰軍校紅色造反軍軍長。暈!不要著急,聽我慢慢說。

在南京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南京有兩所最好的中學:南京師範學院附屬中學(南師附中)和南京外國語學校。南師附中曆史悠久,她的所在地是魯迅先生曾就讀的礦路學堂舊址。六六年文革開始後,南師附中的學生一衝動把校名改成第三次世界大戰備戰軍校,當然沒有誰會批準這一新校名,但這沒有關係,學生們就這麽叫了。不但如此學生們還編了首軍校校歌:“頭斷華盛頓,血染太平洋...”真夠猛的。一位老高三李同學發起成立了紅衛兵組織—紅色造反軍,李同學也就成了李軍長。這裏要解釋一下什麽是老高三。把曆史定格在一九六六年,在這一年讀初中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的學生統稱為“老三屆”,在這一年讀小學四年級至六年級的學生在南京被稱為“新三屆”。老三屆又細分為老高三,老初二等等。

六六年八月十八日這一天,姐姐在家聽廣播。她是南師附中的老初二也是一名造反軍戰士。那天是紅司令登上天安門檢閱紅衛兵的大日子。聽著聽著我姐姐大叫起來:“李軍長,李軍長他上天安門了!”我們聞聲趕來,還真是,李軍長上了天安門正在作為紅衛兵代表發言。

李軍長原在北京讀初中,後隨他的將軍老爸轉來南京讀高中。六六年八月李軍長大串連去北京,遇到了讀初中時的老朋友牛同學,牛同學此時已是北京中學界赫赫有名的牛司令,上通中央文革。經牛司令推薦,李軍長八.一八這天登上天安門代表紅衛兵發言。在當時對一個十八歲的青年人來說這是多大的榮譽啊!在發言的過程中,紅司令紅衛兵心中最紅最紅的紅太陽始終站在李軍長的身旁,注視著李軍長。這一情景和李軍長的發言隨著紅色電波(那年頭什麽都是紅色的)傳進千家萬戶,傳遍中國大地。這就出現了我們家前麵發生的那一幕。

造反軍沸騰了,南師附中沸騰了。“八.一八”記錄片在南京上映時造反軍的戰士們看了一遍又一遍。每當李軍長出現在銀幕上,造反軍的戰士們就鼓掌歡呼,追星勁頭比當代年輕人有過之而無不及。

六八年底,紅衛兵不再受寵。紅色造反軍的戰士們大部分都下了鄉,李軍長去了部隊。

七零年底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廠當工人,同時分來的有一位南師附中的老初二前造反軍戰士。“老初二”是李軍長的鐵杆粉絲,提到李時都是稱其名免其姓,特鐵倍兒瓷。

七幾年的一天,“老初二”找到我說是他想給他在的化工車間搞一個技術革新,他請李設計了一個方案讓我幫忙一起做。當時李已從部隊退伍在南京郵電學院通信專業讀書,我在廠電工班做電工。有天晚上我值班,“老初二”把李帶到電工房來討論技術革新方案。這是我僅有的一次見到李。李個子不高但很壯實,穿著一件舊舊的軍裝,一臉絡腮胡。我們照例握手寒暄,李的手寬厚有力。我們先討論了李的方案。這是一個報警係統。他的方案簡單適用,看來是動了一些腦筋。我們接著隨便聊天。李一口京片子,說話慢條斯理,思路清晰。那天有些晚了,夥房裏沒什麽菜。“老初二”弄來一些幹飯和幾個皮蛋,我們幹飯就皮蛋當晚飯。李問我們:“你們知道皮蛋為什麽這麽鮮嗎?”他見我們沒回答就接著說,“這是因為皮蛋中含有硫化氫。硫化氫是一種很臭的氣體,但皮蛋中少量的硫化氫反而會使人覺得鮮美。” 我們邊吃邊聊,時間過得很快。從“老初二”的眼神和舉止中看出他對李仍很崇敬。那天我們談了什麽現在我一點也記不起來了,隻記得李對皮蛋的一番議論。每次我吃皮蛋還會想起李的“硫化氫”說。

八十年代,李下海去了深圳。“老初二”拋妻棄女追隨他也去了深圳。又過了幾年,聽說“老初二”賺大發了,他再婚生子,置了房產,日子過得挺滋潤。李也光環褪盡成為一個普通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