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人生就像一場賭博

(2012-09-15 13:48:26) 下一個





陪賭服輸!說這話,連我自己都覺得矯性。因為我輸的是朋友的錢,而非自掏腰包。輸朋友的錢雖然也心痛,但這痛多是來自一個失敗者的痛,而非輸錢多少。

 

中國人好賭,是公認的事實。為了標榜這種品格,老祖宗發明了小賭怡情的說法,使得原本被人鄙夷的賭博也變得堂而皇之。從人性上講我也喜歡賭博,但從我懂事時起就刻意拒絕一切具有賭博色彩的誘惑。所以連小賭怡情的嗜好也沒有養成。來美十多年,守著身邊一個偌大的賭場卻從不涉足就是很好的說明。當然除了有國內朋友來,提出要求而我又必須陪同前往例外。即便如此我也多是賭場內少的可憐的觀戰團成員,而從不越雷池一步。有些人可能不理解,難道我真的沒有賭癮? 非也,我是在約束自己的欲望。

 

賭博這玩意兒和吃肉的習慣很相似。如果你很久不吃肉,而且在內心深處反複告誡自己,它不利於健康,而且吃了就會危害身體。時間久了,你就會對吃肉這件事產生很強的厭惡心理。正如一直告誡自己賭博是一種讓人玩物喪誌的惡習一樣,時間久了就像信念一樣植根於心,形成一種壁壘,而且牢不可破。這雖然有些自欺欺人的味道,但什麽信念,或者說是信仰不是由先入為主,主觀認可約束行為的自欺欺人開始的呢? 比如讓一個大字不識的農民相信什麽主義,一定是愚昧幫了忙,先入為主的承認它的正確性,然後就有了謊話說多了就成了真理的結果。

 

我真不敢說自己已經純粹到沒有賭性,而且脫胎換骨地變成了一個完全理性的人。其實賭博的潛意識一直都活生生地存在於我的社會活動和實踐中。賭性算是一種人性的弱點,因為它最容易對人產生誘惑而喪失理智。於我這樣一個意誌力薄弱的人而言,又如何能夠免俗呢? 而正是由於賭徒心裏,才使得我有昨晚在過兩個州的關口時每次都因為走錯路而重複過兩次的結果,不但讓我交了許多冤枉錢還耽誤時間。在朋友麵前也很沒麵子,本來嘛,二十幾分鍾的路竟然走錯了三次。

 

的確當朋友提出去賭場,甚至在去賭場的路上我還默默地告誡自己,我就是陪朋友來的。但賭場的氛圍和賭客們的執著都讓我的意誌隨時有土崩瓦解的傾向,因為有一個聲音不斷在我耳邊響起,小賭怡情,既然來了就玩兩把小的, 這並不妨礙不賭博的原則。但這種意念一出來,很快就被不能破壞規矩的意誌力扼殺在搖籃裏了。朋友可能不好意思讓我當一夜的陪客,也許這樣會讓他不能放開一博。所以把他還沒用一袋煙袋工夫贏來的150元的機器留給我,說了一聲:"你替我玩。"就走到不知什麽地方去玩他的21點了。

 

我馬上給自己找到了借口,帶著一種不服氣的糾結,披掛上陣了。我最初的願望是不能辜負朋友和一定要贏的信念上場的。最初我還能耐住寂寞,所以成績不錯。但幾個小時後,由於身心疲憊,旁邊的人不斷抽煙和輸贏的概念變得越來越模糊,賭心開始戰了上風,同時我漸失理智,終於事與願違的在守機6小時後,把朋友贏的一百五十美金盡數還給了賭博機。朋友沒怨我,但我還是很自責。本錢在人家手裏就是贏錢的籌碼,而在我這裏就是送錢的資本。朋友贏是因為他敢下大賭注,而不盲目,知己知彼,收放自如,而且奈得住寂寞。就像他做生意一樣,他的心理素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也仔細留意了賭場內的許多老美賭客,他們贏少輸多,而且毫無自製力,贏時狂妄自大,輸了就賭氣似的破罐子破摔,一點沒有朋友那樣氣定神閑,一付機器是機器,我是我,不受任何外界因數影響和隨時保持一顆平常心的優雅。

 

我以為賭博和買股票一樣,有贏有輸。但輸的總是大多數人,而贏家卻寥寥無幾。當然心理素質好是一方麵,還要看運氣。玩,結果未必理想,沒有願賭服輸的豁達還是遠離賭博為好。

 

其實人生就像一場賭博,贏家總是少數,占絕大部分的普通百姓也隻能給他們這些英雄做墊腳石和分母。但最可憐的還不是百姓,而是那些不服輸,又沒不具備良好心理素質和運氣的人,那些賭到後來恐怕連普通百姓都做不成的人。因此做人定位很重要,喜歡博彩的人,就必需具備願賭服輸的心理素質,和犧牲的準備。當然不博很難知道輸贏,也很少做人上人的機會。但許多人並不喜歡拿自己的身家性命做賭注,而甘願一輩做個四平八穩的普通人。盡管他們窮其一生也走不到人生的顛峰,但隻要心裏平衡,一輩子也能過得悠閑自在。



Read more:  - 平凡往事的日誌 -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木爾 回複 悄悄話 所謂人上人、人生的巔峰之類的含義,是見仁見智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