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路透:馬克思對金融危機的預測太準了

(2008-10-19 14:30:14) 下一個

路透中文網    作者: Bernd Debusmann    2008-10-19 11:47:23

我們過去熟知的資本主義正瀕臨末日。過去那些預言美國式自由資本主義危害世界的言論得到了印證:比如卡爾・馬克思對銀行業的看法,現在就顯得出奇地合乎時宜。


開始於去年8月的信貸危機,本月已經幾乎演變為一場滅頂之災。雖然世界各國政府已經投入數以千億美元計的巨資挽救瀕臨崩潰的銀行並阻止全球性蕭條,但是危機並沒有消退跡象。人們正在達成一個共識:資本主義要想自我拯救,需要一場21世紀的“大修”,而不隻是緊急營救。


但這場“大修”將何時發生還不清楚。“我們目前看到的是一場極其緩慢發生的災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曆史學家James Boughton說道。


英國首相布朗建議舉行一場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式的國際大會。當年,“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了二戰後國際金融秩序,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


而如今,無論世界領導人們建立何種新的“金融體係”,作為金融危機瘟疫爆發地的美國,已經不可能在“金融新秩序”中扮演太大角色,正像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所說:“美國很可能將失去其作為全球金融超級大國的地位。”


“全世界麵臨著失去其支柱——美國的危險,”美國金融戰略師David Smick在他的新作《世界是彎曲的:世界經濟的隱蔽風險》中說道。


該書的首章標題即陰暗地宣稱“世界末日”。Smick寫道,盡管美歐相繼祭出恢複市場信心的天價計劃,世界仍有陷入經濟衰退的危險。


美國和歐盟為恢複信心而購買了大銀行的股權,實際上就是將這些銀行部分國有化。如果馬克思泉下有靈,恐怕也會暗笑:在《共產黨宣言》中,他和恩格斯就把政府管製資本列為十個通往共產主義的必經步驟之一:“第五步:國家統一掌控信貸...”


如今,工業化世界裏的馬克思主義者已經屈指可數,而即使最狂熱的馬克思主義者也不會期待在蘇聯實踐得一敗塗地的這種意識形態將會複活。


重要危機

但是就美國而言,過去幾周發生的事件意味著它與其數十年來頂禮膜拜的自由市場哲學一朝決裂。這一哲學將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幹預和管製看作十惡不赦的罪過。


“毫無疑問,政府成為美國各家銀行的一大股東,這將帶來難解的問題,即公共部門在私人市場中的作用,”參議院金融與銀行委員會成員舒默在《華爾街日報》撰文寫道。該文章發表當天,美國政府宣布了向美國多家銀行注資2500億美元的計劃。


公共部門在私人市場的問題,還需要時間來回答。但是看來有些事情是徹底改變了。11月4日不管誰當選美國總統,金融市場的控製中心已經開始從紐約轉移到華盛頓。


被自由市場擁護者視為惡魔的“大政府”幾乎肯定會卷土重來,但由於美國政府債台高築,華盛頓在改善美國破舊的基礎設施、低效的醫療體係和環境項目上的投資規模將受到限製。美國國債在過去一年中每天增加33.4億美元,目前總額已達10多萬億美元。


在美國和歐盟,官員們一致強調政府對銀行的幹預是暫時的,但是惡魔一旦跑出瓶子,要把它塞回去就不那麽容易了。更何況“暫時”究竟有多久,並沒有定義。


“直到我們修複並改革了我們的金融體係,恢複了我們經濟的繁榮,我們才會結束這些措施,”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說道。


在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廢墟上,人們仍舊抱有希望:“資本主義2.0”將造就一個更加平等的社會。“目前是縮小收入差距的良機,”就職於華盛頓智庫“政策研究學會”的Sam Pizzigati表示。


當今的收入差距,與1920年代大蕭條爆發前夜美國社會收入金字塔的結構類似:美國最富有的1%家庭占據國民收入的20%。1980年,他們的財富比例僅有8%。


曆史表明,深刻的金融危機能催化政策改革,其中包括一條有助於美國工人加入工會的法案。目前美國私營部門隻有7.5%的工人是工會成員,這是工業化社會裏最低的水平。


美國工會組織稱,他們到選舉日前征集100萬個簽名以支持這條法案的目標已經接近完成。如果這條法案真的通過,它有可能成為所謂“新世界金融秩序”的一部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