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憂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正文

倫敦奇遇

(2008-04-20 13:52:50) 下一個

出國已有九年半了,先是在德國生活了1,之後來法國定居已有8年多了。這其間有很多的奇遇,碰到過一些“奇人”。我這裏講的奇人並不是指有特異功能的人﹐而是我認識的一些人。他們的生活軌跡不是如我們一般在國外過著上學﹑打工﹑工作的循規蹈矩的生活。下麵講的是去英國出差時遇到的一奇女孩。


認識她是在倫敦的地鐵裏。當時是剛從伯明翰到倫敦的第一天,從火車站出來,外麵下著雨,倫敦以霧都而出名,但是雨天的日子也很多。我出國以來一直想望著來倫敦,現在終於腳踏“實地”了,心裏可興奮了。雖然沒帶雨傘,但是興奮使我幾乎處在一種類似麻醉的狀態,似乎覺不出風打雨淋。就這樣在雨中從利物浦火車站徒步了2個多小時,來到市中心的最繁華的牛津街。


這一路的徒步現在回想如同夢遊一樣。去遊曆歐洲其它國家時,我從來沒有過這種狀態。但為什麽來英國這樣子?原因之一可能是我老公非常喜歡搖滾音樂。他最喜歡的樂隊之一是英國的“披頭士”和“平克·羅伊德”。當時在德國談戀愛的時候我們經常一起聽這兩個樂隊的歌。我還記得我和我老公一起聽“平克·羅伊德“的“希望你在這兒專輯時都會感級相擁而泣。所以英國的搖滾音樂和我們的戀愛史是連在一起的,所以那天在大雨籠罩的倫敦我怎能不興奮?


但是盡管興奮,如此的長途跋涉最後還是有些吃不消了,何況我還拖著個大行李箱。因此我下進一個地鐵站,準備直奔酒店。坐了一站路,一個很時髦的亞洲女孩子坐到了我旁邊的位子。她手裏提著一塑料袋的中國食品。我因此猜測她很有可能是中國人,因此很溫暖地看了她兩眼。女孩子挺漂亮。我這人有些“色“,美男美女都愛看,有時就這樣大大咧咧的看,毫不掩飾。那女孩大概也發現我“色“眯眯的眼神,轉過頭來主動打了個招呼,我們很快的做了自我介紹。但我很快就要下車了,就匆促地相互留了電話號碼,說好第二天一起去逛街。


第二天下午我給她打電話約在市中心某地方見麵。她帶我去唐人街一小吃店,我們點了油條和豆漿。說實話在國外大家經常讒的是這些基本食糧,像包子餃子﹑油條煎餅什麽的。

大家在國內應該吃大魚大肉習慣了,一定會覺的我們在國外吃的這麽糟爛。實際上我有時想在國外特別想吃這些東西某些程度上是出於一種想家的“移情”。


吃完後我們去逛了一下一百貨商店。我慢慢地對她有了更多的了解。她是大連人,今年24歲。高中畢業後就來英國了,學的是經濟管理,今年就要畢業了。英國的學費奇貴,所以估計她家的經濟實力不錯。但是有時為了有更多的零花錢,也會去打工。


她還有其他的生存之道,最令我刮目相看的是做“鴇母”,好聽一點叫做交友中介。操作聽她說起來很簡單:她在英國的小報上的交友黃頁上登廣告,說介紹亞洲女孩。


客戶一般會打過電話來,她接電話,會介紹有韓國人,日本人,泰國人等不同的女孩。類型不等,或豐滿型,或小巧型等。事實上她一般手下隻有兩個女孩幹全天工。然後她租了一個房子帶兩個睡房。如果客戶挑肥揀瘦,她就說其它女孩正忙,抽不出身來。計費以15分鍾起價,大約為45英磅。


來她這裏做工的女孩出身不等,有些是沒有身份的,有些甚至是中國的女大學生。她們或是迫於生計,或是為了多賺點零花錢,好買奢侈品。她向我訴苦說很多大學生經常是來幹臨時工的,所以不好管理。她搞了一陣子這些生意,就停止了。當然她本人從沒有接過生意。聽了這些,我唏噓不已。雖然在巴黎的某些區會看到中國女人站在街頭攬生意,但我聽說很多是國內的下崗女工來法國後就黑下來,為了生存會走上賣身這條路。但我從沒直接接觸過這一行的人。今聽她談起,覺的可悲又可歎:為那些賣身的女孩覺的可悲,為這個女孩的膽量和社會能力可歎。

我和她一起玩了個周末,就回巴黎了。之後我曾經試著給她打過電話, 但她的號碼已經失效了。她就這樣消失了……


聽說國內也有女大學生選擇臨時賣身的。賣身是最有經濟效應的一種賺錢方式,我不想迂腐地批判這些人的做法。如果是出於自願,我尊重她們的個人選擇。在物欲橫流的今天,“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如果有選擇的話, 我真心希望女孩子珍惜自己。


長遠的看,作為女人,要在這個競爭激烈﹑一切向“錢”看的男性社會活的有尊嚴,還是要堅強並相信自己,充實自己使自己強大。不能百分之百的依靠男人,風險指數太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