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雜談 “吃”

(2005-03-11 11:01:37) 下一個

  在深圳幾乎可以吃到各種派係的菜式,這可能與深圳人來自四麵八方有關係。最常見的是川菜和湘菜、東北菜,其它的如杭州菜、江西瓦罐湯、貴州菜、西安菜、湖北菜、徽菜等。除了怕上火以外,川菜和湘菜,我幾乎天天吃而不厭,而東北菜就不行,偶爾吃一次感覺新鮮,總的來說,東北菜做得比較“粗糙”。

  深圳地處廣東,粵菜占主要地位。象我從四川來,嗜麻辣,現在也極喜歡吃粵菜。粵菜講究自然、清淡,做海鮮和青菜等都用簡單的蒸、煮烹飪法來處理,佐以生抽(濃度淡的醬油)食之,相當不錯。粵菜的燒鹵製品也別具特色,象燒鵝用酸梅醬蘸著吃,香、酸、甜,讓人流口水。客家菜、潮州菜等地方菜也有不少可選的地方,客家鹽炬雞色澤金黃,潮州蒸海魚佐以黃豆醬,都是美味。

  廣東人講究湯補,用藥材或者菜幹加魚或者肉、骨頭燉幾個小時,隻喝湯而棄湯底,經常喝的如生魚煲雞骨草、霸王花煲豬骨,名目眾多,但如菜幹豬肺湯,我就喝不下去。 深圳近香港,港式茶餐廳賣的快餐飯、糖水,做工都較為精致,但價格也接近香港,仿佛獨為來圳的港人準備。還能吃到中西結合澳門的葡國菜,海上皇集團經營的“奧葡街”就出售好吃的葡國菜式。在深圳,日韓式菜館也不少。我更喜歡韓國菜,味道合口,價格也合理。說起來,心理上還是有抗日情緒的。在深圳南園路上有一條韓國街,林立著不少韓國商店和韓式料理、燒烤店。最愛吃韓國辣白菜和烤肉啦。

  在深圳住了幾年,覺得深圳的吃文化獨具海納百川的特色,且深圳是中國最早開放的城市,飲食行業具備良好意識服務。北京、上海的飯館,不敢恭維,吃飽容易吃爽難。如果講公平些,存在不夠熟悉找不到好吃的地兒的因素,但無法否認服務意識比深圳差太多。特別是上海,服務態度不好不說,飯館裏就餐的人還特別少,吃起來一點氣氛都沒有,價格還貴。去北京上海好幾次,就沒有吃到過印象深刻讓人留念的菜式,隻知道北京的漱羊肉比深圳好,上海的大闡蟹比深圳好。不過,對北京的飯館的印象是份量都大,有次在海澱區找了個飯館,兩個人入座點菜,才點了兩個,服務員就說,“夠了,不夠再要吧”。說完就拿上菜單走了,我們一愣,等菜上來再愣,真是多,結果兩個菜也沒有吃完。感覺首都真是好。

  去杭州遊西湖,倒是對風景與菜肴都印象極好。不少人都說杭州名菜西湖醋魚極難吃,所以嚇到我們沒有敢點,在西湖旁的一個飯館點了“抱鹽小黃魚”,這個“抱”字極有意思,也不知道會怎麽樣,沒有抱太大奢望。端上來一看,做法極簡單,就是兩條小黃魚加蔥薑整條蒸。一嚐,結果肉極鮮嫩,超級好吃。原來用鹽醃了再蒸,叫“抱鹽”。後來回家自己做了一次,肉質也鮮嫩,隻是不似第一次吃那樣“驚豔”。第二天,沒有象第一天那樣下雨,就到靈隱寺去,正好遇到一個燒香拜佛的大日子,在上山的車上,人多到要把自己吊起來了。因為前一天在乘船遊西湖時,船夫介紹說農家菜好吃。在回程路上,便讓出租車司機帶我們去山中吃農家菜。遠望著西湖湖水,在寫著“農家菜”招牌的農家院子裏,點了“小青椒炒豆腐幹”、“清蒸農家雞”、“蒸鯔魚”-據說是錢塘江才有的,還有一個小炒茄子。結果四個菜都極好吃,除了鯔魚外,其它都是家常菜式,簡單做來卻非常好吃。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西湖水好風景好,“酒不醉人人自醉”。

  國慶回成都一次,可惜沒有吃到理想中的美食,可能是由於朋友請客,在場麵漂亮的大飯店忙於敘舊,吃到了好吃的菜也忘記了驚歎。但在印象上,成都的美食城地位仍是難以動搖,不管怎麽說,在成都隨便找個小巷子裏的小飯館都能吃到美味,而且便宜到深圳沒得比。在成都下飛機後,餓了,我們兩個人隨便找了一個小飯館,點了一個“酸菜燉鴨血”、“水煮肉片”、“涼拌側耳根”,個個菜都是正宗又好吃,一連吃下去兩碗飯,加酒水才花了28元錢!說到“涼拌側耳根”,就是“涼拌魚腥草” ,魚腥草可以入藥,清熱解毒,但是吃不習慣的人覺得有魚腥味。在西南地區,喜歡把新鮮魚腥草的根和嫩葉涼拌著吃。在深圳的四川飯館和貴州飯館裏,也供應這個菜,不過廣東人是大都吃不習慣的,我常常跟廣東朋友去吃飯,他們一吃就吐不迭。嗬嗬。廣東人也吃魚腥草,隻是他們是把魚腥草的根曬幹了煲湯。

  深圳少有武漢餐館,吃過的唯一一家就是“黃鶴樓”,名氣很響。但去了後,很失望,除了武漢名小吃“豆皮”和“熱幹麵”覺得新鮮外,其它菜式太一般,以後再沒有去過。但是,它並不代表武漢菜的水平。2004年11月,到廬山玩,在武漢住了兩天,吃到了讓我一直懷念至今的“紅燒武昌魚”。這家叫“楚江天”的飯館,每天隻做40份“紅燒武昌魚”,要提前一天電話預訂。忍了一晚的口水,這魚上來,果然是名不虛傳,魚形尚好,肉骨已軟,湯汁入味。做法應該是先煎後燒再蒸。記得最後,把湯都用來拌飯吃完了。在出名的武漢吉慶街,也吃到過一個好菜。開始以為是幹辣椒絲炸薯條,快吃完了,說了句這土豆炸得不錯,旁邊人都笑了,說是炸藕絲。炸成那樣,得藕好,不然連藕都切不成絲狀。吉慶街上有不少人唱歌賣藝,不談藝術性,也能讓人開開心心。吉慶街因為池莉的同名小說而出名,鴨脖子也因此而出名。鴨脖子好吃,而且耐吃,怎麽吃都想再吃。武漢的鴨脖子做得滿地開花,在深圳一條街上都有好幾個小店在賣鴨脖子,聽說有專門的批發商店。

  在中國吃慣了好吃的,來到瑞典,會覺得少了不少吃喝的樂趣。這與吃文化沒有關係,是因為原來喜愛的東西沒有隨你一起搬來。就象剛到深圳時,吃不到泡辣椒覺得不爽一樣,但後來也會發現深圳還有更多好吃的東西。在到達瑞典第二天,我就找到一樣好吃的,一種加核桃和果醬的烤麵點,作早餐吃的,鬆軟可口。合人民幣7元多一個,見我愛吃,FENG一連買了10天讓我吃個夠。不過,還是沒有吃夠,因為真的好吃。

  為了讓我見識一下真正的西餐,到瑞典後一周,FENG請我去附近最好的一家餐館吃飯。這家餐館叫Restaurant FARS HATT,意思是“爸爸的帽子餐館”,有點奇怪的名字。停車時,看到外麵泊的車很少,一般情況,瑞典人也不輕易到外麵吃飯,要麽就隨便吃個快餐。可能與瑞典人工太貴有關吧,在外麵吃一餐飯要花掉幾天的飯錢了。進了餐館,裏麵真是不小,剛才過完聖誕,裝飾都還好,氣氛真好。裏麵隻有兩桌人。一桌是4個小夥子。另一桌是兩個老年夫婦,正碰杯喝酒,象“執子之手共老”的感覺,在這種氣氛下真是浪漫。菜單上的菜式分為前點、主菜、甜點、酒火幾類,種類都不太多。我們點了飲品,一人一個主菜。我的是煙肉奶酪煎豬排,配了綠碗豆、西紅柿、卷心菜。FENG 的是黑椒牛排,配土豆泥和豆角。牛排的煎法沒有什麽特別,在國內也常見,但土豆泥做得很漂亮,用烤箱烤過,象浪花一樣的造型,邊角處略有些焦黃,裏麵配有奶油。煎豬排的特色是在豬排上放了一層奶酪和一片煙肉,然後裹了生粉雞蛋的汁再煎的,奶酪非常出味。蔬菜在西餐時比較不受重視,基本生吃,即使煮熟也是白味。沒有想到,份量真大,我們本來不浪費的原則,把自己盤裏的東西基本吃完,另配一盤土豆塊實在吃不下了。在瑞典,主食除了麵色就是土豆,煮,或者煮了再烤。總之而來,這餐飯吃得真是浪漫,400瑞典克朗(RMB500元)還是值。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