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詩人陸遊/馬振聲1982年紙本設色102cmxl02cm中國美術館藏..."> 愛國詩人陸遊/馬振聲1982年紙本設色102cmxl02cm中國美術館藏..." /> 中國現代人物名畫欣賞 - 博客 | 文學城

鵲橋仙

兩情長久之朝朝暮暮
正文

中國現代人物名畫欣賞

(2008-07-18 18:51:33) 下一個

中國現代人物名畫欣賞



愛國詩人陸遊/馬振聲1982年 紙本設色 102cmxl02cm 中國美術館藏

從畫麵的構圖,筆墨、色調的處理以及人物形象的動態與神情捕捉都能窺見畫家用心的良苦。正因如此,他營造的氛圍與境界是可以深入讀解和親切感人的。作品構圖的精妙。筆墨的錘煉,人物個性化的追求,使此幅作品獲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



版納春韻/蕭玉田1989年 絹本設色 72cm x 106cm

《版納春韻》以傳統的工筆畫法描繪了一位傣族姑娘,清晨在河邊梳妝的情景。少女美麗、端莊,動態優美、自然,象征傣家吉祥的孔雀依偎在姑娘身旁,山花盛開,溪水長流,畫家勾畫出一幅人間的天堂,給觀者以美的享受。這裏,畫家用堅實輕健的線條,用富麗雅致的色彩;生動和諧地描繪出青春少女的婀娜和孔雀的瑰麗,在燦爛開放的山花春草之間留下了西雙版納的春韻。



布袋和尚/李可染40年代 紙本設色 68.2cm x 45.3cm 中央美術學院藏

布袋和尚是李可染鍾愛的人物題材之一,至晚年仍反複以此題材作畫。畫中的僧人形象,與民間大肚彌勒造像有一脈相承之處。李可染以流暢自由的筆線,勾畫出彌勒並不端正的頭部和五官,賦予人物一副活動著的臉部表情,閉著的雙眼更賦予人物怡然自得和豁達脫俗的精神麵貌。與作於晚年同一題材的作品相比,此圖筆墨恣肆、行筆迅捷、畫風瀟灑、活潑自如,表現出作者早期寫意人物畫的特征。



采蓮圖/黃均1983年 絹本設色 116cm x 85 cm 自藏

《采蓮圖》畫荷塘中兩少女采蓮的情景。此圖取江南采蓮詩意,在唯美的傾向中寄托了畫家思念故鄉的離別之情。圖中少女被大片生長繁茂的荷葉簇擁著,姿態可人,嫵媚的神情散發著青春的活力;少女發自內心的微笑同她們各自勞作的姿勢相諧調,有一種抒情的韻味。四周蓮花不染纖塵,蓮莖交錯,亂中有序,下部密實,上部空靈,整個構圖不落常套,更顯出疏密的對比。在舒暢的環境中,在微風的吹拂下,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給觀者以永久的藝術享受。



曹雪芹像/宋忠元1997年 紙本設色 80cm x 62cm 自藏

此圖為肖像畫創作、總的表現手法嚴謹、簡潔、清逸、樸實。曹雪芹臉部的五官部位勾勒精細,渲染到位。略帶動感的衣紋描寫得疏密得當,準確有力。而前景的冷石瘦草與後景的枯枝遠亭烘托出主人公的身世飄零、懷才不遇的坎坷人生。南飛的群雁和著淡雲輕嵐,喻示著一代才子的幽幽思緒,最突出的是曹雪芹炯炯有神的雙目及深深沉思的情態,表明了他對人生的認識和思想的睿智。整幅畫中恰到好處地刻畫了這位傾一生,心血寫紅樓奇夢之文學巨人的才情神韻,從一個特有的角度引發了觀者的敬重之情。



草原牧歌/張鴻飛2001年 紙本設色 68cm x 68cm 自藏

畫中老牧民拉著馬頭琴,似乎沉浸在一種遼遠的追憶中;背景上用淡墨渲染而成的曠闊草原上似乎飄蕩著亙古不變的音韻,而這音韻又包裹著以簡潔細勁的線條勾勒而成的兩隻默默相對的白馬,構成一種朦朧的詩意。在這童話般的朦朧中,觀者辨不清那白馬究竟是草原上正在牧放的真實之馬還是老牧民心中之馬。或許,這正是畫家所要傳達給觀者的感受吧。



草原之夢/周榮生1984年 紙本設色 150cmxl20cm,中國美術館藏

周榮生的這幅《草原之夢》,以濃鬱的墨色營造出了一種夢幻般的藝術效果,抒發了畫家對草原那種如夢似幻的追憶情懷。整幅畫手法工整嚴密,行筆從容穩健,畫家有意拉長了馬匹的造型,使其在樸拙中透出勁健。在深重的墨色背景上,畫家運用紅與白的色彩對比,形成了瑰麗沉厚的視覺效果。牧馬者手中的套馬長竿平伸在畫麵,加強了馬匹對畫麵的分割,增加了圖中傳達出來的靜謐感,營造出渾然大度、極具裝飾感和抽象美的畫麵。此作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



春風/單應桂 2000年 絹本 設色85cm X 54cm 自藏

該畫以抒情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由於作者長期深入農村生活,對農民的生活思想情感較為熟悉,畫中人物在俊美中透出健康,樸實中蘊藏著靈氣。這是單應桂筆下女性的特點,也是作者審美情趣的體現。



春天/劉文西1999年 紙本 設色 200cmxl70cm 自藏

畫家在構圖、立意、用筆、設色上既大膽又精煉,既深遠又清爽,充分體現一種陽剛之美,並以沉穩老辣的筆墨、新穎生趣的色調寫出了新時期的新氣象,記下了那難忘的春天帶紿我們的時代精神和生活風貌。



大榕樹下/朱理存1988年 紙本 設色 122cmxl35cm 自藏

《大榕樹下》取自畫家的生活體驗,描繪了農村日常的生活和美麗的景色。農村姑娘的勤勞樸實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畫麵中得到真實再現。畫麵景色優美,秋風勁草喚起了人們對鄉村生活的神往。畫中人物的造型重在追求一種生活化的狀態,與背景盤根錯節、與山石渾然—體的大榕樹造型形成鮮明對比,刻意表現大自然的神奇和創造。這幅畫意在通過畫麵內容反映自然界和人類生存的一種狀態和心理,帶給我們深思的同時也帶來了強烈的審美感受。



待嫁的新娘/丁紹光1999年 紙本 設色 109cm x91.7cm 私人藏

《待嫁的新娘》以誇張變形的裝飾手法。塑造了一個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麗和矜持。深藍色的基調,鮮豔奪目的甫國花木,烘托出主體人物修長的身姿。畫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飾品及服飾上的圖案,無不精心而作,再以金線統—勾勒,捷畫麵充滿了詩一般的意境。給人一種自然華貴的美,一種醉心迷人的美,一種如夢如幻、韻味無窮的美。



當代英雄/單應桂1960年 紙木設色 175cmxl20cm 自藏

1959年冬作者到北京房山縣深入生活,見農民們正在引水上山,作者在和女青年們共同勞動中,被她們那種為改變農村落後麵貌、不畏艱難的精神所感動。年輕的姑娘高高舉起的大錘、健康且流著汗水的臉頰,被山風吹起的發辮和飄起的頭巾,一種充滿活力的勞動美深深打動了作者。此作在工棚裏完成了草圖,後又精心繪製而成,得到美術界的專家與同行的好評。



電纜工人攻尖端/趙華勝1960年 紙本設色 84cmx 65.5cm 中國美術藏

這幅作品是由趙華勝執筆、集體創作的組畫中的一幅,表現在大搞技術革命的年代裏電纜工人攻尖端的事跡。畫中的主體形象是一群工人,他們臉上洋溢著攻克難關後的喜悅。中心的一組人物形象生動,表情豐富,目光一致,姿勢多變,各具個性特色。從創作年代可知,作者剛進入大學不久,繪畫方法已明顯地吸取了西方繪畫的藝術語言,勾線落墨仍保留中國畫的神韻,充分顯示出作者基本功的紮實和繪畫的才能



肝膽相照/趙華勝1995年 紙本設色 230cmx 430cm 自藏

畫家尊重曆史真實。表現西安事變之後,周恩來同誌代表中國***與各民主黨派的仁人誌士一起,共商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大業。畫中人物均是真人的寫照,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神形兼備。此畫為紀念抗戰勝利50周年而作,表達了人民將永遠不會忘記他們在抗日戰爭和建立新中國的鬥爭中所建立的偉大曆史功勳。



孤獨——我憂傷著你的憂傷/秦龍1997年 紙本設色、綜合材料 140cmxl40cm 中國美術館藏

描繪了一個騎馬獵人四處漂泊的孤獨生涯。獵人造型用線較多,既表現出獨行者民族服飾上的特點,也顯露出凝重的傷感情調。在材料上的綜合運用有利於營造環境的荒涼和表現畫中“孤獨”所傳達出的文學內容和精神內涵,確定了《孤獨——我憂傷著你的憂傷》所刻意表現的主題和所要揭示的意蘊,彌補了畫麵故事情節和習慣符號語言的不足之處,這必然會引起畫中人情感的外泄和觀者心理激蕩之間的契合和共鳴。



旱鴨子/陳光健1989年 紙本設色 138cmxl05cm 自藏

圖中兒童的姿態十分可愛。充滿童趣。黃狗、鴨子使人聯想起鄉村的農家生活。意味雋永。當一群鴨子在孩童麵前經過時,引起小女孩歡快的笑聲,成為全畫的亮點。後部暗色的寫意背景和前麵工筆淡著色的景物、尤其使畫麵透出一種淳樸自然之美



畫家蔣兆和/韓國榛1980年 紙本設色 136cmxl80cm 中央美術學院藏

畫家把蔣兆和各時期代表作品組合在一起作為背景,斑駁迷離的墨色傳達出畫家蔣兆和的深邃、睿智。畫麵彌漫出淡淡的詩意和曆史的滄桑感,不免讓觀者從心頭湧起一絲難以言狀的感受,也同樣有著畫家深沉的生命體驗。一言以弊之,在疏密聚散、濃淡枯潤的形式對比中,韓國榛成功地刻畫出畫家蔣兆和那種憂國憂民的精神麵貌,從而給人以明確、清晰的心靈和視覺的感應。



畫家/韓碩2000年 紙本設色 173cm x l40cm 自藏

畫中的用線概括中見逸氣,色彩素樸而又雅致,形的張力賦予了畫麵以生氣,人物造型極度概括,幾分誇張變形恰到好處,既不生硬死板,也不張狂無法,與用線的力度結合得天衣無縫。正是這種造型的風格化,生發出一種內在的意韻,充滿了詩意的傾訴。這種風格特質和背後的意蘊,是一種簡逸、樸素的美感。此作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換鵝圖/劉旦宅1981年 紙本設色 96cmX 59cm 自藏

《換鵝圖》是以古代大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為創作內容。人物神態表現安然。畫家在描繪人的技法上用筆精工秀麗,設色典雅清淡,毫無媚俗浮躁之氣,格調校高。圖中人物體態、著裝取材於東晉的竹林七賢和山西太原婁睿墓壁畫以及《勘書圖》等古代作品,但在運筆、設色方麵又融入了現代人意趣,加強了四周環境的烘托作用和人物相互關係的描繪。此幅作品形象生動。細膩傳神,較好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在曆史人物畫的創作中,此作實在是一幅內容形式俱佳的作品。



浣紗/蕭玉田2001年 絹本設色 110cm x 52cm 自藏

佇立於荷塘池畔的秀麗身影,合著悠遠的“平仄”詩句,不知誰家浣紗女遊弋在永恒的時間長河裏,牽動起人們幾乎淡忘了的懷古之情思。這無聲的詩句,傳送著大自然的氣息,飄揚著濃鬱的荷香,把觀賞者引入含蓄而又悠遠的審美境界。這幅畫線的起承轉合,色彩的沉秀雅致,始自於傳統又變化於民間。高明的畫家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從傳統中走出來,而豐富的生活又需要畫家深入進去,一進一出,生活的詩意,表現的活力,優美的情趣都融於畫中,給人以審美的無窮遐思。《浣紗》這幅以工寫意的畫作,讓我們從中讀出了頗多的新意。



黃河兒女/陳忠誌1977年 紙本設色 178CmX 250cm 自藏

圖中領袖的雄偉身姿和他和藹可親的表現,給處於成長中的兒童以莫大的鼓舞和期望。畫家把人物造型和人物關係同自身在長期藝術實踐中積澱起來的深層心理結構相通,從其造型形式中閃現出種種有意味的節奏、韻律、平衡、張力、鬆弛等,可以看到畫家的創造活動和他歌頌主題合二為一。進而行之於筆,物化為新的造型樣式。因此,此作以主題的新穎,工筆技法的創新,線條的生動,意境的深邃,在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賽中獲國際榮譽金獎。



黃河在咆哮/王迎春 楊力舟1979年 紙本設色 180cm x 230cm 中國美術館藏

《黃河在咆哮》顯然突破了這種套路。畫麵具有一種強悍的力度,這種力度不僅來源於作品的質量,也來源於藝術家激昂奮進的筆墨追求和精神狀態。這幅作品構圖大膽,筆墨沉雄蒼渾,雕塑般的人物造型和翻滾的巨浪撼人心魄,是難得一見的力作。



慧女傳書/郭慕熙1980年 絹本設色 80cm x 50cm 自藏

《慧女傳書》取材於《西廂記》中紅娘為張生、崔鶯鶯傳遞情書一段。畫家采用工筆重彩的形式,深入、細致地刻畫了紅娘與崔鶯鶯各自不同的神態表情。圖中紅娘躲在屏風的後麵,調皮地探出半身,偷偷觀察崔鶯鶯觀看情書的表情。崔鶯鶯讀信時神情專注而又有些羞怯,完全沉浸在愛情的甜蜜之中,根本沒有發覺紅娘在偷看自己。這幅畫充分利用了地毯、桌幾、屏風和欄杆的形式特征來分割畫麵空間,使人物的細膩柔和與環境直線的方正規矩形成對比,更好地襯托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脊梁/招熾挺1998年 紙本設色 152cm x l52cm 自藏

《脊梁》這幅畫,沒有過多的背景環境渲染,也無花樣的筆墨翻新,更談不上繁雜的色彩和浩大的場麵輔墊。畫家隻是截取抗洪搶險一個平常而又特定的場麵,用準確精煉而又豐富多變的筆墨表現了人民軍隊戰士們的平凡和偉大,用畫家創造性的語言點明了主題——這些年輕的生命,這些英勇的戰士用堅強的軀體,有力地扛起了人民的委托,擔起了搶險的重任。他們就是民族的脊梁。



江城女/梁岩1987年 紙本設色 67cm x 68cm 自藏

《江城女》以水墨寫意的手法描繪了一位美麗姑娘的肖像。圖中女子取側麵造型,眼角、嘴角重點刻畫,麵部處理注意明暗、光影。臉部的高光符合人體解剖結構,點染的嘴唇更反映了人物的精神氣質。她的衣飾以大寫意水墨恣意揮灑,以烘托頭部的安祥寧靜,隻在胸前微露紅色的內衣和佛珠,以打破上衣的單調、沉悶。背景以淡墨輕掃,氤氳迷蒙,揭示了姑娘的心情和畫家著力追求的平淡天真效果。這種水墨寫生人物畫看似簡單,實則沒有紮實的造型能力和對物象的靈敏捕捉、概括能力是很難奏效的。



江音/楊德樹1992年絹本設色 130cmX 68Cm自藏

《江音》力求突破舊有的程式,努力在傳統中追求至善至美。由於畫家功力的深厚,這種唯美的傾向並不媚俗,反而雅致大方。畫家精心塑造了一個美麗的少女在江中遊船上撫琴的優美身姿。為了獲得畫麵的節奏,畫家精心布置了每—個背景道具,從而使圖形的構成與音樂的韻律達到和諧,並同時蘊含了節奏的頓挫和江水起伏間的交響。這種數次重複展開又變化豐富的節奏,具有動人的力量,感染著每一個觀者。



金秋/趙建成1994年 布本設色 176cm x l76cm 中國美術館藏

畫麵所傳達的意象是那樣的撼人心魄,仿佛沒有一種形象能包容這“能量”。加之題材所含蘊的曆史特征,則更增強了作品的文化意味。這些“造像”所蘊涵的素靜單純、莊嚴肅穆遠離了世俗的喧囂與紛繁,同時為純化語言提供了最為恰當的載體。從技法分析,畫家從容地控製著墨中的水分與層次,他能在如幻如真的寫實手法中灌注一種唯美的趣味。



金秋夜話/龍清廉1984年紙本設色124cmxl83cm,中國美術館藏

《金秋夜話》重在刻畫對話雙方的融洽關係和精神氣質,以表現畫中人生活的幸福和豐收的喜悅。畫家借鑒了素描的表現方法,運用明暗關係對主要人物的麵部、手足進行了精心刻畫,表情生動自然,顯得厚實充分。人物衣紋的處理講究突現肌體結構。很有代表性地反映了畫中人的精神特征和民族特點。



金色的風/劉永傑2001年 紙本設色 146cm x 174cm 自藏

在這幅《金色的風》中,人物的衣紋不是自然狀態,而是規則的;群體人物的表情、肢體的線也在變化中蘊含規則;入畫的景物也具有同樣的特點。所有這些在一起共同形成了畫麵的秩序感。圖中人物動態方向性的趨同,既加強了秩序感,又使群體人物的外形得到了強化,形成一種紀念碑式的畫麵布局,恰當地表達了畫家對豐收的歌頌。



競技圖/吳緒經1990年 絹本設色 114cm x l07cm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藏

這是一幅具有唐宋詞意的高士弈棋圖。畫家不落俗套地將生活的真實場麵移位於藝術的自然畫麵,人圈中的兩位對弈高手,一位悠然自得耐心等待;另一位凝神靜氣舉棋未定。畫家精心布局,注重刻畫人物的神情動態,畫中主與次的設置、動與靜的對比、冷與曖的交映、散與聚的組合都歸於氣氛的整合統一。難能可貴的是,畫家將色彩的處理、線條的運行和人物的變形全都融合在裝飾、變化、求新的基調之上,使觀者從古韻內品味出清新的格調,從陌生裏看出了熟悉的麵貌。



九方皋/徐悲鴻1931年 紙本設色 139cm x 315cm 徐悲鴻紀念館藏

此幅《九方皋》圖是七易其稿所作,畫麵著力於九方皋這一人物的刻畫,表現了這位氣度非凡、善辨識廣的精明長者,在發現駿馬時喜悅但不露聲色的神情,而那黑色的駿馬則因知遇而雙目放光,躍然欲馳。



決戰之前/徐啟雄1985年絹本設色105cmx80cm中國美術館藏

這幅充滿裝飾味的作品以暖色為基調,表現了女排隊員決戰之前相互鼓舞,共同砥勵的情景。畫麵選擇了典型的動作,以合圍式的構圖,精妙的色彩渲染技巧和新型顏料的透明色效,把決戰之前的主題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



喀什老人/李山1979年 紙本設色 68cm x 45cm 中國美術館藏

在這幅畫中,畫家熟練地把握了水墨的特性,充分體現了這種關係,以精煉的筆墨刻畫出喀什老人的神采,顯示出畫家紮實的造型能力和深厚的筆墨修養。



考考媽媽/薑燕1953年 紙本設色 113.6cm x 64.6cm 中國美術館藏

薑燕的這幅《考考媽媽》反映的就是在當時的掃盲運動中,北方農村家庭中的一個學習場景。圖中的媽媽懷抱仍在吃奶的兒子坐在炕上,騰出一隻手來執筆,女兒手拿《速成識字課本》,生怕媽媽看見,可能是在考查媽媽默寫生字吧!



礦山新兵/楊之光1971年 紙本設色 83cm x 59cm 中國美術館藏

楊之光的寫意人物畫吸收了西方繪畫中對光與影的表現,增強了所作人物畫的體積感,形成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這幅《礦山新兵》就是運用這種表現方式完成的一幅優秀作品。畫中塑造了一位年輕、俊美的女煤礦工人正精神煥發地整理服裝準備下井投入工作的形象。



黎夫人像/齊白石1984年 紙本設色 128cm x 68.5cm 遼寧省博物館藏

《黎夫人像》是一幅全身肖像畫,這也是民間肖像畫的一種樣式。畫家以一種恭敬的心態塑造對象,要求逼真肖似,衣服飾件盡可能豪華,給人一種端莊、華貴之感。從構圖和表現手法來看,此作受到清代祖容肖像畫的影響,並融入西方素描、色彩等寫實技法,人物臉部已有明暗關係的染法,反映了清末人物畫創作的一種趨勢。



李逵探母/戴衛1982年 紙本設色 112cm x 95cm 自藏

欣賞這幅作品,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人物塑造,觀者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其表現方法的與眾不同:李逵那強壯跪地的身軀,悲喜交集充滿愧疚的表情與年邁失明的老母形成了強烈對比,更加增添了繪畫主題的內在意義。



李清照/單伯欽1997年紙本設色 132cmX66cm自藏

《李清照》是一幅詩清濃鬱、氣質浪漫的作品。其用線出古而入新,人物以近似工筆的小寫意筆法表現,造型端莊、典雅,線描勁健、流暢。畫麵用一種偏冷的色調寄托著詞人的哀思,這種圖式反映了一種唯美主義傾向。



李印泉先生像/徐悲鴻紙本設色 75.5cm x 43cm 徐悲鴻紀念館藏

畫臉用西方素描染法,深入細致,結構準確,形象生動;衣紋用傳統白描法,以線造型,用筆簡練、概括,筆法類似任伯年。兩者有機結合,創人物畫之新風,對後世影響極大。



粒粒皆辛苦/方增先1955年 紙本設色105cmx65cm中國美術館藏

畫家以眾人熟知的《鋤禾》詩的最後一句”粒粒皆辛苦”為作品命名,選取了一位老農拾起掉在地上的—束麥穗的瞬間動態入畫,用質樸無華的藝術語言表達了糧食來之不易,每一粒都要認真珍惜的道理。



蓮池所見/周昌穀1964年 紙本設色 132cm x 66cm 家屬藏

畫家充分發揮水暈作用,因此無論花瓣、人物的顏麵,都產生“活色生香”的效果。這種水暈作用的發揮,吸收了現代水彩畫的長處,隻是比水彩畫多了筆墨的功力,因此具有濃厚的中國畫氣息。在筆墨方麵,畫家爽健的用筆和淋漓痛快的用墨,使墨韻與色彩相得益彰,交相輝映,創造了動人的形象。可以這樣說,就目前現狀而言,在中國畫家中,周昌穀在用色的技巧上是最高明和最成功的。



練/張文瑞1973年 絹本設色 114cm x 63cm 中國美術館藏

圖中表現一位年輕女工坐在床上,專心地撚著一根細線。顯然,她是在宿舍裏利用業餘時間苦練紡織本領。但畫家對人物的刻畫並沒有就此打住,而是通過對擦得很幹淨的桌麵上的兩本書、搓過的細線及有倒影的小鬧鍾的精心描繪,使這位女工的形象更豐滿,更有生活氣息。



六日會上/陳謀1983年 絹本設色 115cmx 85cm 中國美術館藏

《六月會上》描繪的是一次民族貿易集會。圖上商品琳琅滿目,應有盡有。由於這種集會大多一年一次,並且在戶外臨時搭棚開設,因此很有地方特色,吸引了遠近各族人民前來采購。此圖的中心是五個穿著盛裝的少女在選購新式收錄機,她們神情專注,畫家重點刻畫了兩個女子的麵貌和三個女子的服飾。畫家對工筆重彩技法的熟練掌握使圖中色彩豔而不火,用線準確有力。民族特色濃厚,服飾質感很強,給觀者有—種新的感受並加深了對民族風情的了解。



龍女禮佛圖/張大千1944年 紙本設色 95cm x 59cm 北京畫院藏

《龍女禮佛圖》以李公麟筆法為主, 自題曰是背臨之作。畫中龍女的虔誠,佛的安祥得到了生動的再現。畫中古雅流暢的線條,絲絲入扣的人物服飾及紮實的功力不可多得;而其學自敦煌,善用青綠朱砂重彩的技法,使畫麵豔麗卻又沉著,又是其一絕。



隆隆春水育新苗/周滄米1964年 紙本設色 96cm x 68cm 中國美術館藏

此作表現江南春耕時期,使用電力發動機引水上山灌溉良田這一新生事物,在年輕人心中激起的希望與向往。這是畫家深入山區收集素材時所見,加以藝術的概括和加工畫成的作品。畫麵通過兩個插秧的姑娘形象的刻畫來表現一種新生的、樸實的情懷,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



爐前/張仁芝 1964年紙木設色106.3cmX 66.8cm北京畫院藏

《爐前》是一幅很有代表性的作品。圖中的人物形象、姿態,乃至於背景在當時都具有典型意義。畫麵描繪幾位煉鋼工人在勞動間隙稍事休息的情景。畫家成功地畫出了工人們在爐前被火光所映照的身影。生動的動態,各具個性的感人形象、以及創新的筆墨技巧,都使這幅畫更具有現實意義和曆史價值。



魯迅像/吳永良1962年 紙本墨筆 138cmx 63cm 魯迅博物館藏

圖中魯迅神情嚴肅。傲然挺立,鐵骨錚錚-畫家懷著對魯迅無比崇敬的心情。準確地刻畫了魯迅的精神麵貌,尤其是睿智的洞察世事的目光,正如圖上自題絕句所言,要用自己的鮮血來告慰祖先。背景挺拔的樹木和地上蒼勁的野草襯托著魯迅硬朗的身軀。全畫不施顏色,用線挺拔有力。以突出當時那種嚴肅、冷峻的時代氣氛。



陸遊詩意圖/趙俊生1999年 紙本設色 80cm x l80cm 自藏

《陸遊詩意圖》便是畫家借詩發揮,表現被升華、理想化的形象。陸遊這一人物被放置在梅下岩間,和詩人性格相吻合;陸遊削瘦的人物麵部造型與縮於岩間的身姿通過提煉、變形,使他比真實形象更集中、更強烈、更具感染力。此幅作品用筆從容不迫,濃淡相宜,人物造型格調高古,顯示出畫家深厚的藝術修養。



綠娘/林墉1980年 紙本設色 120cm x 90cm 自藏

畫家重點刻畫了少女的頭部,眼睛明眸善睞,婉約多情,而繞著辮梢的手更襯出少女的天真無邪,純潔善良。重墨表現的腿部不僅給人以穩定感,而且反襯出精心刻畫的頭部,從而給觀者一個完美的、理想的人物形象。



綠蘋果/盧禺光1996年 灑金紙本設色 130cm x 68cm 自藏

圖中人物手拿一個綠蘋果倚樹而坐,背景中斑駁陸離的樹葉映襯著麵部,使人物越發單純而具有夢幻感。蓬鬆的雲鬢,逸筆帶出又加以暈染的身姿都如煙似霧,美顏、纖手隱隱生情,左側“畫仕女眼不點睛,餘怕其生媚眼拋來拋去夠辛苦” 的題跋揭示了此畫的主題。



羅浮香夢/高劍父1935年 紙本設色 73.5cm x 34cm 香港藝術館藏

《羅浮香夢》作為一幅仕女畫已大大不同於清代流行的那種弱不禁風的女性樣式,畫中女子青春、健康,洋溢著活潑的生氣,顯然是畫家理想中的女性形象。



賣花姑娘/王玉玨1984年 化纖布設色 140cmx98cm 中國美術館藏

畫麵單純。基凋明快,具有鮮明的南國風采。圖中略帶裝飾味的花木和人物造型取材於版畫。賣花姑娘衣著鮮豔,辛勤勞動的形象十分飽滿,整個畫麵洋溢著健康向上的青春活力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賣花帽的老漢/吳奇峰 1996年紙本設色 115cmx 69cm自藏

《賣花帽的老漢》描繪的是畫家赴南疆遊喀什噶爾花帽巴紮所見。帽架上各式花帽反映了當地的民情風俗。都來自於日常生活場景,十分生動。畫家精心刻畫了—位飽經風霜的維族老人樸實的形象,注入了畫家的情感。這種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導著畫家大量地捕捉、速寫生活中生動樸實的人和人的生活狀態,並且把那些神貌各異的人物、場景幾乎不加修飾或略加修飾地移植到作品中去。畫家心裏帶著激情,努力使畫麵暢情達意,在筆、墨、色的交替中產生美感。



毛主席走遍全國/李琦1960年 紙本設色 196.5cm x 117.5cm 中國美術館藏

這幅《毛主席走遍全國》,雖然沒有任何陪襯的景與物,但由於畫家高超的造型能力和對人物的深刻理解,把一代偉人毛澤東刻畫得形神兼備。尤其是畫家為毛主席精心設計的一頂草帽,不但恰當地點出“毛主席走遍全國”的主題,也真實地反映了毛澤東作為黨和國家領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優秀品質。



眉間有痣的青年/劉國輝1991年紙本設色85cmx 58cm自藏

劉國輝的人物畫向來以造型準確、筆墨精到、勾線瀟灑多變著稱。此幅作品是一副肖像畫寫生式的創作。畫家注重寫實。尤重筆韻墨趣,在隨意揮灑中顯示出自然灑脫的風格,不求形似。但求神韻。作者對人物的臉部刻畫詳略得當,身體結構用枯筆揮掃而有節奏,設色淺淡疏放,墨色相融,襯托出人物精神狀態,作品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苗寨新嫁娘/徐啟雄1962年 絹本設色 38.4cmx 30.5cm 自藏

秀麗的臉龐,明亮的眼睛,掩飾不住掛在嘴角的微笑和剛剛裝扮的新妝,使一個含情脈脈的苗族新娘的神情躍然紙上。畫家以深厚的寫實功力和裝飾的才能,在藝術表現上敢於對傳統工筆畫進行改革創新,終於創造出一種新型的、符合當代審美情趣的現代工筆畫模式。徐啟雄也因此獲得“現代美人畫奠基人”的稱號。



母與子/劉秉江1980年 高麗紙設色 105cmxl03cm 自藏

《母與子》畫中運用筆墨和色彩不同的特性,使畫麵既具有大塊色彩對比的節奏和墨色對比的塊麵造型,又有變化微妙的色彩以及色彩經由視覺造成的心理情感反應。因而既有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又富有中國式情調,流溢著傳統底蘊和民族的審美感受。畫家采用中國傳統的礦物顏料,並摻進現代水粉顏料,通過高麗紙的滲透性使含水量大的顏色迅速擴散。形成透明與不透明的覆蓋和滲化兼融效果。由此產生的寫意、水墨、色彩互滲作用使此畫在色彩與墨的互補中達到交相輝映的高級境界,從而謳歌了母愛的博大。



牧鞭/範曾1986年 紙本設色 137cmx69cm 中國美術館藏

《牧鞭》為範曾的代表作,畫中人物清新典雅,活潑飄逸,栩栩如生,風骨獨具,畫家把身著重彩服裝的兒童與正在飛奔的白牛放到一起,更增加了畫麵的靈動與生氣。在傳統的氛圍中不失現代感,在文人畫的精神中不失通俗性。畫中力求真與妙的統一,注意形象的寫實性、準確性和情趣表現的高妙、超脫。圖中的線條勁健撲拙、頓挫有力,突破傳統描法所囿,推陳出新,形成了鮮明的個人風格。



釀新酒/周秀清1984年 絹本設色 79cmx108cm 自藏

《釀新酒》以疏密相間的人物構圖。生動地描繪了幾個黎族姑娘去釀新酒的形象。她們歡快地走在田間小路上,畫家精心塑造她們體態動勢所呈現的曲線美,以突出畫中人物群體的精神氣質和勞動中的節奏及韻律。為表達形體的色彩豐富與色調的統一,畫中並不拘泥於陰暗光影,從而使全畫的整體感異常強烈。讓觀者似乎聽到她們的歡聲笑語由遠而近地飄來。



農場新兵/王玉玨 1964年 紙本設色134cmx89cm 廣東美術館藏

《農場新兵》表現的是60年代,上海知識青年到農場去安家落戶的情景,他們剛到農場。正坐在那裏小憩,等候農場領導的接見與安排。圖中景物交代明確。人物形象俊美生動,很有地域特色。畫家運用工筆淡彩的手法。刻畫了三個具有活力的青年形象,尤其坐著的女青年胸前的團徽和書包上的紅花特別具有時代感,並體現出歡快的畫風和明快的基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辛西婭婭 回複 悄悄話 嗯,那畫正如李清照說的冷冷清清, 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 最難將息...

謝謝逸寬兄點評:))新一周愉快~~
sunzi888 回複 悄悄話 江音/楊德樹 – 潯陽江頭夜送客。。。

李清照/單伯欽 –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切切。。。

是耶非也?

-逸寬
sunzi888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婭婭!

佳作各有千秋,試說見笑:

羅浮香夢/高劍父 - 韻味,意境

龍女禮佛圖/張大千 - 功力

李清照/單伯欽- 意境

九方皋/徐悲鴻 - 神韻

競技圖/吳緒經 - 布局

江音/楊德樹 - 留白

慧女傳書/郭慕熙 - 傳神

浣紗/蕭玉田 - 仕女花卉均佳

換鵝圖/劉旦宅 - 生動,留白

采蓮圖/黃均 - 疏密有致

-逸寬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