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北京\'剩女”為何有50多萬?ZT

(2008-12-04 07:24:07) 下一個

 

今天看到一新聞說:數據顯示北京“剩女”突破了50萬!文中沒有給出這數據是哪來的,怎麽統計出的,剩女的標準是什麽?是指適婚而未婚,離婚?是以多大歲數以後一刀切算為剩女的?沒了這些依據,這個50萬的數據可靠性在那裏?新聞從業人員也要有點科學的嚴謹態度,尤其是引用數據,不要人雲亦雲,把道聽途說當真事報道。這些年的假新聞太多了,連木乃伊懷孕都被當真事報道過。

 

按北京市的人口總量1633萬算,這50萬剩女已經占3%。拋開那些還沒到婚齡的,還有老人不算,但是把中年人算在內,這個數字至少要達10%了。有這麽多剩女自然會有剩男,姑且按1:1算,那北京至少有20%的剩男和剩女。如果不把中年人算進去,這數字就更是龐大了。所以這個“剩”字一定得給出個標準來。姑且不論這50萬剩女到底是不是精確。但它至少反映了一個事實。現在在北京單身或獨身的女人很多。

 

文章說到專家指出了一些造成“剩女”的原因。我總結概括一下有以下幾條

第一,工作太忙沒時間找伴侶

第二,過於挑剔高不成低不就

第三,有潔癖無法忍受男人髒

第四,注重自我個性不合既分

第五,難忘過去戀情無法再愛

第六,攀比心理害怕遭人笑話

 

在散粉思考者看來還應該加這麽二條:

 

第七,沉溺網海躲避現實交往

第八,隻為曾經擁有不求長久

 

現在上網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甚至拋棄了傳統的娛樂,例如看電視看電影等,天天泡在網上。因為太沉溺其中,造成和現實中人交往減少。有的人有網戀,在網上組建小家庭,但是網上的東西真真假假的,很多都是見光死,在網上耗費大量時間,卻沒有帶來真正的結果。有的人不願放棄在網上朝三暮四,這更是妨礙在生活中發展單一的戀愛關係。

 

現代的人們很想得開,隻為曾經擁有不求天長地久,已經漸成風尚。男人不願負責的多起來,女人為失貞尋死覓活的少起來。兩邊都瀟灑多了,在乎的少了。一夜夫妻百日恩的說法快退休了,一夜情,天亮說再見,再見成為陌生人的多了。這些都是通往婚姻道路的殺手,也是讓女人“剩”下來的原因之一。

 

其實“剩”字就含有貶義。有沒被人看上挑上的意思在內。其實許多人是選擇走了單身這條路,而不是不得已,也非“自身條件困難”。與以前“被動單身”的所謂“剩女剩男”比,現在很多單身的人群收入頗豐,有情趣,有期待。她們不是在社會上找不到,而是寧缺勿濫,希望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結了婚的女人未必有這些"剩"女活得幸福,自在和瀟灑。而且有了婚姻的女人也未必就有了避風港。她們也有失去婚姻再度單身的可能。現在的社會很複雜了。很多女人願意選擇這種單身貴族的生活方式,沒什麽不可以的。隻要她們生活得愉快,想玩到40歲再結婚,或者一輩子不結婚都無可厚非。不該為此被施加壓力。“單身潮”現象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一個必然的階段。這點已經被國外證明了。隨著全球化,這種事情肯定會在我國發生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