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美國下一個大危機更可怕:社會福利負擔

(2008-11-03 20:30:21) 下一個

倍可親(backchina.com)   財富雜誌的專欄文章說,眼前這場金融危機可怕,但是還不是最大的危機,美國麵臨的下一個巨大經濟危機是:7800萬嬰兒潮人口達到領社保和依賴醫療保健的年齡。

  在21世紀初美國的國債是5.7兆,在布什執政八年之後的今天,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一番,原因包括戰爭,減稅,政府開支增加,和現在的政府救市計劃。

  不過,現在的危機與未來美國將麵臨的危機相比要小得多。其實這個未來已經迫在眉睫了,第一位嬰兒潮人士 Kathleen Casey-Kirschling今年年初從教師職位上退休,開始領社保,接下來的十七年裏美國將有7800萬嬰兒潮退休,依賴社保和醫療係統。

  想想這些人將要領取的社保以及醫療保健的數字簡直讓人震驚。僅保持目前的醫療保健項目已經足以讓美國政府破產了。就算象有些人建議的那樣政府在預算上節約一些,如果經濟仍像九十年代一樣每年增長3.2%的話,政府省下的錢也不足以應付那些巨大的開支。

  在幾年內維持這些醫療保健項目的成本就會開始威脅美國了。解決這個難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做一些改革,但這也是非常困難的。

  可以這樣說,美國政府所麵臨的社保和醫療保健可以被稱做超級次貸危機,與它相比現在這個危機簡直不算什麽。

  為什麽稱其為超級次貸危機呢?因為兩者有很多相似之處。

  首先,都沒有預計到成本和相關的危險。比如聯邦政府在建立社保和醫療保健項目時就沒有考慮清楚將來是否能負擔得起。而且現在政府不斷減稅,等於希望未來的幾代人來付這個賬。

  其次,都是空的。政府的所謂“信托基金”裏麵持有的不過是政府欠的債。

  第三,如果說銀行的總裁對“次貸的風險”視而不見,政府的議員同樣對醫療保健項目和減稅的風險視而不見,這樣的管理隻能使政府的收入與開支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大。

  過去每次發生戰爭和經濟危機時,政府都會借更多債,因為國家的安全最重要。但是,問題是後來在和平時期政府照樣借很多債。預計到2040年美國的經濟中債務的比例將比二戰結束時翻了一番。根據政府的數字,到2040年政府要是想平衡收支的話,必須降低60%的開支,或者將稅收增加一倍。

  醫療保健和社保占聯邦預算的40%。這部分預算的成本增長得很快,所付的利息也越來越多,這使預算中其他項目的經費減少,比如科研,教育,甚至國防。

  這個危機不僅僅是數字和年齡的問題,同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的問題。政府早年對嬰兒潮的人做出了保證,因為當年看來似乎是負擔得起的。這好比房主用房子去借錢,認為房價會永遠上升一樣。美國政府不斷地寅吃卯糧,是建立在假設美國經濟會比債務增長得快的基礎上的。

  不過國家借債也不能是無休無止的。外國債權人不是傻瓜。

  過去也有人試圖改革醫療和社保,但並不成功;現在有人認為既然政府可以救銀行,肯定也可以救醫療和社保。

  新的美國總統必須努力控製政府預算,必須決定在布什的減稅政策中哪些可以保留,哪些必須停止。

  社保可以通過一些改動來維持,比如改變福利金的數量,退休年齡以及稅收方式。醫療保健也可以做一些改革,比如成本分擔,增加競爭,更好的控製成本,提供科技的使用,以及降低成本。

  總之,現在美國政府必須為下一個危機找到解決的方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