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工和莊冬都是我老莊!

先是莊工被封,現在莊冬又被封啦!
正文

聰明孩子為什麽進不了提高班?這是問題嗎?

(2008-05-15 11:44:54) 下一個
聰明孩子為什麽進不了提高班?這是問題嗎?

剛剛看了孫悟空說他自己的聰明孩子的高質量的置頂文章《聰明孩子為什麽進不了提高班?》,文中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的確很聰明。”看來孫悟空不僅認為他的孩子很聰明也認為他自己很聰明。

我以前說過“網上男人無才也無財,女人無貌“的話,其根據就是有才或有財的男人(有貌的女人)沒那麽多的時間泡網和寫那麽多文章。至少我自己認為我自己在網上浪費這麽多的時間說明了我是很不聰明的。當然啦,我這話不包括這些人的孩子們!除非你相信“有其父必有其子”,那我也就沒有辦法啦!

首先這個“提高班”好像不是亞裔發明的吧?這個“提高班”恐怕還是人家“主流”發明滴!“提高班”是“主流”為了自己的“主流”的和“聰明”的孩子們不必跟不夠“聰明”的孩子們在一起接受不夠“聰明”的教育機會而發明的。

說穿了,進不進提高班就是能否得到一個跟比較“聰明”的孩子們在一起接受比較“高”質量的教育機會還是跟普通孩子們在一起接受普通的待遇教育機會的問題。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上的概念有很多。雖然這個世界上的概念有很多,但是也基本上分為兩類:主觀的概念和客觀的概念。

主觀的概念和客觀的概念的具體定義我就不給啦,因為這裏也不是什麽學術會議。主觀的概念大概就是因人而異,也就是說會隨著人的變化而變化和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結果,比如說好壞美醜。客觀的概念就是基本上跟具體使用這個概念的人無關的,比如說高低輕重。

雖然人們天天都在使用概念,但是要正確地使用一個概念僅僅是知道了這個概念是一個主觀的概念還是客觀的概念還是不夠的,人們還必須了解幾乎所有概念都是相對而言的。

既然是說“聰明孩子(其實是孫悟空的聰明孩子)”和“聰明”是一個比較複雜的概念,我就先說說一個關於孩子的簡單概念的例子給大家一個概念是相對的概念(此概念非彼概念啊!我就不解釋啦)。

比如說“身高”吧。首先“身高”是一個什麽性質的概念呢?也就是說“身高”究竟是一個主觀的概念還是客觀的概念呢?由於“身高”是可以測量的,而正確的測量結果即便是有誤差也是不大的,因此“身高”是一個客觀的概念。

大家可能也看到了,即便是“身高”這麽客觀的一個概念也還是有人的測量的因素在內的。所以,完全絕對客觀或主觀的概念也是不多見的。因此,我們說一個概念是客觀或者是主觀也隻是說它主要是客觀或者是主觀,也就是說是客觀的因素為主或者是主觀的因素為主。

現在說說“身高”這個概念在使用中的相對性。假如有一個父親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的確很高。”這是什麽意思呢?這就是說他的兒子比別人高。“身高”這個概念的相對性在使用中的體現是那個“比”字,雖然這個字在這個父親的話裏被省略啦。如果這個父親以為“身高”概念不是相對的,那他就是以為孤立地也就是說沒有比較地說“身高”是有意義的,那麽這個父親就不太聰明。因為這個父親不知道是騾子是馬還是需要拉出來遛一遛滴。

那麽,“聰明”是一個什麽性質的概念呢?也就是說“聰明”究竟是一個主觀的概念還是客觀的概念呢?

我想絕大多數人都知道“聰明”概念是一個主觀的概念。當然啦,這個答案也是不錯的。但是,如果人們在某種特定場合把“聰明”用某種客觀的方式(比如說考試分數)來決定從而大大減小了人治的因素呢?那麽在那個情況下“聰明”也還是基本上可以被認為是客觀的。當然啦,無論如何在使用“聰明”概念的時候還是必須是相對的,也就是說是有比較的。

那麽大家看看孫悟空是怎麽說他的兒子的(孫悟空的全文附在後麵供大家參考)。孫悟空的全文裏說他的兒子的全部文字隻有一段提到了別人的孩子,也就是說有比較的文字或者叫例子隻有一個打冰球的例子。

因為有比較才有鑒別,所以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因此基本上可以說孫悟空的其它證明他的兒子“聰明”的證據是幾乎沒有任何價值的,因為是騾子是馬還是需要拉出來遛一遛滴。

孫悟空問“聰明孩子為什麽進不了提高班?”這個問題是因為他不知道“進不了提高班”是跟聰明不聰明沒有關係滴,因為“進不了提高班”是一個“夠不夠聰明”的問題,也就是說“聰明的夠不夠”。聰明了還沒用,因為還要看看有多麽聰明嘛。

這就好比富了也還要看看有多麽富。因此必須比較,百萬富翁是富,那人家千萬富翁就更富,億萬富翁還要更富一些。百萬富翁進不了億萬富翁的“富人提高班”是不是應該問孫悟空式兒的“富人為什麽進不了富人提高班?”這個問題呢?答案很明顯嘛,你雖然很富(很聰明),但是還是富得很不夠(聰明得很不夠)。

因為,無論某孩子有多麽地聰明即便是某孩子在他娘的肚子裏就開飛機啦,那也保不準別人在人家娘的肚子裏就開宇宙飛船了呢。所以嘛,即便是你聰明到了在你娘的肚子裏就開飛機啦也還是可能是不夠聰明滴!聰明不聰明不是問題,夠不夠聰明才是問題哪!要知道“夠不夠聰明”就必須比較,就必須拉出來遛一遛。

所以嘛,“自己看自己,越看越歡喜”是沒有任何用處滴!或者說“父親看兒子,越看越歡喜”也是沒有任何用處滴!不知道這一點的父親的兒子恐怕也不知道這一點,他們父子倆很有可能會一起懷疑開奧運會的必要性。就是嘛,雖然各國的國家隊都是“的確很聰明”,也還是要比試一下滴。

噢,我忘了一條,孫悟空說的“兒子的智力的確沒有問題,OLSAT測驗試題他答對了97%!”雖然有可能會有比較的嫌疑,但是由於我們不知道別人的孩子們的分數(由於西方人喜歡隱私就造成了分數的暗箱操作)也還是無法比較。因為完全有可能是別人都答對了97%或者更多呢!

不過老美在這種情況喜歡用百分數分布,人家會計算你的分布位置,如果你是97%那就是比97%不差!既然孫悟空說了他的聰明兒子答對了97%那就應該是他答對了97%的問題,也就是說他隻答錯了3%的問題。單單97%這個數字確實是非常好,由於是一個孤立的數字,因此無法比較,所以還隻能是“父親看兒子,越看越歡喜”和沒有任何用處滴!

由於孫悟空提到的唯一的有比較的例子是打冰球的例子,我再來看看孫悟空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孫悟空說:“於是我們不再堅持跳級,平時注意培養兒子的自信心:鼓勵他自己在麥當勞買他喜歡的薯條和漢堡,去商店讓他付錢,和他有關的電話讓他接,等等。”

也許“鼓勵他自己在麥當勞買他喜歡的薯條和漢堡,去商店讓他付錢,和他有關的電話讓他接,等等。”對培養兒子的自信心有巨大幫助,但那也還是孤立的是自己跟自己比或者叫“縱向比”,因此還是屬於“自己看自己,越看越歡喜”是沒有任何用處滴!因為這類事情對於別人的孩子們來說完全可能是家常便飯,而對你來說卻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我前麵提到了由於西方人喜歡隱私就造成了分數的暗箱操作,其實也就是信息的保密性也就是引入了人治的因素。西方在決定孩子們是否足夠“聰明”而得到某些特殊教育機會的過程中引入人治還包括孫悟空讚賞的GIFT,雖然他自己的孩子是GIFT的受害者也就是說被人用GIFT作為理由而沒有能夠得到某些特殊教育機會。

孫悟空說:“GIFT上的問題沒有對錯,這個問卷通過一係列獨特的提問,考察兒童的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性格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等等。的確,如今要在這個社會裏獲得成功,單單憑借一個聰明的腦瓜是不行的,許多非智力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GIFT上的問題沒有對錯”,因此GIFT就大大地增加了主觀的因素也就是人治。我就不說“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性格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並不是什麽“非智力因素”啦,雖然孫悟空是這麽認為的。因為孫悟空說的“一個聰明的腦瓜”好像不包括“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性格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

說穿了,進不進提高班就是能否得到一個跟比較“聰明”的孩子們在一起接受比較“高”質量的教育機會還是跟普通孩子們在一起接受普通的待遇教育機會的問題。也不知這對孩子們自信心有什麽影響啊!那麽,誰得到這個機會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啦,這個選擇過程的暗箱操作越多和人為因素越多就說明了它的主觀性越強也就是越不公平。當然啦,孫悟空不僅僅接受還從內心能讚揚這個選擇過程裏加入的人為因素也是一種接受現實的遠遠超越良好心態的良好心態。

到這裏,大家大概應該對“聰明”這個主觀的或者說是主觀性比較強的概念的主觀性質和它的應用是相對而言的,因此必須進行比較有一點兒了解啦。

我不知道孫悟空的兒子上的學校裏是加拿大人(也就是白人)多還是加拿大人(也就是亞裔)多。雖然大家都是加拿大人,但是差別也還是有的,人性嘛。如果是亞裔多,那孫悟空的兒子的所謂問題恐怕就是問題啦。如果是白人多,那孫悟空的兒子的所謂問題恐怕就不是什麽問題啦。

由於我以為孫悟空是有一種接受現實的遠遠超越良好心態的良好心態的和孫悟空認為有其父必有其子,所以我相信孫悟空的兒子一定是沒有問題滴!正如孫悟空所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的確很聰明。”

******************

附:教育隨筆——聰明孩子為什麽進不了提高班?

讓中國學生和家長們趨之若鶩的提高班和尖子班在加拿大的學校裏雖然並不少見,但是,這些非正常的教學手段一點都沒有吸引力,洋人學生普遍認為那是書呆子(nerd)去的地方,校方每年都要大力宣傳才能拉到足夠的學生。

作為華人家長,當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成龍,變成鳳,所以華人集中的地區,提高班的招生一般都不成問題。不過,這種提高班也不是來者不拒,許多聰明的孩子,比如俺家兒子,都被拒之門外了。這是怎麽回事兒呢?

還是從兒子的跳級說起。

有其父必有其子,兒子的確很聰明。三歲的時候就認識好多漢字,還能熟練拚讀不少怪癖的英文單詞,比如:xylophone. 中國孩子的算數當然是叫洋人刮目相看的。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兒子已經是學校的小明星了,從校長到老師,沒有一個不認識他的。那年他們娘仨回國探親,兒子就自己操作電腦給我發email了。有一天他形容上海刮大風,形容詞不夠用,他是這樣寫的:The wind is blowing so hard: ))))))))))))))))))))))))))))),when it is a small wind, it is like this: ))))((((.

我當時覺得,孺子可教也!

二年級一開始,我覺得他的學習遠遠超過了同班同學,於是向老師提出是否可以跳一級。過了幾天,老師和校長答複說,不行!

太出乎預料了,這樣的學生怎麽不能跳級呢?你看看他那聰明相,再看看他爹!不是豈有此理嗎?

校長解釋說,你這個孩子的社交技能(social skills)不行,跳了級,與年紀比他大的孩子在一起不利於身心發展。

其實這個道理對於搞教育的我來說是不難理解的,可是碰到自己的孩子就容易感情用事了。

不錯,我這兒子小時候比較膽小內向,有些不合群。有時操場上別的孩子在玩,他隻是站在一旁看,最多像個兔子原地快樂的蹦兩下;學校中有一個冰球遊戲,每次隻能兩個孩子玩,常常要排隊。兒子排在後麵,隻要別人一加賽,就永遠沒他的份了。最糟糕的是,他極不善於和外人交流,向老師傳達一句話都是很困難的事。

於是我們不再堅持跳級,平時注意培養兒子的自信心:鼓勵他自己在麥當勞買他喜歡的薯條和漢堡,去商店讓他付錢,和他有關的電話讓他接,等等。

到了三年級,學校裏開設提高班了(gifted program)。這下,我腦子裏那根出人頭地的雜念又蠢蠢欲動了。於是讓兒子報名參加考試。

考試分兩個部分,一是類似智力測驗的學能考試(Otis-Lennon School Ability Test or OLSAT),二是一種考察非智力因素的問卷(Group Inventory for Finding Creative Talent or GIFT)。

兒子考完回來信心十足的說,都做出來了,沒問題!

我也覺得,咱兒子的智力還用說嗎?

事實再一次讓我們失望了。咱那聰明兒子又被拒之門外!

我再一次找到校長,不是興師問罪,而是想弄個明白。憑著我們在工作上結下的“交情”,校長把一切資料向我公開了。

不錯,兒子的智力的確沒有問題,OLSAT測驗試題他答對了97%!但是GIFT問卷卻十分不理想。

GIFT上的問題沒有對錯,這個問卷通過一係列獨特的提問,考察兒童的創造力,發散思維能力,性格和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等等。的確,如今要在這個社會裏獲得成功,單單憑借一個聰明的腦瓜是不行的,許多非智力因素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請看部分GIFT問卷試題,對我們是不是有些啟發呢?(答“是”或“否”)

• 我喜歡自己作曲編歌
• 如果感到安全,我喜歡獨自散步
• 我爸爸媽媽喜歡和我一起玩
• 編故事是浪費時間
• 我喜歡隻有一兩個朋友
• 有時候改變遊戲的規則是允許的
• 我喜歡畫畫
• 太陽總是應該畫成黃顏色的
• 我喜歡把東西拆開看看它們是怎樣工作的
• 有時候我爸爸媽媽和我一起做事
• 我希望別的孩子不要問那麽多問題
• 我一個人的時候不知道做什麽事才好
• 我喜歡很久以前的故事
• 當有些事情很難做的時候我會放棄而去嚐試別的東西
• 我總是喜歡和朋友一起玩而從不一個人呆著
• 我不會去一個新的地方,除非我知道有人和我一起去
• 我常常想我為什麽會做夢
• 我喜歡編笑話
• 真實生活中的故事要比編造的故事好
• 我有許多興趣愛好
……
此外,老師還要為學生填寫一個行為能力的問卷,共有12項指標,前3項是:

幽默——對滑稽、怪異或荒誕的東西具有不同尋常的敏銳感受。
動力——具有強烈的欲望去了解、去做、去感受、去創造或理解。
興趣——有時熾熱、有時獨特、有時賦予激情、有時又稍縱即逝。

沒想到吧,幽默竟放在了第一位!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時代早結束了,書呆子也被社會淘汰!願此文對華人家長,對中國的教育有所啟發。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