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11《首都群眾歡度國慶》在國慶遊園會上。  650)this.width=650}"/>  650)this.width=650}"/>...">   197511《首都群眾歡度國慶》在國慶遊園會上。  650)this.width=650}"/>  650)this.width=650}"/>..." /> 難得的圖片:難以忘懷的火紅年代(組圖) - 博客 | 文學城
個人資料
正文

難得的圖片:難以忘懷的火紅年代(組圖)

(2008-11-04 11:21:37) 下一個

倍可親(backchina.com)   


  
1975 11 《首都群眾歡度國慶》 在國慶遊園會上。

  


  


  《隨著新中國的腳步》 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宣告新中國誕生。


  
 

  一九五九年十月,毛主席在安徽視察工廠時,同煉鋼工人親切談話。一九七一年,我們勝利完成了國民經濟第四個五年計劃頭一年的任務,鋼產量比一九七0年增長百分之十八,達到兩千一百萬噸,標誌著整個工業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1972 4 《馬鋼在前進》

  


  1974 5 本溪第二鋼鐵廠一角。

  


  《解放軍畫報》 1974 10 《社會主義建設勝利向前》

  1. 哈爾濱自行設計製造的三十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正在新建的大型水電站安裝。

  


  2.滬東造船廠在八月份一個月內,就有兩艘七千五百噸客貨輪下水。

  


  1972 4 正在開發祁連山中的礦藏。

  


  《建設中的石油化工基地》 正在整體吊裝催化裂化反應器。

  


  《人民畫報》 1973 9 《開灤煤礦老礦工、優秀共產黨員吳旭芝》

  


  《人民畫報》 1973 9 《工人當家以後的開灤》

  解放後不久就消滅了用人馱、馬拉運煤的現象。這是一條井下運送皮帶。

  


  被譽為開路先鋒的趙各莊礦開拓一隊青年突擊隊正在掘進.

  


  大量原煤源源運出。

  


  《組合機床製造工業的發展》 大連機床廠是我國承製組合最早的工廠,近年來,該廠組合機床的產量增長很快。圖為總裝車間。

  


  


  1.北京服裝廠為兒童們設計生產童裝。

  1973 1 《輕工業欣欣向榮》

  


  杭州東方紅絲綢廠工人開展技術革新。

  


  1975 11 《陽光照耀著西藏》隨著自治區工業的發展, 第一代藏族工人隊伍也成長起來。

  


  1975 11 《國務院召開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 代表們觀看配套農具的操作表演。

  


  


  毛田人民依靠人民公社的力量,正在向農業機械化邁進。

  


  1974 10 《公社大地氣象新》七裏營公社一派生機勃勃的新景象。

  


  七裏營公社棉花連年大幅度增產

  


  《糧食高產縣龍海》九龍江畔龍海縣的田野。

  


  《人民畫報》 1973 1  《劈山奪水》 縣委書記帶頭修建紅旗渠。前麵第一人是縣委書記楊貴。

  


  五年如一日地懸空作業、排除險方的共產黨員任羊成。

  


  《人民畫報》1973 1 《林移新村》  解放前從河南林縣逃荒來的崔誌寬老人。

  


  《吐魯番的變遷》把鮮葡萄送到晾房晾製葡萄幹。

  


  吐魯番縣革委會主任肉孜吐爾迪(中)在防洪工地參加勞動。

  


  1972 4 《僑鄉台山》 可灌溉十七萬多畝耕地的水庫。

  


  1970年人民畫報第1期 農業科技 

  


  1973 10 《多快好省發展林業生產》 護林飛機巡航在小興安嶺紅鬆林的上空。

  


  《嚴陣以待》

  


  1973 10 《戈壁紅柳》 蒙古族幹部、副連長白力格太帶領戰士執行巡邏任務。

  


  1972 8 《沿著毛主席的建軍路線勝利向前》夜航訓練。

  


  《解放軍畫報》1973 10 《鍛煉堅強的體質》朝氣蓬勃、體魄健壯。

  


  《提高警惕 保衛祖國》  演習

  


  1969年,我人民空軍擊落美帝國主義偵察機。

  


  《嚴明的紀律 光榮的傳統》 《官兵之間》 團長和戰士在軍事訓練休息時。

  


  《鐵道兵戰鬥在成昆線》1. 峽穀飛彩虹 2.同心協力

  


  1972 4 《軍民魚水情》

  


  1973 1 《走同工農相結合的道路--記數學家華羅庚》

  華羅庚教授到北京新華印刷廠,同工人一起討論應用“統籌法”,縮短檢修設備時間的問題。

  


  仍在從事教學理論的研究工作。

  


  《人民畫報》1973 2  《農業科學家和勞動模範》 西北農學院教授趙洪璋在烽火大隊給社員上農業技術課。

  


  《中山醫學院新貌》 陳國楨教授(左)和青年教師在研究病例。

  


  《今日西雙版納》熱帶植物研究園主任蔡希陶教授(中)在研究野生龍血樹,使之變成栽培植物。

  


  《高黎貢山動物考察》 考察隊正向高寒地帶前進。


  


  《文化大革命期間出土文物》一九六九年在山東省濟南出土的西漢(公元前二0六--公元二四年)樂舞雜技陶俑,反映了當時高度發展的封建文化藝術水平。

  


  
1973 2 《畢業以後》 上海機床廠工人大學工人出身的學生。

  


  


  1974 6 《工農兵大學生的畢業實踐》  電子工程係無線電技術專業學生進行彩色電視的色調調試工作。

  


  《人民畫報》1973 1 《民族學院的新學員》來自全國十六個省、自治區的各族新生受到全校教職員工的熱烈歡迎。

  


  藏族翻身農奴的女兒趙玉蓮,是藝術係器樂專業的學生。

  


  


  


  《人民畫報》1977 10  《萬嶺山上的赤腳醫生》 為社員進行健康檢查。

  


  《人民畫報》1974 6 《一個血吸蟲病流行區的變化》

  1.全縣培養了一批不脫產的血防人員。

  2.群眾體育運動有了發展。

  3.新一代健康成長。

  4.可以放心地在河裏遊泳嬉戲。

  


  曾經被土司、巫醫殘酷迫害的玉兒應現在已成為傣族第一代醫生。

  


  《針刺麻醉》 耳針麻醉。

  


  《精神病人喜獲新生》電針治療。

  


  定期給粉塵作業工人進行肺部照相,預防塵肺。這是醫務人員在進行胸片分析診斷。

  


  工人從廢液中回收已醇,以減少對水源的汙染.

  


  《汙水的淨化》 曝氣池。

  


  1972 8 《郝建秀》 如今她當上了領導幹部,仍然頂班勞動。


  


  《人民畫報》1973 1 《林移新村》解放前林移沒有一個人念書,現在村裏已建立了一所七年製學校(包括小學和初中),適齡兒童全部入學。

  


  
1973 1 《輕工業欣欣向榮》北京橡膠五廠工人正在生產新式膠鞋。

  


  1973 1 《街道工廠的女工》 上海虹口區海光玻璃廠的魏蘭清正在進行操作。

  


  東方儀表廠的女工。

  


  1974 6 《察隅的今天》 藏族女社員

  


  1975 11 《一個居民大院》 於莉同學幫助軍屬買菜。

  


  


  打破射擊世界記錄的解放軍女選手董湘毅(中)、李亞敏(右)、杜寧生。

  


  造型跳傘——碧空盛開團結花。

  


  《人民畫報》《增進友誼 交流球藝》——中國乒乓球代表團在薩拉熱窩.第三十二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女子單打冠軍胡玉蘭。

  


  混合雙打冠軍梁戈亮和李莉。

  


  《中國乒乓球隊在國外》 在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一九七一年八月)。

  


  1973 2 《古箏改革》獨奏

  


  《歡樂的節日》 遊園聯歡群眾演出的節目。

  


  木偶歌舞劇《草原紅花》

  


  1973 10 中國新聞代表團訪問加拿大的培克林原子能發電廠。

  


  紅旗機械廠工人自造機床

  


  


  中國舞劇團文藝戰士訪問當年陝甘寧邊區勞動英雄楊步浩。

  


  中央樂團的文藝戰士為公社社員們演出鋼琴協奏曲《黃河》。鋼琴演奏為殷誠忠,指揮為李德倫。

  


  孩子們在農村演出。

  


  《人民畫報》1973 2 舞蹈《草原女民兵》

  


  1970年,空降部隊

  


  1970,人民畫報第1期,空降部隊

  
 

  《不可抗拒的曆史潮流》 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乘飛機到達紐約,受到熱烈歡迎。

  


  《人民畫報》1973 10 《毛澤東主席會見楊振寧博士》

  


  《解放軍畫報》 1973 10 中國共產黨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台上


  


  


  


  


  


  


  


  


  


  


  


  


  


  


  
文物--圖片選自《人民畫報》

  


  1970年,人民畫報第1期. 我國自行研製的東方紅型新聞傳真機勝利誕生。

  


  1970年人民畫報第1期.我國郵電工人和技術人員自行設計製造出我國第一台電子式中文電報快速收報機。

  


  1970年人民畫報第1期.工人發明的卸煤機。


  


  上海東方紅、紅旗等鍋爐廠的工人、幹部、技術人員對舊式“煤老虎”鍋爐進行革新,試製新型節煤鍋爐。下麵是紅旗鍋爐廠製造的一批新式鍋爐。

  


  
1970年人民畫報第1期.上海柴油機廠生產的V型12缸400馬力柴油發動機。

  


  工人生產大批質量好、療效高、攜帶方便的醫療器械,滿足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需要。

  


  


  農閑時節組織水利建設

  


  


  我們不卑躬屈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