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華盛頓為何再度重錘敲打北京?ZT

(2008-11-22 21:14:07) 下一個
來源網上    

萬維讀者網記者捷夫編譯報道:就在不少中文媒體熱衷渲染“中國在美國金融危機中地位如何舉足輕重”的同時,美國國會和政府機構近期接連發表報告,對中國大陸的外交國防等政策進行了罕見的激烈抨擊。(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跨黨派的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日前發表報告,對美中關係現狀進行了總結和回顧,其中不乏嚴厲批評之辭。與此同時,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the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sil)也在其報告中大肆討伐北京當局。

英國“每日電訊報”著名記者理查德•斯賓塞(Richard Spencer)2008年11月21日從北京發出了一篇報道,對美國國會的報告做出了評論。“美國人認為中國正在試圖利用其巨額外匯儲備獲得對美關係和對外關係的絕對優勢”。斯賓塞不僅認同美國國會報告的準確性,而且還找出補充證據:中國以金錢收買哥斯達黎加,使其中斷與台灣的外交關係。

美國國會報告除了揭露中國政府利用“金融優勢”左右世界政局外,還聲稱北京“建立了相當程度上的網絡間諜係統,以致它可以在任何時刻對世界上任何角落發動網絡攻擊”。

中國空間技術的發展嚴重加劇了美國經濟與國防的脆弱性。來源: REUTERS

報告披露說,中國人對美國政府、國防承包公司和其他商業機構的“黑客行為”,在2007年增加了33%,共達43880起,使得美國境內外的五百萬台電腦限於癱瘓。“某些複雜的網絡攻擊簡直無法抵禦,甚至難以偵測”。同時,中國的太空技術不斷更新,“已直接威脅到美國人的軟肋”;“北京正以其亞洲鄰國和美國的利益作為代價謀求擴展勢力範圍”。自從2002年起,華盛頓就對中國大陸具有軍方背景的反美“黑客行為”提出強烈抗議,特別是“泰坦雨(Titan Rain)”事件之後,然而北京方麵一直嚴詞否認美方的指控。(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主席拉瑞•沃特采爾(Larry Wortzel)公開對媒體說,“手握大批外匯的中國政府當局從來都不想將其造福於大陸民眾,比如資助養老金計劃、建立更多的醫院並改善醫療條件和提高教育投資;相反,它卻在世界範圍內積極尋求擴大政治經濟影響”。

另據“華盛頓郵報”2008年11月21日報道,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同日發表了題為“全球趨勢展望 2025(Global Trends 2025)”的報告,警告2025年後“中國將變成全球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和位於前列的軍事超級大國”。(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無論在經濟還是政治方麵,美國目前都麵臨重大轉軌,因此美國國會和政府機構近日所出籠的報告可以為視這一轉軌之前的某種鋪墊。關於這一點,斯賓塞先生對中國外交政策與對美關係的評論是,“北京正急迫地希望得知即將當政的奧巴馬行政當局是否會在國際事務中減少‘鷹派’色彩,或是否更帶有中國方麵所厭惡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

www.creaders.net 記者專稿  轉載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