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謹慎

不愛聊大天,更懶得與人爭吵。有了想法放在博客裏,挺好!
正文

一場由地球對人類發動的戰爭(3)

(2008-06-10 20:28:27) 下一個
一場由地球對人類發動的戰爭
 Update daily, last day updated: (6/18/08 New York time)

時間

5.12.2008, 14:28:04

地點

中國四川省汶川—北川—青川

範圍

10萬平方公裏(重創區域)

戰爭發動者

地球

戰爭武器

大地震

武器規模

能量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同時釋放

戰爭方式

未經宣戰的閃電戰

戰爭對象

人類

戰役第一階段-

主震

芮氏8.0級;持續時間:80 

戰役第二階段-

1.餘震

6=5次(Max=6.4) 

5=28

4= 175

4級餘震總計=213

可測餘震累計

12812 

戰役第二階段-

2.次生地質傷害

山體滑坡、塌陷

地陷

 

山體鬆動、岩體破碎

泥石流

堰塞湖潰堤可引發水災(四川震區34個,已排除、基本排除險情和降級排險的達到33座) 

戰役第二階段-

3.次生生物傷害

流行病及轉染病

飲用水源汙染

 受災民眾的心理傷害

 

 

傷亡及災民人數

死:69,176

 

傷:374,008

 

失蹤:17,415

累計災民:46162615

受損公路

22 千多公裏

受損水庫

2385

 

能量相當於1000顆廣島原子彈同時釋放——我們且不去探討這個等式是如何計算,是否準確;但對我們常人來說這是個最直觀,最容易理解的比喻。現代社會中在短短的80秒之內有哪種大規模殺傷武器能對一個10萬平方公裏的範圍之內的人工建築——公路、橋梁、城鎮、水庫、堤壩、鐵路、隧道、村落以及自然地貌——山體、河流進行如此劇烈、徹底、破壞性的摧毀?唯一能與這次特大地震的威力相比的也就非核武器莫屬了。在我看來,這地震的傷害中除了沒有放射性核傷害外,其他的地方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戰爭中相互交戰的是軍隊,而災害襲來後,遭受打擊的人民,就要靠軍隊來解救。汶川大地震後中國軍隊迅速集結,救援。先後投入13.7萬海陸空三軍,武警部隊,三大總部、七大軍區,諸多兵種——各顯其能,各盡其用。雖軍隊麵臨的不是武裝的敵人,但麵臨的對手卻比武器裝備最強悍最精良的軍隊毫不為弱。主震的閃電一擊之後,餘震不斷。已經震酥的山體在一次次襲來的餘震下,繼續將大量的山石拋下山來。雨水衝刷的泥石流也參加了主攻的行列,泥濘加上滾石。救援——首先人要能到達,可災害最重的區域恰是道路盡毀,通訊中斷,困難重重。但軍隊在對付大自然這一未經宣戰的突然襲擊時,整個戰爭機器高度精密的運轉、顯現出高度的機動性,快速集結,迅速調動,大軍經陸,空,水陸縱深入廣大的重災區迅速的展開了絕地大救援。 

我不必再重複媒體不間斷的透明的報導,記者們冒險寫下的無數感人的故事。從血統上說四川是我半個故鄉,從那巨大的能量從地下呼嘯噴薄而出,人民遭受了無比的苦難那時起,我的心一直在為他們痛著,急切的期望著軍隊能早點進入災區。但內心深處又有著矛盾,為救援人員的安危深感擔心,暗自祈禱戰士們的平安。我深知蜀道之難,看到下雨,餘震的消息,擔心怎麽能進得去?讀到軍隊極盡不懈的努力,用雙腳走到汶川震中,從四千米的高空冒死空降茂縣的報導時,我流了淚,這是拚了性命而得來的。而士兵們是那麽的年輕,哪一個不是父母的寶貝?他們是可敬的。5.31 日直升機的失事,我的心中更是對軍隊的犧牲充滿了崇敬。按說如此眾大的行動,瞬息多變的空域氣候,險峻複雜的地域地形,事故是再所難免的,但無論怎樣犧牲是揪心般的疼痛。從整個救援的很低的事故,犧牲發生率來看,這支軍隊是偉大的。不僅有良好的傳統、嚴格的紀律,還具有傑出的指揮、高效的組織、科學的管理。雖沒在戰爭的第一波和地震沒有交手,但之後的戰役中中國軍隊展現了令人欽佩的戰鬥力。

汶川地震震級烈度強於唐山地震,受災麵積大於唐山地震,震後的次生傷害的嚴重程度也遠比唐山地震時更為嚴重複雜。但今天的中國已不是1976年那時的中國,人不一定要勝天,但經過這場戰爭,失去的不該白白失去,人類將會變得更加聰明。

           
  wangyi
                 yansailusolider

上左:搶險救災的武警官兵冒雨徒步行軍90公裏,於5.13日夜間最先進入汶川縣城; 右:唐家山堰塞湖,於6.10 成功將懸湖泄流成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