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網絡小說曝溫州官員出國不歸內幕 作者現身接受采訪

(2008-11-13 11:30:25) 下一個
網絡小說曝溫州官員出國不歸內幕 作者現身接受采訪

21世紀經濟報道    2008-11-13 11:09:17

溫州鹿城原區委書記楊湘洪國慶後滯留法國不歸,浙江方麵派出的勸說團也無功而返。整個事件像一幅逐漸展開的神秘畫卷,局外人隱約嗅到了一絲異樣的氣息。


溫州官員出國不歸但撬開密不透風黑屋子一道縫隙的,卻是溫州一家名為“703804”的網站。

10月中旬剛過,“703804”點擊率突然飆升。由溫州一個公務員開辦的這家網站,既沒有被風投盯上,也沒有發布豔照一類的猛料,為何一夜走紅?

原來10月15日起,有個網名為“我不是洪溜溜”的網友在網上貼出了一篇爆炸性的官場小說《區委書記》。有好事者將其中的情節與楊湘洪事件對比後,發現大部分屬實。

隨著該網友陸續推出小說續集,僅僅3天後,跟帖就到了第14頁,“高樓”蓋到了200多層。到11月13日,該帖子已經翻到了第587頁,總共蓋到了第8812層樓。

“洪溜溜”到底何許人?為何能掌握關於楊湘洪的諸多細節?是否如一些人猜測的發布者有一個集團在背後操作?

記者費盡曲折,試圖找到揭露官場內幕的溫州“深喉”。

記者12日從浙江省委獲悉:經浙江省紀委會同浙江省委組織部、省外辦調查核實,溫州市委常委、鹿城區委書記楊湘洪因公率團出國考察滯留他國不歸,嚴重違反黨紀政紀,造成惡劣政治影響。經浙江省委批準,浙江省紀委決定給予楊湘洪開除黨籍、行政開除處分。


網上龍門陣

據新華社11月12日報道,9月19日楊湘洪經批準率溫州市鹿城區經貿代表團,赴法國、瑞士、奧地利進行經貿考察、交流活動。

7天的國慶假期過後,10月6日正好是周一。代表團其他人員均按期回國,惟獨楊湘洪沒歸位,又托人帶來醫療診斷證明與一封辭職信。

楊湘洪是溫州市委常委,屬於浙江省直管幹部,鹿城區又是溫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出國滯留不歸立即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根據論壇記錄,一名網友爆料:“自從楊書記帶隊去法國考察後,為何其他人員均已回國,而不見其歸來。是不是在國內出了問題不想回來了?還是在國外有事情暫時不回來?希望有關部門能給個說法。”

此帖一出,頓時引發各種猜測,輿論風暴因沒有機構對此給予任何說法而越刮越猛。

恰在人們迷茫、猜測之際,網友“我不是洪溜溜”現身了。

10月15日晚上9點15日,他在“703804”論壇上推出了一篇爆炸性的官場小說《區委書記》。

作者對此進行了精心設計:小說仿照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醜女無敵》,以“季”分篇。作者當天推出了第一季《書記留洋不歸 坊間謠傳四起》。次日,作者又推出第二季《老人省城上訪 直指官商勾結》。

小說的敘事因為觸及官場“豔照門”而陡然達到高潮。小說第六季中房地產開發商周和進因與14名情人的“豔照門”陷落,交代了因拆遷問題而贈送了區委書記一套別墅的情節,揭開區委書記留洋不歸是因為有紀委找他談話而怕事情敗露。

一些記者根據小說的一些情節去進行調查核實,發現大多數情節屬實。這使得普通網民熱烈追捧,更引起了溫州以外的各大媒體關注。

一時間,這篇網絡小說大有引領主流輿論之勢。各類媒體記者根據小說所提供的線索,紛紛進行調查、核實。而卷入風暴眼的當地政府機構卻令人尷尬地集體封口,沒有向外發布任何消息。


“深喉”現身

小說似乎在影射區委書記留洋不歸的真相。而在民眾看來,作者更像是通過小說揭露現實官場黑暗的反腐英雄。更有媒體稱:用小說揭露新聞事實,不愧是一種很好的發明。

《區委書記》被熱捧,不僅是因為小說情節具有一定真實性,還因為網民別出心裁將這次事件娛樂化。小說中的區委書記取名為“楊耀柳”,即是“楊要溜”之諧音。接著,有網友給該小說配製了“大型電視連續劇”。文中還插進了與區委書記出走相關的開發商因“豔照門”落馬的情節。這令當地民眾不由聯想到今年初深陷“豔照門”的房產開發商周和進。此事當時即在溫州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相關“豔照”也被公布到網絡。據傳,周陷落後供出自己有14名情人。而楊湘洪與周和進的確交往甚密。

看上去很有些真實內容,又以網絡小說這種自由發揮的形式表達出來,“洪溜溜”似乎很擅長吸引網民的眼球,並用猛料吊起了網民的胃口。

“洪溜溜”是誰?好奇的媒體都在發問

11月5日,記者前往溫州,欲打聽楊湘洪滯留境外不歸的真相。記者接觸過的政府人士或者部門負責人均稱“不便透露”或“不明真相”。一名官員私底下向記者透露,領導已三令五申不許再談論此事,否則紀律處分。

11月6日下午,記者前往楊湘洪夫人所在的單位----溫州舊城改建指揮部。可能是見記者麵孔生疏,樓下四名保安如臨大敵,擋住記者去路並稱“她下午出外辦事,不在辦公室”。

無奈之下,記者將采訪目標轉向了這名神秘線人“我不是洪溜溜”。

11月7日下午,在幾經周折後,記者與小說作者取得了聯係。記者再三發誓保證其安全後,作者終於消除了顧慮,答應當天晚上見麵。

但這位幕後人物顯得非常謹慎。原本約好的地點三次更換。當天已是晚上10點多,溫州熱鬧的夜生活才剛開始。在溫州新城的一家酒吧裏,記者終於見到了這名神秘人士。

“我就是那個小說作者,有什麽問題問吧。”對上號後,“線人”一落座,就靠在椅子上,斜視著記者。眼前的“線人”,氣宇軒昂,一副大佬的樣子。

這是一家舒適的酒吧。或許是氣氛使然,線人慢慢打開了話匣子,向記者介紹了自己寫這個小說意圖。

他說,看不慣一些腐敗現象。就如同他在小說的楔子裏所寫的:腐敗的痼疾,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一直備受社會輿論關注,也為中國的老百姓所痛恨。

“我隻是衝動之下寫這個小說。”對於社會上有種傳言,說小說有一個團隊在操作,他覺得非常好笑:“就我一個人在寫。”

從他透露的發貼的整個過程來看,此人非常謹慎。為了不留下蛛絲馬跡,他都通過境外的服務器進入這個ID,每次操作完畢,他都通過一些技術手段把痕跡給清除。記者還發現,寫到第九季的時候,作者更換過一次ID。

如何知道那麽多內幕?“洪溜溜”表示,基本都是非常核心的人士透露的。好交往的他,這些素材平時都有積累。記者注意到,在與線人談話的一個多小時中,電話短信不斷,猶如一個信息的集中點,手機也不止一部。說著,他將一個關於浙江省委常委當天開會決定要“雙開”楊湘洪的消息發給了記者。

“說實在的,寫到了這個份上,越來越難寫了,料也越來越少。”麵對民眾的熱情,線人感覺到了壓力。既要將小說傳上網,又要隱匿身份。

記者采訪時也感覺到他的壓力。該人士時而反複肯定自己就是作者,時而又矢口否認,甚至在焦慮時向記者“爆粗口”。


身份求證

在談話的過程中,他不時地會表現出一種玩世不恭的樣子。他說,論壇上給他發短信的人很多,並提到了其中有名找他的記者,他之前也聽說過此人。

“後來我猜到他是誰了。”說著,線人得意地笑著,並透露了他們溝通的具體內容。10月8日,記者聯係到這名媒體人士。該人士稱確實在論壇上找過作者。雙方所溝通的短信內容跟線人無意中透露的相符。

為進一步證實該人士所說的真實性,11月11日,記者聯係上了論壇的一名負責人。他稱,論壇沒有參與炒作此事。據透露,論壇對這個帖子采取謹慎的態度,不予置頂。其實,當地對論壇的監管也非常嚴格,有宣傳部和公安局的網監把關。但小說在論壇公開後,並沒接到任何要刪除這類帖子的指令。

該名負責人還透露,他也並不清楚作者是誰,大夥隻是通過一些網絡痕跡在揣測。“其實這個小說中有個情節是嫁接的。”他說小說作者曾經通過論壇短信透露過。小說提到與楊耀柳出走有關的房產商辦公室主任一段性愛描寫,但這個人物原形另有其人,與現實中周和進的辦公室主任無關。

“你找對了。”該名論壇負責人肯定了記者所見之人即是小說作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