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80後中國留學生揭秘海外就業潛規則

(2008-11-17 21:18:12) 下一個
搜狐    2008-11-17 18:21:08
    問:你所體會到的國外職場規則和國內的有差異嗎?這份工作帶給你最大的收獲是什麽?  

  包括工作強度/雇員關係/企業重視的是什麽等 

  說實話,工作強度非常大,因為我所在的是一個國際大公司,是我所在的行業最頂尖的人群聚集的地方,看公司的內部網絡就可以看到,幾乎所有人都有非常強大的學術背景或者技能背景,而且給我的工作時間也是特定的,用一個量化的比較,我每個周完成的工作量幾乎和我在讀master時候1個學期的一樣多,而且評價體係也是按照世界最高標準來做的,他們交給我的研究課題,也都是沒有人研究過的,所以當時我開玩笑和他們說我可以抄襲嗎?人家說,你隨便抄襲,結果我一做才知道,常常用google搜索的結果是0,所有的東西都需要自己一點點構建和研究。 

  但是雇員關係上非常和諧,因為大家來自整個世界,我所在的部門大概來自十幾個國家,而且經常有世界各地的人參加,在這裏操著各種味道的英語,有不同的文化,所有人的獨特的習慣都不認為是錯誤,都被認為是“獨特的傳統”,所以早上上班不計出勤,因為有的國家的人——比如西班牙人,早上上班遲到非常正常,而有的國家的人,早上比清潔工來的都早,有的人中午就自行下班,或者有的人,像日本人和我們中國人,特別喜歡加班,這些,都被允許——隻要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東西就可以。大家互相欣賞的也是工作結果,如果你做的東西得到了掌聲或者被稱為“good job”,那就是牛人。 

  企業重視的是工作質量。其他的都無所謂。 

  問:現在也有一種說法是“先就業,再擇業”,你認為在選擇職業上到底是注重興趣重要,還是選擇熱門職業重要?兩者怎樣權衡?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的理解僅供參考:世界上大多數興趣,除了“非法的興趣”外,都可能找到同樣興趣的人群,有了人群,就有為了滿足這個人群需要的市場,這也就是所謂的職業,人群多了,市場大了,就成了所謂的“熱門職業”,在這種情形之下,首先我們應判斷的是:“這個興趣的受眾麵有多大”,這個可以通過和不同的人交流,看他們對自己所在的興趣的興趣程度來抉擇,如果大家普遍認為你個性,或者驚訝,那說明這是個小眾興趣,那在職業選擇上可能風險很大,因為要承受無市場的考量,除非你有開拓者的精神,否則就不是一個好的職業選擇方向,但是如果大家普遍認為這個是個很好的興趣,而且很多人會找你谘詢,那我認為這個興趣就完全可以在年輕的時候作為你的職業發展方向,因為這種廣泛的認同會推動事業的發展,即使選擇的不是這個興趣作為職業,也會因為你的這種興趣獲得更多的機會。所以我認為就業和擇業不是一個先後的問題,興趣是誘因,職業是平台,把誘因發展成平台,是人類社會職業發展的內在動力,一個簡單的比喻:做饅頭需要發麵引子,沒有引子饅頭作不出來,而隻有引子,引子也不能吃。 

  問:總結一下,這些年來對於個人發展的體會吧! 

  這些年的體會非常多,總體而言,人學習是為了有一個更好的生活,而不隻是為了工作。要用分析的目光麵對未來,功利心理要有,但是不能放棄生活。此外,一定要有一顆愛國的心,因為我們都有自己的故鄉,隻有把自己的故鄉建設好了,才能在外麵不受人歧視,我常常告訴我的同事,中國有很多東西是很先進的,隻是你們不知道,如果你們想要了解中國,我來告訴你,真實的中國,那個正在向發達邁進的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uZi506 回複 悄悄話 Good article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