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謹慎

不愛聊大天,更懶得與人爭吵。有了想法放在博客裏,挺好!
正文

老生常談——汶川大地震(11)

(2008-07-30 07:27:14) 下一個

wanghanclock tower 5.12.2008 汶川大地震兩個月了。生活距災區遙遠的人們,對災難突發時在腦海中留下的深刻印象,心靈所受到的強烈衝擊,隨著時間的推移餘下的還有多少呢?對這場震撼了大半個亞洲的特大地震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兩個多月,死亡人數是69200,失蹤18195,兩者之和是87395之眾。加上一些無名的人,遇難的人接近9萬。

官方根據四川、甘肅和陝西三省的實際情況,已確定汶川地震極重災區(縣、市),為10個,重災區為41個;一般災區為186個。

這次地震的強度之高,範圍之廣,危害之大,在中國有記載的地震史中,以我這種老百姓的眼光看,有1920年寧夏海原(死亡23萬),1556年陝西華縣(死亡83萬)這兩次大地震在其之上。

汶川地震發生在貫穿我國的南北大地震帶的龍門山斷裂帶上,主要破裂300多公裏;在接近四川盆地邊緣還有一個60公裏長的較小的斷裂。兩個破裂加上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地質移位造破裂圖成的破壞就特別的巨大和廣泛。

曆史上龍門山斷裂帶是活躍的斷裂帶,但上一次發生在這一斷裂帶上的有記錄以來的地震是1657年的強度6.2級地震。以後的三百年間,沒發生過超過六級的地震。發生在1978年鬆潘,平武的都是7.6級的大地震,以及1933年發生在茂縣疊溪的7.5級地震,是發生在其他的斷裂帶上的。千年來龍門山斷裂帶缺乏大地震,造成了能量的積聚,而這種8級以上的特大地震的發生頻率低間隔長,中外不同的文獻提出是三千到一萬年的時間。難怪有記錄以來這是四川龍門山斷裂帶上的第一次大於8 級的地震。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房屋建築的抗震標準在災區是7,大大地低於這次地震的烈度。而此次汶川地震,極震區的烈度是在11以上。由於這種長周期發生的大地震,以現有的手段,人類做出短期預報是很難的。中長期的預報是策略上的指導和防範,但很難做到讓人們長期生活在室外。就像現在住在酷暑高溫的帳篷板房中的災民們,有誰可能在中長期預報的情況下心甘情願的長期住在那呢?

此次地震的破壞程度和唐山大地震相比要大得多,地震帶來的嚴重的地質災害,我是頭一次知道。涪江在北川上遊唐家山因山體坍塌滑坡形成的堰塞湖,形成對下遊綿陽百萬人口的威脅。1933 年疊溪地震,岷江被攔腰截斷,四個月後,上遊多雨,堰塞湖壩潰堤,巨大的洪水衝下造成兩萬多人死亡。溫家寶三次親上唐家山堰塞湖,那可是真是個係著百萬人性命的懸湖。這汶川地震若發生在哪怕是32年前,後果簡直不敢想象,華縣地震,海原地震都不是像唐山地震那樣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但造成了80,20萬人的死亡,除了地震發生在夜晚人大都在室內外,更主要的是震後帶來的次級傷害。那兩次地震都是發生在隆冬,凍、餓、疾病、瘟疫——那時人們做得到的,隻有聽天由命。

餘震至今已經在兩萬次之上,其中4-4.9級207次,5-5.9級30次,6-6.9級6次,最大的6.4級。這餘震相當於多少顆原子彈?還沒人去計算,肯定是個很驚人的數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