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俺那點心事

(2012-09-13 16:54:52) 下一個

在國內時節日總是全家人聚在一起過,而且習以為常。即便結了婚,也是三十,初一在父母家過完才去嶽父母家的。年年團圓,都變成了一種形式,而讓人很少體會形式裏麵的滋味。

  

出國後別說父母,就是自家到了國內該團圓的日子也會因孩子長大和工作需要而人丁不齊。生活在國外沒有節日的氛圍可以理解,畢竟這裏是風俗人情大相徑庭的西方社會,即便是小家也會因環境影響和孩子的缺席而讓人提不起精神來張羅一切。連團圓飯都吃不上,誰還有心想節日的內容呢?  如果記得,就去餐館裏暫時模糊一下伺候人本分,記不得,還不是冷冷清清地混過一天嗎?

 

是句難聽的話,我現在根本就記不得那天是中國節了。這可不是忘本,而是大小環境都沒有氛圍。偶而看到頭上的月亮變得大又圓時,就在心裏和自己說:

哈哈,今天是十六,十五月亮十六圓嘛。

 

但見了人,即便是熟人時又多羞與噲伍,本來嘛,連自己都犯著糊塗的事情,怎麽好開口對他人講呢?

 

過去我總有個心願,出國,而且滿懷的理想抱負。現在這個心願完全反過來了,就是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多陪陪二老。如果說過去還有借口因為孩子小離不開,現在卻連這樣的借口也沒有了。盡管父母總是在電話裏叮囑我:

 

過好你自己的生活,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孝順。不用惦記著我們,更不需要因為我們選擇回國定居。

 

我做不到,也實在過不了父母在不遠遊的古訓這一關和漢文化根深蒂固熏陶的影響。既然在哪裏生活都是一身衣,三頓飽,生,老,病,死,一個倒,為什麽不選擇守在父母身邊,慢慢變老呢? 退一步講,我們完全可以把美國當成嶽父母家,而把祖國當成父母家,經常兩邊走動啊。

 

八月十五月兒圓,在我們這些漂泊的海外的遊子心裏,十六的月亮何曾真正的圓過和沒有遺憾的讓我們的身心都舒坦呢?

 

下麵是我寫出的心情:

 

 

南鄉子-癡心

愁怨滿簾櫳,
落葉瀟瀟恨意濃。
漫空寒星不勝數,
朦朧,
人到窗前楓葉紅。

花徑又秋風,
追逐歡聲去夢中。
荷溏妖嬈爭寵處,
東風,
往日癡情月上濃。

 

 

七律 [贈離人]

咫尺無由多惡語,天涯相思各嬋娟。無聊月尾看花謝,多事年初聽雪眠。
夢惱離人責怨切,醒愁空枕雨聲咽。客身常問家何處,忠孝無期口難宣。

 

七絕[偶人]

 

十載辛勞無意顧,一朝閑賦亦愁人。隨心應在家居院,慎行全因是客身

 

無絕[故鄉]

窗明天欲曉,晨鳥最鏗鏘。
試問身何處,依稀在故鄉。

 

[歡宴散] 

初雪遲歸,
乍寒又暖,
西風不住殘陽斜。
古今文章,
難狀楓林煙霞。
雀應不知秋去,
漫繞老樹尋花。
奈夜雨過後,
縱有落葉,
飛向誰家?

 

始知華發無價,
歎飄零異鄉,
荏苒年華。
今日歡宴聚首,
多少谘嗟。
桌上家事國事,
激昂感慨、
卻無琵琶。
怎不教人易老,
悠悠離愁,
散在天涯。



 - 平凡往事的日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xiaofengjiayuan 回複 悄悄話 Like your [歡宴散]
姥姥的小拐棍 回複 悄悄話 天涯若比鄰
木爾 回複 悄悄話 雖說危邦不入、亂邦不居,但父母之邦,又另當別論。。。

欣賞你的態度,該進則進,當退則退,進退有度。

祝福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