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外媒:G20峰會胡錦濤微笑著不做任何承諾

(2008-11-16 22:04:11) 下一個
德國之聲    2008-11-16 15:37:21

首次20國峰會引起了全世界媒體的注意。許多媒體認為它象征著世界格局的轉折。不少媒體注意到,東道主布什讓胡錦濤和沙特國王等坐在他的身邊。其實,從現場照片看,在東道主一邊(另一邊是潘基文等國際組織代表),坐在中間的是胡錦濤和沙特國王。胡錦濤右邊是布什,沙特國王左邊是歐盟主席薩科齊。德國之聲記者將歐洲一些媒體的報導和評論摘譯如下。


站著合影時,胡錦濤也在布什旁邊(資料圖片)

奧地利"新聞報"在峰會前夕的一篇評論("中國:胡錦濤-微笑,但不做任何承諾")中說:"當中國國家和黨的領導人胡錦濤周末前往華盛頓參加20國金融峰會時,他肯定會遇到來自世界其它部分的他的同事們的妒忌:當歐洲和美國滑入經濟衰退時,中國的經濟學家們估計明年還能獲得7%至8%的經濟增長。"但中國顯然不想承擔拯救世界的責任。但是,"無論如何:胡錦濤也對建立一個新的世界金融秩序有了認識:袖手旁觀是不可能的。"

每日鏡報(德國):新的家庭

德國"每日鏡報"在"全球村莊的家庭聚會"一文中寫道:"在白宮作為金融峰會揭幕式的午餐上,喬治.W.布什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坐在他的左邊,再過去是沙特阿拉伯國王阿卜杜拉,他的右邊是他的巴西同事盧拉,然後是印尼總統尤多約諾。東道主對麵的貴賓席上坐著國際組織的代表。"

"全球金融危機創造了一個新秩序。幾十年來,西方是增長引擎和穩定之錨。貨幣危機總是發生在其它地方,在阿根廷,墨西哥,在亞洲。然後由西方控製的機構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來拯救。""角色對換了。"

世界報(德國):默克爾與中國空前密切合作

德國"世界報"在題為"布什:'你們寫出了一份棒得要命的文件!"一文中介紹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在10月底北京歐亞峰會期間就為20國峰會積極努力的過程。在北京,默克爾就要求印度總理辛格無論如何要到華盛頓去參加峰會。"或者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默克爾請他提出一名做峰會準備工作的聯係人。於是,幾周來柏林和北京之間的工作接觸達到了從來沒有過的緊密程度。"

雖然門檻國家都首先要自保,但他們也希望西方國家盡快地站穩了。"因此,中國人也沒有對美國人發出批評。他們為他們的增長而需要美國人的訂單,而美國人需要中國人的外匯,以支付他們的國家赤字,好幾個國家的代表團都這樣說。"

明星周刊(德國):八國峰會的終結

德國"明星周刊"在線在"20國峰會敲響了轉折之鍾"一文中在"內部俱樂部8國峰會的終結"的小標題下寫道:"昨天在華盛頓顯示了新的同盟,新的權力布置。這個金融峰會意味著所謂大工業國的內部俱樂部8國峰會的終結。從現在開始,門檻國家不再能夠被排除在外。他們要求更大的權力,更大的勢力。作為第一步,金融穩定論壇FSF被擴展了。這同時意味著:歐洲作為美國外交利益中心的結構將不會持續多久了。"

共和國報(意大利):生育新世界的峰會

意大利"共和國報"(La Repubblica)星期天版寫道:"昨天召開20國峰會,會改變什麽嗎?會把穩定還給金融市場,把信任還給消費者和企業嗎?……這個20國峰會唯一清晰的結果是:一個新世界的誕生得到了加速,在這個世界裏,力量對比將比危機前的世界改變得更快。當國際貨幣基金會致力於防止巴基斯坦破產時,老世界的富國們被迫承認顯而易見的事實:必須立即增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持款,但是擁有這筆錢的隻有中國和沙特阿拉伯。在全球力量遊戲裏,必須給予這些新興強國以更大的勢力。事實上,華盛頓這次峰會啟動了8國峰會的死亡過程。"

新蘇黎世報(瑞士):中國已被納入並將越來越多地納入

瑞士"星期天新蘇黎世報"寫道:"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在北京出人意料地發動經濟改革近30周年的時候,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華盛頓得以比任何本名中國領導人都更強大地走上國際舞台。這個強大來自這個國家的經濟力量……中國由於其經濟力量同時變得更強大,和更容易受傷。它尋找著更大的勢力和更多地進入。這些從原則上說是好消息。盡管麵對世界範圍的經濟危機,聽上去是諷刺性的:什麽也不比強大的經濟相互結網能長期地讓世界更安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